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政府管制的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制是政府组织提供的一种公共商品,因此政府管制对企业具有外部性影响。而政府对企业管制的终极目标是模拟完全竞争,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意义的管制均衡,本文就是想从企业外部性角度分析政府管制的边界,从而寻求消除政府管制负的外部性,以建立良好的政府管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政府管制机构、被管制行业和消费者三个行为主体处于直接互动和间接互动关系中.直接互动主要包括收集信息、法制规定和行政裁决三个内容.间接互动是消费者和企业利益集团企图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渠道影响管制决策的活动.要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政府过程管制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一是必须拥有互相独立又相互制约的行为主体;二是管制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必须处于互动关系中;三是必须有相关的制约、监督机制.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为进行管制能够实现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维护企业发展潜力的政策目标,因此优化政府管制方法十分重要.激励性管制是相对于政府单方面强制管制而言的一种新型管制方式,应当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浪潮中,理性定位政府管制,是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中政府实施激励性管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指出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应与政府激励性管制相对接,并分析了激励性管制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管制是社会性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引起了食品安全特有的内部性问题,导致市场失灵,为政府管制介入提供了合理性。然而,基于政府的管制本身也可能失灵,呈现管制低效。本文就改革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管制:架构与路径选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促进了政府管制理论和实践的新思考。政府管制内在的产生权力扩张的冲动,与要求限制政府权力的宪政主义产生冲突。政府管制中的利益博弈也影响着对管制的认识。限制政府权力的目的不是为了削减政府,而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更好地为公民服务,一个小却无能的政府绝不是宪政主义的选择。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政府"大"还是"小",而在于适应政府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对待政府权力和规模的发展。管理、政治、法律途径的整合要求政府管制要以服务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由于公用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一般对其实行管制政策。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和实践都对政府管制提出了挑战,放松管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文章以北京市出租汽车准入管制为例,对管制政策的现状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思路。在政府管制低效与市场失灵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单纯地提放松管制是不全面的:应当在促进有效竞争的前提下,进行管制创新与适当管制。   相似文献   

7.
政府管制与服务:权力与权利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管制制度有存在的正当性,但是过度管制或管制缺位有诸多危害。政府管制的范围越广,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干预的程度也就越深,公众的权利范围就越窄。然而,政府管制内在地产生权力扩张的冲动。政府管制中的利益博弈影响着对管制和服务的认识。政府管制从另一个角度也是服务,政府管制要以服务为中心,通过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体现公民本位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管制经济学的理论、政策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制经济学是近 2 0年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将政府行为、政府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纳入其分析框架 ,包括管制内涵、管制起因和管制均衡及其理论应用的研究。管制经济学认为政府管制会改变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 ,影响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政府管制起因是进入壁垒、外部性和内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败。管制均衡是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目前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实行政府管制是不可避免的 ,而对竞争性行业中的管制却颇有争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模型,从上下级政府间、同级地方政府间两方面对政府间的管制效率进行比较,得出两个结论:低级别的政府管制比更高级别的政府管制所引起的效率降低要少;同级地方政府的管制竞争将导致低效率的公共品供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优化中国政府间管制效率的实际方案。  相似文献   

10.
管制下的企业行为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垄断行业需要政府管制,但受管制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容易产生低效率的弊端。如何确立自然垄断行业中的政府职能, 政府如何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适度管制以提高其效率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具有竞争结构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考察, 分析了政府管制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通过对市场进入管制下企业行为的描述, 讨论了政府管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及可能引发的社会成本。针对政府管制可能产生的低效率情况, 探讨了管制改革的对策及管制改革的效率目标  相似文献   

11.
规制的困惑———规制政策的动态演变及其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规制的目的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以确保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规制政策容易发生动态演变的特性降低了政府规制的预期效果,甚至会加大社会成本,这会违背政府规制的初衷。所以,有效规制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效率边界,以达到政府规制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政府监管效率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关键点,进而提出健全监管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加快监管的信息化建设等建议,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政府监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教育中政府调节的职能定位与调节失灵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调节是高等教育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运行中,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职能,防止职能的缺位、越位、错位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为了有效地提供高等教育公共产品,解决高等教育外部性问题,克服高等教育资本市场的缺陷,政府确实有必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和调节.政府的高等教育调节职能主要有三个,即资源配置职能、实现社会公平职能、稳定职能.高等教育中的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政治决策失误、高等教育管理的过度集中、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低效率、高等教育物品分配的不平等.为了矫正高等教育中的政府失灵,有必要准确界定政府的作用范围、选择合理的干预手段、厘定干预的限度.  相似文献   

14.
规制作为政府干预、限制或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在维护市场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森林资源型产业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性等不能只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政府规制则成为必然。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森林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国有林经营和管理的新体制、对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进行激励性规制等一系列的政府规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兴市场规制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市场规制理论包括寻租理论、可竞争性市场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规制理论等主要内容,这些理论从制度、市场结构和交易契约等方面创造性地研究了市场规制的特性和提高规制效率的制度途径.笔者认为,市场规制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减少了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又会引起规制社会成本和"政府失灵".因此,有必要在此问题上进一步完善和研究市场规制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政府管制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的理由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涉及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表现为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所以这些行业必须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而义务的履行依靠交叉补贴来维持;二是这些行业容易发生所谓的"撇奶油"问题,如果不加以管制,必然导致该行业难以维持,影响人们享有普遍服务。然而,在现实的政策制定和管制实践中,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进入管制却很难实现其目标,反而容易导致损害效率的后果。这揭示出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不是仅仅通过进入管制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保险监管模式之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对保险业开放的承诺和中国正在进行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努力,使保险业受到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分析我国严格型保险监管模式的主要弊端,指出目前我国保险业的严格型监管模式并非最佳模式,进而提出由严格型向松散型监管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实现转换的配套环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使场外衍生品市场广受争议, 政府监管的缺失被认为是酿成灾难性后果的根源之一。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 运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 对市场交易主体与政府监管主体之间的策略选择、演变轨迹及影响因素展开了讨论, 发现复制动态系统中存在5个局部均衡点, 并且在不同情形下趋向于不同的均衡点。依据模型的结论, 得出增强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效率的对策建议, 包括加大监管强制效力、完善监管激励机制、降低监管成本支出、推动产品规范运行、健全市场自律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无论是在决策权和支出权方面,还是在筹资权和管理权方面,较之以往均有很大程度的削弱。这种削弱总体而言是合理的,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但也存在矫枉过正的一面,既不利于地方投资主体功能的发挥,又降低了中央投资调控的效率,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20.
对于股票市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可以利用市场失灵论、交易成本论、信息不完全论、利益冲突论、法律不完备论来解释。尽管在股票市场政府监管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它并非万能的。政府监管的局限性主要是,政府监管存在过度倾向以及被俘获的可能。政府监管的局限性还表现在,政府监管可能带来寻租活动,监管效应具有滞后性,监管部门存在利己倾向,政府监管不能解决外在性。此外,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抵消了政府的监管意图,致使政府监管无效。为了发挥政府监管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政府监管应被控制在适度和必需的范围之内。把握政府监管的适度性应当遵守三项原则:将政府监管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将政府监管限定在对市场缺陷干预能起积极作用的领域;将政府监管限定在能产生效益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