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爱德华·萨义德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但又有争议的人物.他的著述无论就其涉及领域的宽广程度还是重要程度而言,均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他的东方学和后殖民文学已成为大多数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力图突破前人的角度和观点,从他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研究展开讨论.通过对他的思想进行深刻解读可以看出他的所思所述为世人打开一扇窗,使人们以开放的思想对巴勒斯坦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人生旅程,于2004年11月11日在法国巴黎病逝。这位巴勒斯坦人民的领袖驰骋中东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不仅领导巴勒斯坦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以武装斗争,而且以超凡的勇气开启了巴以和平进程。他的逝世,必将对巴勒斯坦政局、巴以和平进程乃至中东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政治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更是世界大国和整个阿拉伯国家深深卷入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主要从中东和巴勒斯坦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探讨世界大国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变化对巴以冲突的深刻影响,揭示和论证:“巴以冲突和中东局势是国际政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4.
阿以争端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以争端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其实质是巴勒斯坦问题,即领土之争。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面积仅2.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居住在这里的两个主要民族——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声称自己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矛盾由此产生,并酿成无数次冲突和5次中东战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阿以之间逐渐由势不两立到开始握手言和,其间的恩恩怨怨和所经历的艰难曲折说不完道不尽。1996年5月的以色列大选中,一向对中东和平问题持强硬立场的利库德集团战胜工党而组阁,内塔尼胡出任新总理,这给蹒跚中的中东和平进程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贝尔福宣言发表80周年、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和以色列建国50周年这几个促使阿以矛盾尖锐化和复杂化的日子到来前夕,回顾阿以争端的历史,展望中东和平的未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该地区战争与和平的世纪长卷,而留在人们心头的则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思考。 一、阿以争端是西方介入而形成的历史悲剧 1.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是巴勒斯坦的两个主要民族 从1947年联大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和随后以色列建国算起,阿以冲突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如果从1917年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  相似文献   

5.
基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共同利益,阿拉伯国家均支持巴勒斯坦人事业,这为巴勒斯坦人的长期斗争提供了可能。然而,在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同时,阿拉伯各国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这对巴勒斯坦问题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即阿拉伯民族主义往往是实现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利益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4日,以色列军队宣称,他们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发现了两条巴勒斯坦人用于偷运武器的地道。一天后,火光和浓烟冲天而起,以军将“发现了地道”的巴勒斯坦民宅炸毁。在以色列军队隆隆不断的枪炮声中,一个沧桑而又坚定的声音却不断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回荡:“今天的问题,并不是阿拉法特的命运如何,而是巴勒斯坦人民赖以生存的这片国土的命运如何,是巴勒斯坦独立、尊严和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的命运如何。”阿拉法特本人的这句话,每说一次,总能引起强烈的反响,响应的有他的巴勒斯坦同胞,也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要巨头;当然,还有来自以色列方面更为激烈的炮火  相似文献   

7.
1920年,同盟国召开圣利姆会议,作出瓜分阿拉伯国家的决议,分别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殖民统治之下。1922年,国际联盟作出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的决议。巴勒斯坦革命开始于1921年,一直延续到战后,战争期间曾因客观条件停顿过一段时间。殖民主义者曾企图改变一些巴勒斯坦政党的性质,使其成为类似部落宗派的组织,但没有得逞。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至少使以色列建国推迟了10年。革命已深入人心,在人们的诗歌和书信中都有反映。诗歌的内容和题材与社会和人们的思想紧密结合,不同的思想倾向出现在诗歌创作中。前一时期描写宗教精神的诗,到这个阶段转变成描写生活领域的诗。诗作和诗人数量大大增加。诗的作者除专业诗人外,还有医生、政治  相似文献   

8.
人口因素与巴以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在“流着乳和蜜的地方”巴勒斯坦持续冲突了上百年.这场冲突过去举世瞩目,今后仍将是世界的关注热点.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多从政治、宗教和民族等方面对巴以冲突进行分析.事实上,人口因素在这场冲突中也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这一新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分析人口因素在巴以冲突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问题是阿以冲突的根源和中东问题的核心,问题的关键是以色列不愿全部撤出它在1967年所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而巴勒斯坦人要求恢复自己的民族权利,在被占领土上建国。本文从哈马斯的产生、发展和斗争实践入手,剖析它的性质、特点及前途,并进一步探讨巴以冲突问题的其他内外因素。事实证明,尽管形势对哈马斯战略调整是有利的,但哈马斯战略调整的范围和幅度有限,随着中东形势的复杂多变,斗争还会有反复。哈马斯虽然承诺有条件停火,但是拒绝解除武装,更不会从根本上放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政纲。  相似文献   

11.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3年9月13日,在美国白宫花园阿拉法特向世界宣告:巴勒斯坦国诞生.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为之雀跃,期盼着它的诞生真地能结束自1948年连绵至今的长期战争给巴勒斯坦、以色列和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民,他们中的59%由于战乱流离在异国他乡;为了重返家园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这正是我们研究巴勒斯坦文学时,不可忽视的方面.巴勒斯坦文学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巴勒斯坦古代史,映照着世界早期的灿烂文明,其中包括古埃及、巴比伦、亚述、赫梯、波斯、希腊和罗马文明等.为此,史学家们有“巴勒斯坦古代史是世界古代史之缩影”一说.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演出过一幕又一幕来自欧、亚、非三大洲各帝国军队征战的史  相似文献   

13.
UNRWA是联合国于1949年设立的一个专门负责巴勒斯坦难民事务的机构。50年代末以前,它致力于难民的重新安置,但遭到难民的强烈反对,之后转向福利、教育事业。1964年PLO创建后,UNRWA逐渐对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发挥积极影响,但两者的正式关系直到1975年联合国赋予PLO观察员身份的次年才建立。80年代末期,UNRWA开始从社会经济方面推动巴勒斯坦建国,PLO在难民问题上则越来越务实,双方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90年代中期以来,巴以和平进程波折不断,难民问题的解决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UNRWA和PLO的关系也受到影响,但在一些技术问题上仍有合作。  相似文献   

14.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人生旅程,于2004年11月11日在法国巴黎病逝.这位巴勒斯坦人民的领袖驰骋中东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不仅领导巴勒斯坦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以武装斗争,而且以超凡的勇气开启了巴以和平进程.他的逝世,必将对巴勒斯坦政局、巴以和平进程乃至中东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初巴勒斯坦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为今后研究巴勒斯坦人口及人口在巴以冲突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详尽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际政治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更是世界大国和整个阿拉伯国家深深卷入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主要从中东和巴勒斯坦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探讨世界大国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变化对巴以冲突的深刻影响,揭示和论证:"巴以冲突和中东局势是国际政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7.
二、1948年后的戏剧活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疯狂迫害和屠杀欧洲犹太人,幸免于难的大批犹太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送到巴勒斯坦,从而引起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委任统治的英国当局无能调解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社团之间的问题,遂于1947年4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于是,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翌日英军从巴勒斯坦撤退,随即爆发了以色列与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战败,大片阿拉伯土地被占,巴勒斯坦几乎全部土地被占,只有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土地为约旦控制,加沙地带为埃及控制,计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亦即是说巴勒  相似文献   

18.
巴以冲突久拖不决,不仅使巴勒斯坦局势风云变幻,同时也使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变得复杂。本文试图从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有一个比较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