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知识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的主力军;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速度经济正在取代规模经济;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灵活工作制将打破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工作制度;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300年前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封建主义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今天,人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将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发生新的变革,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三大差别趋于消失;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计划调节取代市场调节,固定分工和异化劳动消失,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将消除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异己力量,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回归社会,实现充分的社会民主;将导致社会形态的新的更替,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日本人普遍开展以“体育解除疲劳”为目标的业余体育运动。七十年代,日本人的大众体育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设计”为目标,广泛扩充了太极拳、喻枷、舞蹈、健美等运动项目,使国民生活具备了更新的意识,从而推动了日本科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八十年代,日本人普遍参与体育运动来追求生活乐趣,即以追求高度愉快为参与运动的目标一这种类型的大众体育,进一步促进了日本人心灵的开放,因而更能适应社会结构性的改组.关于“终身体育。,九十年代初提得较响。日本国在第五和第六次修订体育大纲时,均把“终身体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不能不受自己态度的影响,态度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调解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查阅有关社会心理学、教育学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调查了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并从高校体育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培养大学生体育态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伦理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社会对人们生活发生重要影响的,当首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和成份,改变着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同时它也渗透到教育、文化、社会和自然关系等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它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巨大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可能给人带来控制不了的破坏整个人类生存基础的严重后果。这使伴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伦理问题又成为人们选择何种生活的基础.因为人类的明天取决于人们作出什么…  相似文献   

5.
周新城 《中华魂》2012,(5):24-25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迄今为止,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都是有着自己的个人利益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有制的建立,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奠定了基础,但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还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因而人们仍不得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毛泽东十分重视保护工人、农民的个人利益。他在《论十大关  相似文献   

6.
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源和基础。[1]劳动生产出物质文化产品,满足着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创造了富裕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在劳动创造美好富裕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实现着人的劳动幸福权这一初始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幸福权就是人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哲学依据;而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目标追求的“共同富裕”则与劳动幸福权的实现同频共振,是人的劳动幸福权实现的最终样态。  相似文献   

7.
"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与阶级分析的理论核心.马恩著作中的分工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分工体系.阶级划分的基础是脑体分工,因而阶级实际上就是指分别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社会集团.消灭分工就是消灭使个人"异化"的生产技术性分工和使广大劳动人民"异化"的脑体分工.这一切只有靠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大众体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大众体育能够增进人的健康,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大众体育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了我国目前发展大众体育的优势,现阶段我国要抓住和利用好这些机遇,大力发展大众体育,从而使我国的大众体育缩小与发达国家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经历了雏形、形成、深化和成熟的主要发展阶段,始终贯穿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主线。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认为自发分工与私有制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主张以科技进步引领自发分工和私有制朝向自觉分工和公有制转变,以此消除人的片面发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鉴于此,实现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生产力层面筑牢物质基础,在生产关系层面优化制度基础,在生活方式层面创造和谐环境,不断消解自发分工对人的危害,逐步构建和谐的自觉分工,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众体育消费行为应该是体育休闲价值观、社会互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大众体育文化、休闲体育的社会心理学概念的综合构架。研究新时期大众体育消费行为旨在进一步提高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优化大众体育项目的推广和应用,科学利用新时期体育环境与资源,充分发挥大众体育的功能与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为推动全民健身,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建立正确的大众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创造和谐文明社会;扩大内需,提高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大众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重新认识"殷实小康"社会条件下的大众体育,认为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众体育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娱乐是人的天性。人们在持续的学习、工作、劳动之余,需要一种轻松的游戏和娱乐,以形成对紧张生活的调剂和补偿,这是娱乐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娱乐的实质是大众休闲,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工业化大生产造成了对人身体的巨大伤害,因此劳动大众需要休息,以恢复体力。另一方面,工业化的生产也给人带来了较高的收入、较多的闲暇时间和更多的消费方式,使人们有条件进行娱乐。而社区又为娱乐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低俗化、泛化极其严重新时期娱乐文化的恢复、发展,其积极价值有目共睹。但是,如果在两个方面把握不好,就会出现消极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类概念不同于费尔巴哈以及此前的一切哲学而具有全新的内涵.马克思把自觉自由的活动当作类的生活和本质的主要表征,进而揭示出自然界是类的对象即"无机的机体",而社会即自我与他者的统一关系,既是类的存在方式又是类借以占有自己的自然存在的中介.马克思以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依据异化的扬弃与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揭示出伴随异化的劳动的发展,必然扬弃私有制和分工,必然扬弃劳动的异化,并通过遭受普遍奴役因此要求废除人间一切奴役制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必将实现人类解放,从而确立和实现类主体.  相似文献   

14.
霍桑的《红字》表现了清教传统思想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人要抑制自己的个性,限制人们的各种欲望,这种禁欲主义是消除人们一切烦恼、无聊、痛苦的根本途径,倡导人们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实际是对人的精神摧残,对人性和人权的压抑。  相似文献   

15.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宏篇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开篇申明“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推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的更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分工出效率”原理。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使得劳动者越来越将其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能够较快的提高其生产的熟练程度;分工使劳动者节约或减少因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分工促使大量有利于节省劳动的机器问世,从而使一个人能干许多人的活。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们如何设计世界,往往取决于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当下设计的同质化和狭义化是工业时代社会劳动分工和知识分化的不良产物,流水线式的角色分工使劳动被异化,人成为机器,只对自己的局部片段负责,劳动失去了整体性,丧失了意义和乐趣;知识的分化导致了太多小领域的“大专家”,他们只见树木却不见森林。这种局部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还会引发系统性的危机。因此,只有以敞开的视界观察世界,打破既有的框架和界线,将设计理解为广义的人类活动,才能让设计重塑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化解时代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俄罗斯体育承载着健康国民生活方式,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俄罗斯2006—2015年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优先发展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挥其健康生活方式作用,主张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该规划投资宏大、措施具体、指标量化、保障到位、实施明确、监督有力。建设和修缮学校与居民区体育基础设施、奥林匹克基地,修缮和使奥林匹克后备力量学校现代化等重大措施将对俄罗斯体育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商品是用来交换和出卖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就是以交换和出卖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商品和商品生产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因为社会分工,人们需要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人们需要经过买卖来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商品体现着不同所有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经济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私有制,才开始产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从商品生产中产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城市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体育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大众生活质量,促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并有积极的文化传承作用。但我国城市家庭体育也存在体育消费意识薄弱,家庭体育服务体系不健全,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匮乏,社会体育指导力量不足.体育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影响我国城市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的体育价值观;家庭规模、结构和机能;不同的大众生活方式;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的相互分离等。  相似文献   

20.
《鲁滨逊漂流记》艺术世界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适应西方历史化发展新趋势而出现的经典本,也是18世纪中叶产后作家从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中,进一步看到了人的能力的巨大作用,从而弘扬人的聪慧与劳动创造能力,否定了上帝万能及其上帝创造一切的荒廖理论,作品通过鲁滨逊荒岛28年艰苦卓绝的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