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引入非齐次泊松过程并考虑企业R&D活动中的"学习效应"或"记忆性",研究了两企业的专利竞赛问题.分别就单个企业的投资时机选择和两家企业在非合作博弈条件下所形成的有记忆专利竞赛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R&D活动的"记忆性"使得单个企业的投资临界值降低,且无论是连续区域企业的等待期权价值还是停止区域执行期权后的项目价值均比无记忆时有所增加;而在有记忆专利竞赛中,由于领导者价值始终大于追随者价值,占先的动机加强,投资临界值降低,最终使博弈在较低专利价值处产生双方均不愿接受的同时投资均衡.  相似文献   

2.
竞争环境下基于期权博弈的R&D投资决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研发投资决策优化问题,利用实物期权的方法,采用二人博弈的模型分析了两家实力均衡的企业在进行研发投资决策时可能采取的策略,有同时投资策略、追随者策略和领先者策略等,并给出各种情况下的最优投资时机.最后结合实证进行了结论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当中,领导者的榜样真能够起作用吗?本文在公共品博弈中引入了环境不确定性和信息反馈这两个变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领导者榜样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领导者榜样失效的原因在于好的领导者遇到了坏的追随者,而好的追随者则遇到了坏的领导者。策略不确定性估计在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领导者与追随者的行为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领导者是超完美条件合作者,而追随者是非完美条件合作者。对环境不确定性的高估是普遍存在的,但环境不确定性估计并不总是能够影响决策。信息的过度封锁与过度披露都不利于领导者榜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专利技术的研发投资策略不仅影响企业价值还会影响消费者剩余,两种影响通常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效应,从而导致专利研发投资决策对社会福利的不同影响.针对旨在通过研发专利技术从而垄断新兴市场的两非对称企业,结合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得到非合作博弈(即专利竞赛)和合作博弈两种模式下的总投资净现值和消费者剩余,分析社会福利与影响其变化的诸多因素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则两企业的研发能力差异越小、专利技术的成长性越好、无风险利率越小、专利产品质量越低时,社会计划者的政策越应有利于合作研发模式;反之,政策越应鼓励竞争.而专利研发投资成本及初始价值会对两种模式下的社会福利差异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政策的倾向性不确定.  相似文献   

