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2017年8月4~5日,由"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与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共同主办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整理与研究"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都师大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等单位的30余名学者共襄盛会。本次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近30篇,论题主要围绕旅顺博物馆所藏西域出土文书展开,依据新资料探讨新问题,再  相似文献   

2.
正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出土文献是日本大谷探险队收集品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敦煌吐鲁番文献唯一尚未公布的大宗藏品,被称为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2020年11月,王振芬、孟宪实、荣新江主编《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首次全面公布旅顺博物馆所藏新疆出土文献的汉文部分。该书收录汉文文献26000余片,对这批文书进行了整理、拍摄、定名、解题及编次,文献种类丰富,时间跨度大,绝大部分为佛教典籍,还包括一定数量的写经题记、  相似文献   

3.
裴成国 《西域研究》2024,(1):174-180
<正>敦煌和西域是荣新江先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他不断推出文书资料的整理辑录著作,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和田出土唐代于阗汉语文书》就是最新的一部。此前荣新江先生还主编出版了《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与李肖、孟宪实合编,中华书局,2008年)、《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与王振芬、孟宪实合编,中华书局,2020年)、《龟兹石窟题记》(与赵莉合编,中西书局,2020年)、《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与史睿合编,中华书局,2021年)。  相似文献   

4.
新疆出土的五弦琵琶纹陶片王珍仁,孙慧珍旅顺博物馆所藏新疆出土文物可谓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数量可观。关于这批文物已有诸多的研究文章付梓面世,故不赘言①。我们这里所要介绍的则是又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压印五弦琵琶纹陶片。(见图片)琵琶,是中国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成果之一,由西南民族大学胡静、杨铭编著的《英国收藏新疆出土古藏文文献叙录》,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出自新疆而今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700余件文献,按地域分类,逐一进行说明介绍,包括序号、题名、编号、形制、尺寸、内容提要、著录状况等。同时收录了武内绍人《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0月29日,"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在吐鲁番召开,参与论坛的有国内外专家学者60余人,提交学术论文40余篇。大家就丝绸之路沿线新发现的民族契约作了交流和释读;对契约的社会功能及其理论进行探讨;学者们围绕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契约研究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和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在唐代,《切韵》逐渐成为了文化语言和诗文创作的典范,也因此多有补续增益之作。此次整理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书过程中,又有两枚《切韵》残片被发现。本文通过研究该两枚残片中的收字、反切、注释,确认其中之一(LM20-1521-12-11)属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系统,而另一枚(LM20-1523-01-02)与德藏的五枚残片为同一写本,属于王本系统之外的另一种系统。不同写本系统的《切韵》及其他小学之书的一再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汉文化在边地传播、接受的层次性,同时也是研究周边民族群体知识互动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8.
有关古代高昌(今吐鲁番地区)的蚕丝纺织以往鲜为人知,史书记载虽云其地“宜蚕”,学者们却仅仅把这里当作“丝绸之路”上丝织品的经销地而非产地之一,忽略了它在我国丝织史上应有的地位。最近我因工作关系,对新疆博物馆所藏吐鲁番出土汉文文书原件浏览一遍,深为其中所志高昌蚕丝纺织事例所激奋,乃择要摘出草成此文,以公诸同好兼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在宁夏灵武出土一批西夏文佛经,其中包括西夏文刊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批珍贵的佛经文献当年散失严重,出土后一部分文献被掠至海外,劫余之物入北京图书馆,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当年流失到海外的灵武出土西夏文佛经中的精品,该文献保存完整,属于元代的善本,距今七八百年之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日本藏西夏文献一直没有完整公开刊布,国内学者对日本藏西夏文佛经的研究还很少,笔者在对日本藏西夏文佛经文献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比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在海内外收藏的不同版本,试就日本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1~3日,“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在新疆喀什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新疆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共同发起主办,由新疆社会科学院、喀什师范学院具体承办。共逾百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多为国内对丝绸之路研究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大会共收到79篇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此次学术讨论会注重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推进新世纪丝绸之路研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8月1日上午,大会举行了开幕式。首先,由中国中…  相似文献   

