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十分明显,但其响应慢、精度低、控制不便等缺点也日益突出。新型数字式控制的比例多路阀弥补了这些缺陷,它以高速开关数字阀代替电液比例减压阀作为多路阀的先导控制元件。文章介绍了多路阀比例控制的原理和以数字阀为先导阀实现比例控制的优点,并用实例说明了数字式控制的原理及其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页岩气钻采井口平板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性能特性.基于API 6A规范设计和平板阀的设计计算公式,该阀采用单阀板浮动阀座结构,使用液压作为阀门开关驱动力,并在阀板和阀座密封副上热喷涂硬质合金涂层,使其具有耐高压、耐磨损、密封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油罐自力式液位控制阀主阀关阀过程,对阀芯运动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建立微分方程,得出关阀过程中阀芯的速度及加速度公式,分析了关阀速度与阀门工作压力、节流孔大小、阀芯内腔平均直径的关系。借助Fluent软件对关阀过程中阀门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阀芯受力。研究结果对于主阀结构的优化及锥阀阀芯结构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灌装阀是灌装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中重力灌装阀最为常见。在生产中,重力灌装阀存在易喷料、瓶口密封圈易损伤等缺点。作者通过对重力灌装阀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的研究分析,在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限位保护套,对灌装阀杆进行了分段式设计,有效地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饮料产品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5.
压力释放阀是变压器最重要的非电量保护装置之一,是保护油箱的重要组件。采用新型检验装置YSFJY-4型压力释放阀检验台对全省110kV及以上变压器压力释放阀进行校验。结果显示,检验的187台(次)压力释放阀,不合格率达13.4%,并据此认为,变压器压力释放阀的性能不容乐观,最后提出了对变压器压力释放阀送校与维护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湿式DCT主油路压力控制系统结构参数对系统压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最大主油压、压力超调量、最小主油压、线性度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AMEsim的湿式DCT主油路压力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湿式DCT液压阀体性能试验台验证模型正确性。运用所建模型仿真分析了优先阀口角度、优先阀口重叠度、次开阀口重叠量等结构参数对主油路压力控制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优先阀口角度对压力响应特性影响较小,仅在连续调压初始阶段和大流量调压阶段有微小差异;减小优先阀口重叠量可减小压力超调量,且可保证良好的线性特征、易于控制,优先阀口应设计为负重叠量;增大优先阀口重叠量可减小最小主油压,改善线性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磁力密封卸灰阀在阀板开启过程磁介质的行为,诠释卸灰阀磁密封机构的可靠性,采用ANSYS及FLUENT数值分析软件,模拟了烧结机用磁力密封卸灰阀阀板开启过程密封间隙中磁介质的行为。结果表明:(1)阀板处于闭合状态时,在密封间隙上下磁极边缘易漏磁,从而吸附大量磁介质,由此形成"一对磁极三级密封"的磁密封机构;此时磁介质呈"上凹下凸"形态,表明密封能力足够大,磁介质在磁场中仍受重力影响。(2)当阀板产生微小位移时磁介质处于等磁位状态,呈现中部速度较大,此时磁介质有剪切润滑降低阀板移动阻力的作用;而当阀板位移较大时磁介质不再是等磁位状态,此时将受磁场约束,脱离阀板的引力,重新积聚于磁场源,处于稳定状态。由此保证了磁介质不被阀板带走,维持磁力密封机构的正常运行。(3)阀板开启时首先受扰动的是上下边缘处的磁介质;阀板开启1/5时,磁介质呈"上凸下凹"形态,表明密封处于临界状态;阀板开启2/5时,磁介质再次呈"上凹下凸"状,表明阀板上下连通;阀板完全打开时,磁介质未随阀板移动,均吸附于磁场源处,呈上少下多的"半梨"状形态稳定存在,表明磁介质基本无损耗。综上说明,本磁密封机构密封性好,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8.
针对原有2D数字伺服阀存在加工困难等问题,文章设计了新型的通径12.5 mm 2D数字伺服阀。分析了12.5 mm通径斜槽型2D数字伺服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设计了斜槽型的导控机构,不仅方便加工,而且使伺服阀的整体 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在21 MPa的系统压力下对阀进行静动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 表明该阀的线性度约为4. 1%,滞环约为1.9%,不对称度为3.1%,零位泄露量为5.60 L.min-1导控级的零位泄漏量为 0. 64 L.min-l,频宽为175 Hz(对应25%额定流量)。较之同样级别的伺服阀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结构更加紧凑。  相似文献   

9.
