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学问题情境,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问的纽带.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的技能,体验学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严勇 《科学咨询》2009,(14):62-62
本文对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讲数学,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真正实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呢?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到了“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新课标对情境的解读 新课标中,多次提到使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等与情境相关的话题.发现,"情境"一词在全文中共出现了67次,足见新课标对情境教学的重视. (一)关于课程理念解读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很少涉及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数学知识的问题,如在"几何与图形"领域部分,处处是与生活无关的三角形、平行线等,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标第一部分,看到在对课程理念的阐述中,处处与情境教学分不开,如:课程内容要反应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体会。一、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还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再创造”教育理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再创造"教育理论作了初步的尝试,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一、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课标>明确主张"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是生活的一分子,许多数学的发现都是来自不经意的生活中,如历史上有名的"七桥问题",就是由著名数学家欧拉将它转化成了"一笔画"问题,从而彻底解决了七桥问题.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学生的己有经验为基础,除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外,还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联系实际的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诸如银行储蓄的利率问题,节日外出旅游选择哪家旅行社较为合算问题,有奖销售中的比例问题,出租车收入差价问题,上网收费问题等等,这些数学问题合乎时代,具有真实性,这对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大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相似文献   

11.
情境创设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课堂的情境应始终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明理;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问;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想学;四、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参与;五、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乐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真正达到能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数学问题解决是新世纪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知识的建构都需要问题驱动、都需要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都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都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反思性、都着眼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把建构主义的观点融入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其主要步骤是创设问题情境、尝试建模求解、师生交流互动、教师集中解惑、学生反思建构、推广应用深化.  相似文献   

14.
戴维 《科学咨询》2008,(8):69-69
西师版数学实验教材为我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练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采取"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以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电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收获自信,感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中职生数学基础偏弱,数学学习动力不足。对此,该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生动有趣,从而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益。根据中职生喜欢动手参与的特质,结合数学学科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特点,紧扣章节重难点,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及考虑不同专业未来就业方向等因素,分别从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和职业情境等教学情境引入数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 数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并且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使数学课堂既真实朴素又亮丽鲜活,同时能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刘道本 《科学咨询》2009,(12):55-55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数学知识当作完全客观的公式和定理来传授,把数学思维当作机械的技能来训练,从而逐渐远离生活实际而火去其本质上的价值与活力,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面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的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还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些都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而且还应当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从而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接受、内化,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本文就问题情境的提出,问题情境的含义,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数学创设问题情境举例以及创设问题情境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揭示了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可以为数学的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让整个数学教学不再显得那么枯燥,让学生在新鲜的教学方法之中去体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感受数学的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20.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怎么运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好数学必须要有良好的数学修养,然而,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合点。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或者是根本无法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对数学兴趣不浓,缺乏良好的数感,形不成量的实际观念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基于此,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用多项式整除性质求参数的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