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当今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科学认知的深化和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的升温,低碳转型被提上国际和国内议事日程。然而,哥本哈根会议给我们的启示是: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不仅关乎保护全球气候,更涉及国家发展权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只能通过发展来应对气候变化,不可能也不应该约束发展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济要低碳,低碳也必须经济可行。因而,低碳途径的选择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茹 《学术交流》2012,(8):65-68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努力探寻低碳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从发展禀赋来看,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使低碳经济成为两难选择,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大了节能减排的难度,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从发展模式、技术到投资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锁定效应",现有贸易结构带来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由技术基础、技术成本和技术转让共同形成了低碳经济技术壁垒。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包括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并争夺低碳领域国际标准话语权,完善低碳政策体系,企业和社会全面参与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中国碳汇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生存产生严重威胁,是碳汇经济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碳汇经济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不同区域及不同领域碳源碳汇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区域碳汇价值和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发展碳汇经济要建立和完善联合履行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尤其要注重发展中国家利用该机制问题,要制定和完善发展中国家碳汇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明智选择,应建立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应加强农业碳汇研究,运用和推广科学的耕作制度,改变农田的水分类型,改善施肥方式,推广作物优良品种,特别要加强玉米、水稻和草原、湿地上的作物及相关领域的碳汇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能源资源使用技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概念缺乏对制度、文化、伦理、观念等社会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考虑,所以对于我国而言,低碳社会建设较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更有效的科学战略.我国建设低碳社会在具备强大的国家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成本优势和一定的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基础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所以,选择积极发挥我国国家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建立政府主导的、与市场和公民社会开展有效合作的低碳社会建设新体制,借鉴其他国家建设低碳社会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等适宜的路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有望实现我国低碳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制定了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这违反了WTO的基本原则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本原则,极大地损害了全球贸易体系。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碳关税可以推进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但是,碳关税是一种将气候变化与贸易捆绑在一起的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征收碳关税会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要审时度势,全方位采取有效措施:在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贸易体系的同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行业组织要加强市场信息收集与预测,为企业争取话语权,成功突破和跨越碳关税限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在美国访问期间所作的《美国气候变化和国际安全的调查问卷》数据报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来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安全和间接安全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远不限于它本身带来的生态威胁,由其所产生的国际冲突、资源争夺和国际干预也对美国外交提出了新的挑战。问卷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中长期(至2025年前后)将会逐渐成为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比较重要的因素,美国国内对于气候安全的共识将会逐渐加深。美国对气候安全政治化和国际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深入,这会给未来美国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注入新的动力。世界各国应对美国的气候外交有所关切,并在合作中进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以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的东北地区乡镇企业,面临着能源高消耗、温室气体高排放、废水高污染的挑战.如此导致乡镇企业高碳发展的原因在于:早期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产业尚未得到根治;老工业基地的路径锁定效应;生产设备简陋,工艺水平落后.基于此,实现低碳化发展,应对乡镇企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积极寻求新能源的资源优势,替代传统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建立乡镇低碳经济示范区;从金融支持、强化环境责任制、强化低碳意识宣传引导等环节上,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知识经济扣响21世纪大门的时候,全球经济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增长,知识经济正以革命性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关于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和变化的判断,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引发经济结构、竞争方式、经济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变化。本文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谈谈知识经济与我国跨世纪的产业发展战略的关系。一、对产业结构作出调整和优化是国际、国内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21世纪将是一个经济、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十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我们面临着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虽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低碳经济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由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强调的是绝对的低碳,而发展中国家强调相对的低碳,进而在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无论绝对的低碳经济还是相对的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反映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发展方式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有重要影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应把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并以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建筑低碳化和交通低碳化等为重点,推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2020新议题。由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直接表现为全球供应与需求的突发性中断,临时性贸易限制措施加大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全球运营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也受制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但其脆弱性也逐渐显现。各国调整全球化利益目标将推动全球化结构性转型,全球价值链将从快速扩张走向稳健布局和产业风险可控。一国的全球竞争优势也逐渐从全球化初期基于产品成本的比较优势,转向更加重视营商环境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优势。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亟需国际合作克服疫情影响,通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7,(2):113-116
"中国梦"暗含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站在中国正逐步从全球大国走向全球强国的历史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新形势,"负责任大国"这一中国国际角色定位昭示着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并承载着对外解读"中国梦",营造国际环境实现"中国梦"和向世界推介"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无疑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路径和寻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解决之道。本文选择全球具有代表性的7个国家(美、日、德、法、英、俄、中)的面板数据,运用类似似乎不相关回归方法(Cross-section SUR)对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变系数不变截距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不一,而且几乎所有产业的发展均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但第一、二、三产业的影响度逐次递减。因此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视国情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仇华飞 《国外社会科学》2023,(4):22-40+242-243
当前,全球性气候变化进入非常时期,全球气候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充分把握国内和国际生态环境变化特点,创新性提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注入中国力量。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坚持“天人合一”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多边主义原则,将打造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中,为破解全球气候合作治理难题、保障全球生态安全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中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所带来的挑战,寻求共同分享发展机遇以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之时,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更需要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理解。中国应以其"责任大国"的定位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向世界传播"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莫道明 《探求》2009,(1):53-55,15
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出口、外汇储备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其次从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助于中国争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当前,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我国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结合国际环境,我国必须立足国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道路.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法律建设与制度创新,进行积极政策引导,完善宏观管理体制;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技术转让;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低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需要企业向低碳型转化和公民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底,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定>的达成,使全球金融服务贸易从制度上纳入了自由化的轨道.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经济和一国自身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保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应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应该采取推进多元经营、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管理、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球气候能源格局变迁过程中面临着日益紧迫的碳约束,一国应对或突破碳约束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地位。清洁能源作为下一代能源体系的主导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低碳转型提供了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清洁能源外交的开展已经成为一国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保障低碳竞争力以及推进全球气候能源治理新秩序构建的重要着力点。随着国内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经历了从"外生性能力援建"到"内生性制度化"外交的四阶段演进路径。特别是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成为世界首位的清洁能源大国之后,其外交呈现出多层多轨、"南南"模式创新和伙伴关系网络化等新态势。其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来自国内绿色发展的大力保障、国际体系的权力流变以及中国整体外交战略的能动性转向。该外交新态势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低碳转型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提升自身在全球气候和能源新秩序构建中的话语引领力和制度性权力。  相似文献   

20.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在致力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一方面,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发展理念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也为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难题提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