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都敬拜乌麦女神.乌麦是古老的萨满教神灵之一,时至今日,我国北方各民族中乌麦信仰还很普遍,但对这样一个遍布萨满教文化区域内各民族普遍信奉的乌麦神,我们国内至今没有专门研究,本文在参阅以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蒙古族等萨满文化中所得,指出乌麦信仰在女性生殖崇拜、灵魂信仰、萨满祭祀、光明神崇拜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乌麦神的具体功能和她的萨满教巫祖地位.  相似文献   

2.
作为埃及众多神中最为闪耀的女神,伊西斯崇拜在希腊罗马时期达到鼎盛,并流行于整个地中海世界。基督教的兴起之后,异教崇拜被定为非法,伊西斯崇拜慢慢消失。然而伊西斯女神并不会如此轻易的被人遗忘,作为圣母玛利亚的先驱,她的一部分特征与圣母相融合而存活下来。当人们把圣母玛利亚称为神之母、生命之母的时候,那就是古老的女神形象就在圣母身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土著居民的经济文化类型这里首先说的是西西伯利亚森林草原地带畜牧者和农民鞑靼人、阿尔泰——萨彦岭突厥部族(图瓦人、哈卡斯人、阿尔泰人、绍尔人)、贝加尔湖沿岸的西布里亚特人和东布里亚特人,以及东西伯利亚(勒拿河——阿尔丹河)雅库特人的经济和物质生活结构形式.在所有这些民族那里,俄罗斯人到来之前,畜牧业的发展大大多于农业.但是,从十八世纪起,农业经济在西西伯利亚鞑靼人那里仍然占重要地位,农业经济在南阿尔泰、图瓦和布里亚特的传统畜牧者中也得到推广.这些民族的物质生活方式相应地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的萨满教神界、萨满和萨满神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伯族的萨满教神界、萨满和萨满神歌忠录,佟中明锡伯族是我国阿尔泰语系民族之一。千百年来,萨滴教作为锡伯族的一种原始世界观、生活方式和与自然界相适应的文化,在民间广泛相传,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聚居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民间仍流行...  相似文献   

5.
以宗教祭祀为主题的水龙祠大型壁画,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的重要文化遗产。壁画中绘制有两组共12位女神,包括王母娘娘、本地英雄李仙娘等形象,表现了母性崇拜、英雄崇拜与巫仙崇拜的习俗,印证了瑶族存在多神信仰,反映了瑶族女神信仰的形成是多维崇拜观念情境下的现实性礼俗活动和礼俗之外的来自现实或特定需求情境的逻辑驱动。  相似文献   

6.
哈卡斯人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俄罗斯的哈卡斯自治州。过去哈卡斯人在订婚形式中有赠送火烈鸟的习惯。每当春天和秋天来临的时候 ,火烈鸟就飞过哈卡斯人居住的山区。那时 ,如果小伙子用枪射伤一只火烈鸟 ,他会把一条红色丝巾系在伤鸟的脖子上 ,并用一块红色丝绸把鸟包起来。他就可以带着这只鸟到心爱的姑娘家提亲。姑娘的父母应当愉快地接受火烈鸟。作为交换 ,他们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小伙子 ,并不再收聘金。如果他们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按哈卡斯人的说法 ,火烈鸟会诅咒这个家庭 ,他们的女儿会因此而死去。过去 ,哈卡斯人举行婚礼时 ,新娘要履…  相似文献   

7.
读者·编者     
编辑同志: 你刊今年九月号刊登的《裕固儿女跨骏马》一文中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写道:“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裕固族人同时使用三种语言,还是按地区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另外,我还想知道如果他们之间语言不通,那么,他们互相对话用什么语言?  相似文献   

8.
《海伦格格补天》与《女娲补天》的异同——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与汉族人、神共创型宇宙起源神话比较杨治经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原始先民,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普遍积淀着对苍天的崇拜观念。蒙古族原始先民认为,“天是至高无尚的神,是生命的源泉。”①古代契丹人则认为天是...  相似文献   

9.
锡伯族萨满教研析管见吴克尧萨满教是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多神崇拜的宗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曾广泛流行于西伯利亚、东亚、东南亚、大洋洲以至北美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之中。①也曾植根于历史悠久的锡伯民族之中。长时期以来,聪慧的锡伯人在信奉萨满教的...  相似文献   