11.
出土秦汉医方文献是指出土文献中年代考定为秦代和汉代的记载经方的文献,它们出土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热潮。本文以关沮周家台秦简、里耶秦简、北京大学藏秦简、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武威汉代医简、张家界古人堤简牍、敦煌汉简、居延汉简、额济纳汉简中的医方文献为独立单位,将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1862——1943)究竟是学者还是强盗?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发表王冀青撰写的《斯坦因对东方学研究的贡献》一文中指出,他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但是,他在中亚探险过程中,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力量的珍贵文物,其最主要者如甘肃敦煌莫高画、刺绦品;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窟藏径洞中一万余卷古文书和数百幅绢的古文书;新疆和田、米院诸遗址出土的古代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出土文献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应主要看文献本身提供多少有用的信息,而不是通过某一出土文献的研究作无限引申的猜想式研究.日本汉学家清水茂和中国学者李庆可以作为引申猜想式研究的典型代表,但这种研究背离了"以实物为证"、实事求是的考古学的基本原则,是不可取的.以对汉乐府"行"的本义的阐释为例,假如没有可信的经典文献或出土文献记载作证据,就不能凭推测认定它是"一种特定形式的音乐",而应该遵循<宋书>和<晋书>记载的定义:"'行者',曲也.""行"与春秋战国之际的"行钟"没有任何联系,在汉代也不存在"行"这种"依'行钟'音阶的乐曲".  相似文献   

14.
新疆近年出土毛织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近年出土毛织品研究武敏新疆地处亚洲腹地,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所必经。由于大陆性气候影响,这里(尤其是天山以南)干燥少雨,有利于地下有机构的保藏,因此许多历时千百年之久的文物得以留存至今,其中包括大量丝、毛、棉、麻纺织品。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一...  相似文献   

15.
裘锡圭  曹峰 《文史哲》2007,(4):5-16
裘锡圭先生在古文字、古文献、上古史等领域均有很高的成就,为学界所公认。2007年3月,应文史哲编辑部之约,裘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在访谈中,裘先生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历程,就"古史辨"派、上古史、出土文献研究及"二重证据法"、"五帝时代"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古史辨"派在对上古史认识的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在古书辨伪方面则有许多地方需要纠正;我们今天对于疑古思想和学说应持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涌现了大批出土文献,但就出土文献研究而言,传世典籍以及历代学者对传世典籍的研究仍然是基础。目前中国古典学,包括出土文献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不在缺乏理论或方法,而在研究者往往缺乏科学的态度。必须大力提倡一切以学术为依归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提倡学术道德、学术良心。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的国际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20—25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日本、法国、美国、瑞典、印度、英国、联邦德国、挪威和我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近二百人。为迎接和庆祝这次国际敦煌学盛会的召开,中、日舞蹈艺术家专门排练了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丝绸之路舞蹈,为与会学者举办了“中日专家丝绸之路舞蹈晚会”;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文史知识》于1988年8期出版了“敦煌学专号”;“敦煌吐鲁番学北京资料中心”同时正式成立;北京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筹备组、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旅顺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敦煌吐鲁番资料展览”。可以说,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胜利召开和圆满结束,与各个方面的通力协作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考古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论证汉代丝绸之路涉及的西域胡商与物品交流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体现了以官方使节与民间客商混合为代表往来的难得细节,不仅对汉代丝绸之路作了再认识的回应,还指出出土文献既有不可替代的证据珍稀性,又有碎片化疏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发表了由曹锦文先生整理的《凡物流形》篇,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两年多来,已有一批研究文章发表。从较早的有关简文训释逐渐深入到了对其思想、结构等方面的研究。那么《凡物流形》在哪些方面与《天问》相似,在哪些方面又相异?能否说"其体裁与性质""与《天问》极为相似"呢?我们不能因为对出土文献的偏爱而拔高其价值,应当在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峰 《文史哲》2007,(5):38-51
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相关之出土资料大量问世,"出土文献将改写中国思想史"的说法一度频繁见诸报刊。这究竟是一个严肃的命题,还是一个供媒体使用的口号,应予以审视和评价。出土文献的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出土文献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出土文献研究的复杂性,使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文本整理和复原,不能轻易用出土文献来改写中国思想史。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研究方法有相通之处,不应轻易否定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二重证据法"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没有多少可以指导具体研究的方法论成分。对"二重证据法"的过度推崇,滋长了轻率、粗糙的学风,导致了研究方法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20.
疏勒国和于阗、龟兹一样,当年为西域佛教大国,但是目前学界对疏勒佛教考古的研究却比较薄弱.20世纪初,法国学者伯希和在新疆图木舒克脱库孜萨来佛寺遗址发现几幅佛教故事图,90年代,该寺院遗址又出土了一件佛教故事图,这为研究佛教故事图在丝绸之路的流行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将讨论这些佛教故事图的艺术风格和宗教内涵,探讨疏勒佛教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