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城市化”观念的转变问题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是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而发展的,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化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农民身份的改变以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从农村、小城镇转化为城市的过程。没有农村的转化,没有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就谈不上“城市化”,而只能是“大城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而在四川出现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双滞后的局面,这给四川地区经济的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加深对两者互动关系的认识. 一、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分析 1.吸纳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共同的经济特征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与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与集约化.随着农耕技术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从传统的第一产业中分离出过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只有向城市转移,形成新的小城镇或不断壮大原有的大中小城市,或者向非农领域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质量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急剧增长.世界各国城市化历程表明,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对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一)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就是指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化就是城市经济向外缘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内部产业重新组合的过程, 城市化始于18世纪产业革命,世界各国先后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经济变化过程。 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晚,而且几经波折。因此,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使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惠蓉 《城市》2006,(3):15-19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也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很快,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是值得探讨的。一、“做大”城市一些城市提出“做大”城市的口号。在工作中出现了追求城市占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大广场、大草坪、大马路、大树进城、大高楼、大玻璃幕墙的倾向,实质是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误解,有违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目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一)追求城市占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误区中国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城市群…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对西部而言,城市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因为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和企业在城市空间上集聚的过程,所以一切阻碍经济要素和人口流动和集聚的所有制度都阻碍着城市化进程。本文主要分析西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及其相关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可能方式和主要路径。一、制度非适宜性是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障碍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十分落后,有诸多表现,比如城市数量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实力弱,总…  相似文献   

7.
宋金全 《城市》2008,(9):35-37
一、城市化的再认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这种转化并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而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质量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急剧增长。世界各国城市化历程表明,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对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我国城市空间增长趋向于“摊大饼”式的扩张,城市土地开发呈外延平面式扩张趋势,忽视了内涵立体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张军涛  杨代刚 《城市》2010,(6):29-33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向城市集聚,城市空间形态由单体型城市向都市圈、城市带等组合城市形态转变。城市群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加以使用,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出现了自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产生了全世界都极其罕见的,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并且人口的流动形式从单一的劳动力转移类型向举家迁移而转变。而其中流动人口的子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被社会普遍关注。虽然近年来相关的法规、政策不断出台,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权仍然是一直处于被不平等对待的情况之下。因此,我们必须对于现有的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化,事实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涌入城市,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因种种原因同样存在失业半失业人口。这一严峻局面在湖南省具体表现为3个数据。即:目前城镇有40余万人待业,60余万职工所在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同时在农村里存在着1000万剩余劳动力。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劳动力转化与人口流动的历史回顾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结合对劳动力转化与人口流动近期发展趋势的展望,提出扩大劳动力转化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浩 《城市》2006,(3):52-54
一、我国城市规模发展的现状 城市规模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它涵盖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3种涵义.经济规模是指城市中聚集的物质与经济要素的数量;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的数量;用地规模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在一定历史时期,在相近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的经济规模、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口多,经济规模就大,占地就多;反之,人口少,经济规模就小,占地少.因此,人们通常用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市的规模.由于人口、技术、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历史沿革不同,世界各国关于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1994年以前,以人口规模为标准,我国的城市规模分为4种类型,即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大城市(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和小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下).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加速推进农村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农村城市化包括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产业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的过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问题,应该与市场化观点结合起来.市场是城市化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是市场的载体和主要活动空间.市场化就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这一过程日益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我国人口的城市化和经济的城市化难免存在不一致的情形。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是需要大量农村人口从身份上变为城市人口的城市化?还是农业人口不仅在身份上而且在经济就业上也同时实现城市地区非农就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一、认为仅仅依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可带动城市质量和城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发展第三产业应立足于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是工业化和城市发展带动第三产业,而不是相反或其他。二、把《城市规划法》中“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主观推理为“严格控制扩大城市的规模”。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的城市化就是要以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农村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并依此为物质依托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进行城镇建设,逐步向城市融合。在这个进程中,城市人口及建筑等必然增加,城市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三、把城市环境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和经济力量日益向城市和城市地带集中,乡村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地区。其表现形式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7.
《城市》1993,(Z1)
人文聚落有两种基本存在形式:农村和城市,所谓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不断由前者向后者推进的过程,它与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及国民经济的宏观投入紧密相关。近几年来,我国关于城市化道路与方法的探讨已成为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有的从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角度,试图分析城市化进程历史演变的规律性,进而指出今后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有的从城市发展所需的最适当规模出发,来探讨不同规模类型城镇的城市化之路,还有的利用城市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某些理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模效益问题是城市经济理论界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而且也仍然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规模效益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我国仍处于大城市化阶段,要特别重视发挥大中城市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健康地发展。 一、城市规模效益的新证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从宏观层次上看,随着生产组织形式的不断进化,生产要素向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区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现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化 首先城市化是一个过程,表现为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经济由农业经济为主逐渐转变为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从城市形态上来看,由原来在农村聚居集中逐步转变为向城镇、城市的集中;从生活方式来看,逐步由原来的自由小农经济、缓慢的农村生活向一种规范化、秩序化、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的转型;在思维方式上,逐步地从自给自足的农业思维向城市有组织的、集体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此城市化在中国是一种立体、多元,对社会整体性根本变革的运动与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199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批流动人口涌向城市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有关规定,把这种转移人口转化为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地增长,给城市管理提出新的课题,引起了城市政府的重视。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对待急剧增长的流动人口问题上,正经历着指导思想上的深刻变化。当前由于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