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铭鑫  陈蕾 《理论界》2006,(2):52-5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本文就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征作一分析,期望对我国今后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预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扩大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居民消费既是内需的主体,亦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关键性基础,而公共消费因对居民消费具有乘数效应、消费挤入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和再分配效应成为居民消费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机制。当前公共消费总量不足、不充分、不平衡及结构差异已制约了居民消费效应,需要进行需求侧改革,优化以公共消费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和预防性储蓄,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将宏观政策从投资转向消费,促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3.
消费膨胀问题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目前“治理、整顿”经济的主要内容。对消费膨胀必须实行有效控制。为北,需要准确地选择测定消费增长状况的指标和正确地分析消费膨胀的成因。一、测定消费膨胀的指标体系消费膨胀是同高消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在分析消费膨胀问题对,首先要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因为高消费或高水平的消费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消费膨胀却是影响经济稳健增长的消极因素。高消费是指一国居民的平均家庭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较高的水准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可以纵向比较,也可以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4.
消费、生活方式和社会分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阶层分化同步。通过使用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分析职业阶层之间的消费差异,并使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和消费方式等操作性指标,能够建立消费分层标准。进一步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消费分层与职业分层、经济分层和主观阶层认同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联系,能够反映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消费水平的均衡提升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测算居民消费相对剥夺指数,从消费相对剥夺缓解这一视角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居民消费水平均衡提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缓解居民消费相对剥夺,且主要缓解了衣着、食品类等生存型消费相对剥夺;(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支付便利性以及增强社会互动三个机制来缓解居民消费相对剥夺;(3)在充分考虑了人口经济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自身发展状况后,文章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中间收入群体,中、高金融素养,使用智能手机以及城镇居民的消费相对剥夺缓解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鹏 《江西社会科学》2007,(11):139-142
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涵及动因,指出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其次探讨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阶段,并论述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指出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活跃,消费率将继续提高,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的高投资率和低消费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较缓、城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了消费能力的不足;二是经济发展的思路与相关政策对消费问题、消费者的重视不够造成了消费市场的混乱,并直接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升。文章从影响消费问题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对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较低的现状和消费市场进行剖析,进而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中站在新的视角,理性思考消费不足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特别分析了消费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之间的关系 ,得出无论城镇还是农村现期收入仍是决定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但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中的持久收入部分 ,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小的结论。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 ,对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总水平和消费结构上分别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启动当前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工资收入既可用来衡量贫富差距又能测试社会阶层的消费差异。这个看似简单的收入—贫富差距—消费差异的决定关系,在房价作用下产生变化。本研究使用超大、特大、大城市1998—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房价—贫富差距—消费差异构成的变量体系,使用固定效应动态面板估计的误差修正模型以及MG估计模型的方法,分析房价对贫富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差异影响,探求房价与收入关系对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消费差异所形成的“双轨”作用机制。一方面,房价对居民收入进行强制性再分配,由此产生的贫富差距效应通常被收入差距衡量所掩盖。另一方面,房价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扩大本来由工资收入造成的社会阶层消费差异。可以说,作为单个因素,房价对贫富差距、消费差异的影响比工资收入本身更大。这个“双轨作用”不仅与习近平“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的理念背道而驰,而且对依靠“扩大消费内需”才能实现的“国内大循环”产生阻碍效应。因此,只有改变房价产生的这个结构性作用机制,中国贫富差距才能得到改善,社会阶层的消费差异才能缩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我国2011年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了包含城镇化在内的相关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居民尤其是低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消费受城镇化影响更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远低于城镇居民,且农村居民消费深受城镇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因此,在推行城镇化战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时,必须考虑城乡居民在消费影响因素上的差异,辅以其他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将实现新的飞跃,中国居民消费也将有一个新的发展.展望新世纪的居民消费,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趋势:中国城乡居民在本世纪末顺利达到小康水平后,将在新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继续向发达国家水平迈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将克服目前的由结构性过剩和消费观念的落后导致的消费的冷滞对社会再生产的障碍作用,使消费发挥更好更大的对社会再生产运行的促进作用,使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消费数字化,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和通信手段的改进,人们消费手段和方式也逐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消费需求的满足更趋全面周到;消费高级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完善,人们用于精神享受性和娱乐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日益增加,消费模式更为健康合理;消费可持续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和努力相一致,人们在消费方面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绿色生态消费成为时尚,各种不健康消费、不文明消费和畸形消费将趋于萎缩.消费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与生产互为前提。正确分析认识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对于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在现实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资料,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本世纪末,宁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测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居民消费行为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南京市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随着我国人均GDP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 ,从而使南京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偏好 ,以及消费方式与手段都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这些消费变化的前因后果 ,并运用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 ,以希能为政府有关部门更有效的对南京市的消费市场与消费主体的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经验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对内需产生影响得到众多研究结论的支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与气候两类因素影响,其中,在综合消费支出方面,部分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较高,超过大部分中部地区;在部分地区中,影响衣着支出增加的原因除了气候以外,还可能有时尚元素。决策层在制定内需政策时,要依据不同地区的消费结构特征,通过出台差异化政策来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以便增强消费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来自于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与居民相关的公共服务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影响了这一动力机制的形成,并在消费主体、政府消费、主体支出结构及供给服务类价格形成四个方面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在短期内,要修复公共服务与居民消费的动力机制,促进居民消费,应从改变政府支出结构偏向、调整税制与降低公共服务类价格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从收入与食品消费的总量关系而言,恩格尔定律是其关系特征的充分体现,文献梳理显示,已有的从结构角度对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研究忽视了这一特征。基于恩格尔定律的影响研究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食品消费促进作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非食品消费促进效应;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升促进了食品消费,但对于促进非食品消费效果不显著。对居民消费水平不能简单地归为受到消费能力的影响,还应同时关注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的相关关系。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有针对性地提高居民不同类型收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农村改革10多年来,天津市农民的消费状况有了显著改善。本文拟就1978—1992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消费的水平、结构、方式等基本内容作些分析,以探讨引导农民合理消费的对策。 一、1978—1992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特点 (一)农民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消费需求在经历了长期的疲软之后,今年开始大幅攀升。中国经济逐步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文章试图从消费的两大方面农民消费、非农业居民消费着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由于农民消费和非农业居民消费的巨大发展,中国经济将迈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刺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有效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扩内需、保增长”战略的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改变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环境等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在分析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特征,提出了运用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有效增长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食物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首先对宁夏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提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