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创刊百年到来之际,《船山学刊》杂志社隆重推出《〈船山学刊〉百年文选》,收录了《船山学刊》(《船山学报》)自1915年8月20日创刊以来刊登的一批学术成果。该文选从约3000万字文稿中精选而出,从选编校对到最后出书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分为《船山哲学卷》《船山史学卷》《船山文学卷》  相似文献   

2.
船山学社是民国初年创办的学术研究团体,《船山学报》是船山学社主办的学术杂志,因社会变迁的关系,船山学社和《船山学报》在民国时期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虽然共用《船山学报》之刊名,但其办刊宗旨是不同的;民国初年的《船山学报》办刊宗旨是通过宣传船山学术思想崇尚传统文化反对西化以新天下,这代表着在中国重要的转型时期部分知识分子的忧虑与努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船山学报》,虽然声称继续本社民国六年以前学报办理,但实际上是以尊船山为号召重在提倡尊孔读经。  相似文献   

3.
《船山学刊》的前身是创办于1915年的《船山学报》,在其诞生后的一百年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在船山学的研究上都具有特点:民国年间的《船山学报》是从多方面努力在广大并不熟悉船山的读者面前塑造出一个具体而感性的王船山;20世纪80年代复刊的《船山学报》是全面开展对船山思想研究的时期;而在《船山学刊》时期,则是将船山思想的研究推向更加深入,继往开来,有望开拓船山学与国学研究新局面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人们习惯称他为“船山”。比如,他的著述篇目,称作《船山著述目录》;他的著作集,刊作《船山遗书》、《船山全书》;他的生平事迹年表,题为《船山公年谱》、《王船山先生年谱》。为了纪念他,许多地方修建了“船山祠”,为了研究他的思想,海内外成立了各种以“船山”命名的学术性团体,等等。总之,三百多年来,“船山”别号与王夫之本名一同流传,为学者乃至世人所熟悉。那末,“船山”这个别号究竟是怎样来的呢?“船山”别号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出自后…  相似文献   

5.
文献在文化传承和复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湖南文献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密切;《船山遗书》的逐渐传播,对湖湘文化的影响深远:从王夫之逝世至道光中叶,为《船山遗书》和湖湘文化的沉寂时期;从道光末到清末,为《船山遗书》和湖湘文化的苏醒和引爆时期;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船山遗书》的广泛传播,船山文献仍将具有弥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正> 在船山著作中,《张子正蒙注》是版本较多的一种。较早的有清康熙年间王敔在湘西草堂刻的《王船山先生书集五种》本,世称湘西草堂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衡阳学署补刻的《船山遗书子集》本;又有清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刻于金陵的《船山遗书》本。民国以后,有1932—1934年《船山学报》第一至第六期连载的石广权诠言本和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局《船山遗书》排印本。  相似文献   

7.
<正>《船山学刊》(原名《船山学报》)由改革志士谭嗣同的老师、著名学者刘人熙先生创办于1915年8月,现由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是我国现存办刊时间最久的文化学术期刊之一。自创办之日起,《船山学刊》就一直  相似文献   

8.
刘志盛 《船山学刊》1991,(1):212-220
(续《船山学报》1989年第1期民国二十四年(1935) 赵启霖继任船山学社社长,陶思曾仍任副社长;王礼培任董事长,黄赞元任副董事长。 2月,续编《船山学报》第七期出版,续登《相宗络索》。  相似文献   

9.
<正> 古峰抒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我们在衡阳市文化局唐芳万、衡阳市博物馆向新民、衡阳县文化局周新民同志协助下,再次访问船山史迹,重点是访问船山佚文,包括《船山日记》。关于《船山日记》,文集不载,后人也绝少知道,1954年,陈墨西先在他编的《衡阳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衡阳姚尊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作《船山先生[札记章句]檀弓残稿題跋》,其  相似文献   