5.
市场竞争优势不对等下投资决策的期权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军  黄学军  吴冲锋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163-166,170
可获得的竞争优势对不确定性和竞争性环境下的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在引入市场份额因子后建立了体现这种竞争优势不对等情形下的双寡头期权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发现领先者拥有竞争优势能激励其更早进入,而追随者拥有竞争优势而不怕其它企业抢先进入的威胁.最后分析了模型对企业的投资策略选择和产业进入壁垒等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量赞助服务允许内容提供商为用户消费其内容产生的流量提供赞助。流量赞助服务对电信服务供应链的影响机制,是电信服务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考虑电信服务两级供应链,构建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领导者、内容提供商为追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讨流量赞助服务对供应链参与者及其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流量赞助服务有利于供应链的绩效。首先在完全信息情境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先发优势使其获得超额收益,流量赞助服务降低内容提供商的收益。其次探讨了内容提供商的运营成本为其私有信息的情形,此时上述先发优势被削弱,内容提供商也可能从流量赞助服务获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收益则可能受损;此外,博弈可能形成两种极端均衡结果:(1)若内容提供商收取的订阅费较高而单位成本较低,流量赞助服务产生帕累托改进;(2)若单位成本较高,流量赞助服务导致序贯囚徒困境。最后比较分析两种信息模式下的影响机制,并为政府进行市场规制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基于TRIZ理论的非线性技术演化规律引入到专利研发投资的期权博弈模型中,分别在完全垄断市场和双寡头竞争市场条件下,讨论了受技术演化影响时企业所蕴含的实物期权特征,并基于博弈均衡分析了企业于技术演化时间轴上进行专利研发投资的最优投资时机选择和面对具有不同投资风险技术时的应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技术演化条件下,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企业投资临界值会随技术发展下降,进而促使企业对高技术风险专利展开提前投资;在双寡头竞争市场中,企业会为争当领导者而选择放弃其期权价值,将投资提前至专利价值较低的技术发展初期执行,形成非帕累托最优的同时投资均衡;此外,企业会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呈现优先投资的偏好。本文的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在技术发展初期就进行高额研发投资的动机,以及技术自身属性如何对投资决策造成的影响,可以为现实中企业在面临类似投资问题时做出理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掌握全面数据的本土制造商是否有动机披露市场信息,更精准的需求信号又是否对供应链各方都有利?本文构建了竞争环境下的程式化信号博弈模型来研究供应链中的信息披露问题。在信息加密和信息披露两种模式下,结合品牌形象、市场不确定性及投资效率等因素对供应链各成员策略选择的影响,推导出实现供应链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区间。结果表明:当投资成本高于某个阈值时,本土制造商会选择信息披露策略,而跨国制造商则始终青睐于信息披露策略;同时,国内外供应链成员存在共赢区间,具体划分为“优质形象下的共赢”和“劣质形象下的共赢”,且区间大小受到市场不确定性、干扰市场预测的噪音偏差和国外批发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公司投资行为受股票市场投机影响,投机性时间序列的实质是影响信息收集行为,股市短期时间序列投机者选择接收关于外生震荡不确定性的私人信息,博弈经理投资决策并对经理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信息结构研究股票市场短期时间序列投机对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股票市场博弈均衡和经理有效均衡行为,阐明经理低效率投资决策行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基础上讨论了利润流现值和沉没投资成本为梯形模糊数的情形并进行了扩展,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模糊环境下追随者、领导者的投资价值和投资临界值的模糊表达式并进行数值分析。分析表明模糊环境下仍存在最优投资策略,随着梯形模糊数的沉没投资成本期望值的增加,企业的投资价值下降而投资临界值上升。为模糊环境下投资决策提供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1.
金雁南  田林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1):158-165
市场需求通常是不确定的,而供应链成员之间关于需求信息会存在不对称性。本文采用"信号"博弈(Signaling)的方法,探讨信息不对称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顺序。考虑由两个成员组成的供应链,各成员需要决定自己的边际收益,后决策方可以观测到先决策方的决策,并推测(Infer)市场需求信息。研究表明:1)当信息精确度较低时,拥有信息的一方偏向于先决策,而当信息精确度较高时,其会偏向于后决策;2)无论信息精确度的高低,不拥有信息的一方总是偏向于先决策;3)对于整个供应链而言,当信息精确度较低时,拥有信息的一方先决策较优,而当信息精确度较高时,拥有信息的一方后决策较优。一些结论与直观相悖,取决于"信号"成本(Signaling cost)、先行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以及后行者对先行者的反应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12.
We develop a continuum player timing game that subsumes standard wars of attrition and pre‐emption games, and introduces a new rushes phenomenon. Payoffs are continuous and single‐peaked functions of the stopping time and stopping quantile. We show that if payoffs are hump‐shaped in the quantile, then a sudden “rush” of players stops in any Nash or 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 Fear relaxes the first mover advantage in pre‐emption games, asking that the least quantile beat the average; greed relaxes the last mover advantage in wars of attrition, asking just that the last quantile payoff exceed the average. With greed, play is inefficiently late: an accelerating war of attrition starting at optimal time, followed by a rush. With fear, play is inefficiently early: a slowing pre‐emption game, ending at the optimal time, preceded by a rush. The theory predicts the length,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stopping, and the size and timing of rushes, and offers insights for many common timing games.  相似文献   

13.
将期权博弈引入到企业专利投资研究中来,基于期权博弈的理论,通过建立不对称双寡头模型来考察两家企业专利投资的最优决策行为,具体研究了两家企业在专利投资方面期权博弈的情况和纳什均衡,并利用数值分析说明纳什均衡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进行专利投资时必须同时考虑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与竞争性的影响,不仅要考虑管理柔性的价值,还要考虑不同市场结构导致的竞争性所带来的战略价值,在这样一个整体框架中去寻找最优的专利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生溢出、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溢出与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是相反的:对方企业内生溢出的增大会导致本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而R&D投入的增大会导致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往往孤立地分析企业横向或纵向R&D合作问题,而现实中,企业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合作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的博弈模型,并与下游企业只选择横向R&D合作的情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与下游企业只进行横向R&D合作的情形相比,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将带来更高的均衡产量、R&D投入水平和行业利润;(2)当R&D成本分担比例较低(较高)时,上游企业具有(缺乏)R&D合作动机,该结果与技术溢出水平高低无关;(3)当上游企业R&D成本分担比例较高或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下游企业必然同时选择与上游企业R&D合作。为保持合作的稳定性,通过构建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上下游企业R&D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算例表明,该协调机制能避免传统R&D成本分担法引起的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专利授权有助于激发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实现专利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而产品质量则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针对由专利持有企业和品牌企业组成的系统,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以及品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研究品牌企业产品质量决策和专利授权合同设计问题,进而分析CSR投入对各个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条件下,专利持有企业会策略性地设计专利授权合同形式,即选择仅包含"一次性固定授权费"或者"一次性固定授权费+版税提成"的专利授权合同;品牌企业CSR投入并不会影响专利授权合同的形式,但会提高一次性固定授权费;CSR投入会促使品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CSR投入虽然会降低品牌企业利润,但能有效提升专利持有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