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十一五”规划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环境。以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优势建设文化强省,对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品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哲学学会2013年年会于2013年9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安阳举行。会议由河南省哲学学会主办,安阳师范学院承办。来自全省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6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庆祥教授做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的哲学梳理》的学术报告。与会学者围绕会议的主要议题“价值观问题研究”、“中国梦与精神问题研究”、“生态文明问题研究”等进行了交流。这些问题是目前学界关注度较高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推动哲学理论的发展,对河南省哲学理论研究者个人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有引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九五”以来,河南国民经济增幅下滑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了河南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最后提出保持我省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政策选择,即:“抓大放小”要有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要上新台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有新举措,对外开放要有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3日上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河南通史》出版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以及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河南通史》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博物院、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河南通史》的出版发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朱绍侯、许顺湛、李民、李振宏、张民服、孙新民等在会上发言。他们认为:《河南通史》是一部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进程中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此颇为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近,中国宏观经济部门正在着手制定2006-201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十一五”规划,从现在提出的“总体思路”来看,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未来“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涉及的问题较多。根据笔者的研究,突出的有以下四个深层次的问题:一是“总量”问题。虽然中国近年来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党史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加快河南经济发展,由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筹备的“推动河南经济再上新台阶”党史研究会于1992年10月下旬在郑州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116篇,来自全省理论界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会围绕着河南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河南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需要认真的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史工作一定要走出书斋,发挥其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南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关于加快实施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1996年12月10~11日,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科协在郑州联合召开了“河南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70余篇,与会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如何落实...  相似文献   

8.
刚刚结束的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明确了我市“十一五”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做好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作为市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此时此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经济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6页)当前,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为了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出路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我们对河南农村经济作了一些考察,提出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思路,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其中前17年是河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创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革"10年河南文化事业遭到空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成为我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当前,文化建设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已经成为河南参与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正是风好扬帆时——关于打造河南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五”期间,是中国旅游业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旅游业将在这一时期得到大力培育和发展而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机遇,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两者的叠加将会为中国旅游业,包括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机遇。河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不在自然资源而在文化资源。有效地开发建设长期以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文化资源,使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打造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将会大大促进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河南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在城乡间转移与城镇化紧密相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决策是一种基于信息传播、预期形成的复杂微观决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区域非农产业集体转移,宏观上表现为转移目的地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预期在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工业化、城镇化联结在一起,使得城镇化水平对工业化发展的弹性在短期、长期分别表现出滞后和超前的特征。在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局部调整一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基础上,运用河南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可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霓 《河南社会科学》2001,9(6):106-1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科技对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河南文化事业进一步的发展,要靠文化科技工作的切实加强。第一,要提高对文化科技重要性的认识。第二,要在艺术、文物、图书馆、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科技含量。第三,大力加强文化科技管理工作,促进河南文化科技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近代河南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区域史研究,30年来近代河南经济史研究日趋活跃,讨论关注之问题也十分广泛,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帝国主义在河南经济势力的扩张和掠夺;二、河南传统经济在近代的延续与推移;三、近代河南新型经济的发展;四、综合性理论性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张显运 《殷都学刊》2008,29(4):50-57
北宋时期河南畜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官营牧马业空前繁盛。从地域上看,京师开封的畜牧业独占鳌头,豫西洛阳、豫北安阳、新乡、豫西南南阳等地畜牧业异军突起,淮河流域的信阳则相对落后。畜牧业的发展得益于北宋时期气候的寒冷,农牧分界线的南移;三京四辅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以及河南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洪瑞 《殷都学刊》2008,29(3):55-61
中学教育是近代普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清末河南的中学教育于相对急促中草草创立。在此过程中,省内各府州中学堂的设置规模不等,早晚不一,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通过对各中学堂的存续年数、教职员数、开设科目数、年支经费数、培养学生数等指标的赋值加权分析,各府州中学教育的发展差异可基本划定:南阳、开封等府为发展良好区,卫辉、河南等府为相对一般区,许州、汝州等地为较为落后区。  相似文献   

17.
河南郡是汉代农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粮食日益增多,马牛羊等大牲畜饲养量增长较快。东汉时河南郡的农业经济明显超过了西汉。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在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21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河南在实施“东引西进”战略中,必须转变观念,摒弃消极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弱势,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河南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份。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存在着政策滞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到位及创业辅导不足等问题,需要结合河南实际,从政策制定、管理体制、资金支持、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推进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特别是一流大学的缺乏,是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河南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与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河南发展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途径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