10.
<正> 尝读湘潭罗正钧《船山师友记》,很同意王启原对他的评赞:“搜采博,考证详”。近年纂辑《浯溪新志》,查阅了新、旧《祁阳县志》和《湖南通志》等书,同时也发现了有关船山师友的资料,见即抄录,以充实拙著《船山新年谱》。兹特著为短文,供同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自从一九一二年浏阳刘人熙创建湖南船山学社以后,湖湘人民为使王船山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就由刘人熙,曹佐熙、徐明谔、彭政枢、廖名缙等倡议,于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创办了《船山学报》。一九三0年五月,又创办了《船山杂志》(月刊)。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赵启霖、周逸主持续办《船山学报》。现将这三种研究王船山学术思想的刊物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曾国藩接触《船山遗书》的师友渊源 1839年,船山七世孙王世全,请邓显鹤、邹汉勋、欧阳兆熊等人帮助,首次搜集刊刻了《船山遗书》一百五十多卷。这就使当时的一代著名学者如魏源、陶澍、贺长龄、贺熙龄、唐鉴、罗泽南、罗绕典等一大批人,能够直接受到《船山遗书》的深刻影响和启迪,并由此引起了清政府一大批要员对船山的重视。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太常寺卿  相似文献   

13.
<正> 《楚辞通释》为王夫之注释、评析楚辞的专著,今收入岳麓书社整理出版的《船山全书》第14册。此次整理所见之版本凡五,即船山之子王敔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所刻的第一批船山遗书本,俞焜于清道光二十八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大儒王船山尊崇孔子之动因有三:船山先祖由习武向尚文的度越;动荡的社会现实下除《论语》之外的其他经典不可多得,传世经典《论语》为其学习之要;明末清初社会现实大礼之不传,为“存先王之精意”而尊孔崇孔。船山尊孔崇孔有三个基本维度:考孔子之家世、敬孔子之德、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家世的考究,说明船山对孔子家世之尊;对孔子之德的阐扬,表明船山敬孔子之德;对孔子学术的探讨,表明船山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的尊崇,印证船山思想属于儒学、特别是属于宋明理学之苑囿。  相似文献   

15.
杨坚 《船山学刊》1991,(1):186-196
《船山全书》第十二册共收船山子部著述八种,其中《张子正蒙注》及《噩梦》两种均以船山手书作底本,实为此册之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敔对船山学的重大贡献有三:一是整理纂注、誊录副本和收藏保管船山著作;二是刊印船山遗书,传承和扩大其学术影响;三是撰写《大行府君行述》,使船山遗书得以入史馆,立传儒林。  相似文献   

17.
<正> 《王船山沉思录》是陆复初同志继《王船山学案》之后研究船山学术思想的又一重要成果。作者自称:由于《王船山学案》受体例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本人对船山思想体系的理解,故有《王船山沉思录》之续作。所以在《王船山沉思录》中,作者以  相似文献   

18.
<正> 《船山学报》1985年第一期发表了黄明同、周穗明两同志合写的《也论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下简称《也论》),对徐泰来同志《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和拙作《中国朴素唯物史观的历史探索》(《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四期)》提出异议,我们表示欢迎。但该文所提的问题,我觉得仍有商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著名学者衡阳王夫之(号船山)以其毕生精力从事著述。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师衡阳马宗霍先生曾以衡阳刘氏、邵阳曾氏所藏王船山遗著之钞本20种,与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国荃昆仲刊刻于金陵(今南京市)节署之《船山遗书》(下文简称“金陵本”)对照,录其异文,附加接语,撰《<船山遗书>校记》二千八百余条,惜乎未予刊布。我在整理编校岳麓书社出版的《船山全书》时,曾有幸亲睹马先生《校记》,于参照校勘时,甚觉胜义缤纷,若概而言之,马老《校记》精确之论约有以下几方面。 一、明乎遣词所本 例如…  相似文献   

20.
陈远宁先生不仅长期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船山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而且与人合作编写了《王夫之哲学著作选注》、《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又独自撰写了《王船山政治观研究》和《船山易思想研究》,在船山哲学思想研究方面创获甚多,对船山学的发展贡献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