介绍应用BP网络诊断伺服阀故障的原理和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伺服阀故障诊断的BP网络,并成功地实现了伺服阀状态的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喷气织机的引纬性能,降低能耗,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高频喷射阀。首先对喷射阀的核心部件压电弯曲片的刚度性能做了仿真分析和理论验证;然后对压电陶瓷驱动型高频喷射阀进行FLUENT模拟仿真;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压电驱动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确认了合理的工作间隙,进而对喷射阀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得到最佳工作参数:喷射阀进气口直径为4 mm,压电喷射阀的工作间隙为1.5 mm。设计的这种喷射阀响应时间相比传统电磁式喷射阀缩短了60%,大大降低了气能损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超高压系统中泄压阀泄压特性的理论模型(即系统内压力与流量的变化规律)。根据该理论模型计算获得的泄压数据与实测泄压数据符合得较好。文中还给出了阀前管道及阀内流道中流速及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最后详细分析了此类超高压泄压阀元件的破坏机理并推荐了计算冲击和气蚀破坏压力的公式。  相似文献   

12.
以A42Y型弹簧式安全阀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CFX软件对安全阀开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安全阀从 开始开启到稳定排放阶段介质对阀瓣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特定时刻的压力场分布。并且根据安全阀稳定排 放时的介质作用力计算得到流道等效半径,对安全阀开启过程动态特性研究以及安全阀在线校验中流道有效面积计算 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旁路系统减压阀阀体结构以提升其在高参数工况下的安全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高压旁路系 统减压阀承压热冲击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在瞬态和稳态工况下阀体的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其变 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开启工况下,阀体应力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直至稳定的变化过程,395 s时综合应力值达到最大值 131.3 MPa;稳态工况下,最大综合应力值出现于第1级孔板前的位置,数值为96. 597 MPa。由此可得结论:减压阀瞬态 工况为危险工况,温差应力占主导地位。阀体设计中应避免阀体壁厚突变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超高压电磁换向阀主要设计参数的优化问题 ,建立了该阀的数学模型 ,由计算机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减压阀的全自动性能与寿命试验系统.通过采用模块化系统设计来满足不同规格系列产品的多工况运行与各类试验要求,通过对比分析阀芯结构改进前后的流量压降曲线及阀门内部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说明曲面形阀芯结构能够达到稳定流动状态,并减小了各种工况条件下的阻力损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超高压电磁换向阀的动态特性 ,建立了该阀的动态模型 ,并由计算机进行求解 .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了超高压电磁换向球阀的动态特性,建立其在超高压工况下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状态方程,然后,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模型图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8.
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氟里昂—113液体通过安全阀的试验。液体储存在一个装有活塞的储液简中,然后通过移动活塞,使液体迅速通过安全阀排放到一个大容积的集液箱中去。试验表明:安全阀的流动特性和孔扳相类似。液体流量与安全阀进出口压差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且无论是冷的或热的氟里昂数据,都落在同一根直线上。然而,阀芯的流通截面是可变的,其大小取决于安全阀的进出口压力和通过的流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安全阀离线检验所得整定压力与其在工作条件下整定压力存在差异这一问题,文中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 维模型,将所建模型导入ANSYS软件并将安全阀在工况条件下的温度场实现了数值模拟,并在此条件下将安全阀产生 的热变形进行理论计算。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安全阀在工况温度下各施力部件会产生热变形,其整定压力也随之发生变 化,应在工作状况下注意该影响因素,保证安全阀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也为高校招生就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高校招生就业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明晰历史变革、理论创新、事业发展三个维度下高校招生就业条件的变化,以进一步明确新时代高校招生就业的历史方位;需要厘清高校招生就业反映出来的根本问题、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基本问题,不断认清新时代高校招生就业面临的时代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丰富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体系,推动新理念新技术应用,激活工作端口的延伸性,提升打造工作队伍,是当前高校招生就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