10.
撒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马伟一问题的提出撒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是撒拉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现实的需要,撒拉族人民越来越多地掌握了汉语,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实施,更使汉语在撒拉族地区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11.
董波 《世界民族》2011,(4):79-83
日本语民族的古代史贯穿着女性崇拜的精神要素。早在日本语成型时期,神道传统逐渐形成,它以天照大神为尊,体现出明显的女性崇拜要素。与之相应的首先是女巫传统,它在社会关系上促成了一种原始集体主义,通过引入佛教和唐朝制度,在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带来了女权的辉煌。进入平安时代,女巫传统延伸为一种精神,称之为"物哀",它是日本文艺之本,也通过武士道构建出强有力的男权以捍卫女神。就日本古代史而言,女神崇拜和女巫传统的精神渗透是一条根本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二、密宗形成、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约在公元前1500年,居住在中亚细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移居五河地区(今旁遮普)。雅利安人崇拜自然界诸神(即所谓“天界、宝界、地界”三界诸神),兼有万物崇拜及鬼灵崇拜,并行祭祀之风。在约公元前1500年到1000年间产生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吠陀(Veda)按字义是指知识,意味着最卓越的知识,神圣的或天启的知识。《梨俱吠陀》(Rgveda)意译为赞颂明论——赞颂诸神的诗集,现存赞歌1028首,它大量歌颂因陀罗(Indra战神,为雅利安人从中亚带到印度的信仰)在这一地区毁灭城市和堡垒,并反映游牧民族日常愿望的表达——想得到家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藏族崇拜"鲁"神的起源,对"鲁"神的认识,崇拜"鲁"神的方式及崇拜的原因等四方面入手,对藏族"鲁"神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认为,"鲁"是一种古老苯教文化的遗留,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形式多样的"鲁"神崇拜、祭祀和禁忌习俗,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现实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6世纪中叶,突厥人从阿尔泰山地区迁徙到中亚平原,建立了从中国西北部到咸海东部地域广袤的第一突厥汗国。他们的宗教保留了对天、地、祖先崇拜的痕迹。突厥汗国与中亚平原许多王国的命运一样,很快分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布民可汗被认为是突厥汗国的奠基人,也是东突厥的第一位统治者。他的兄弟室点密(Istami)统治着西突厥。  相似文献   

15.
罗新 《民族研究》2006,44(4):71-74
南朝史书提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字”时,或称“佛狸”,或称“狸伐”,或称“佛狸伐”,隋代魏澹《魏史》,也说他“字佛釐”。其实这正是拓跋焘的鲜卑本名,这一本名的全称是“佛狸伐”,对应的鲜卑语词应当是bribag,这个结构与魏晋时期鲜卑诸部的称号传统完全一致。bri是古代北族(既有显然属于阿尔泰语系的鲜卑、突厥,也有可能不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乌孙,还有语言属性尚不明朗的匈奴)常用的称号,如乌孙之拊离,突厥之附离,匈奴之符离,鲜卑之附力。在充分华夏化了的拓跋鲜卑的历史记录上,已经找不到其民族起源传说中狼的因素。凭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鲜卑“本名”佛狸伐,我们可以了解,拓跋集团的核心部族也曾经以狼为官号。由此可知,和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一样,狼在拓跋鲜卑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曾经也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土瓦族(тувинцы)今天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偏北的萨彦岭南到唐努乌拉山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伊尔库茨克大森林地带和阿尔泰,总人数为十三万九千人(据1970年材料);还有部分土瓦人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西北部。土瓦人自古信奉萨满教,从18世纪起改信喇嘛教。土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语支。土瓦人原来没有本族文字,仅在喇嘛寺  相似文献   

17.
《江格尔》起初以民间口头形式形成,并在长期的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充实, 至今还在蒙古族民间以口头形式流传着。这部史诗广泛地流传在我国新疆的卫拉特蒙古人和17世纪20年代从新疆阿尔泰山一带西迁到俄国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蒙古人中间。此外,在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巴林、察哈尔等地区以及蒙古国的卫拉特人和喀尔喀人中也有一定的流传。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及突厥语族民族的图瓦人和阿尔泰人中也发现了《江格尔》的一些故事。《江格尔》是在中、蒙、俄三国境内流传的跨国史诗。 《江格尔》是口头创作,…  相似文献   

18.
王川 《民族研究》2006,5(2):97-105
瓦合山神是清代中期以后西藏地方藏汉人民信奉的神灵。这一山神崇拜因初次发生并定型于类乌齐县的瓦合山而得名。瓦合山神崇拜在清代中期后逐渐成为民间信仰。本文在古代典籍及最近发现的清碑拓本的基础上,结合时人包括法国神父的记载,对瓦合山神崇拜的产生背景、原型、传播沿革及衰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研究历史上西藏的瓦合山神崇拜,有助于理解一个民间信仰如何在佛教影响巨大的西藏生根并获得较快的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萨满教与阿尔泰先民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据笔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并结合相关的出土文物、岩画、史籍、民族志资料,从萨满教祭礼、神话、民俗所表达的人类自身文化能力崇拜、氏族崇拜、英雄崇拜的文化形态中,揭示阿尔泰先民的文化精神特征,初步探索了萨满教的文化史价值与阿尔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勃兴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0.
1959年至1960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史塔那村北发掘了四十座古墓。在这些古墓中,发现了不少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的绢画。 在与其相隔遥远的小亚细亚附近的黑海之滨,在斯基泰人的神话中,亦出现了“腰上是女身,腰下是蛇身”的蛇女。在古埃及所崇拜的诸神中,亦有蛇神。在希腊的克里特神庙中,亦有持蛇女神的画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