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使命,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是在新的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统领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为了人民群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要建设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201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基于此提出4个基本判断并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将面临新的历史转折点,未来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持久征程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将长期指导解决我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由此,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理论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理论问题的两大主题.全面推进"五个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理论问题必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后,尤其是二十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主题,也是2022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次代表大会的重要主题.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理论研究,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和宏伟目标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创造的新的现代化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经济、文化、政治于一体,不仅涵盖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内容,而且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它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全过程,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走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经济腾飞、人口增长、绿色发展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拓新之路。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架构、执行、完善、创新等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功效不可分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是中国现代化活力奔涌的重要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俨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精神标识。  相似文献   

5.
着重探讨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完成祖国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为海峡两岸的现代化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泉,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实现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确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提供了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新范式。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契机,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看,当前,需要推进两者的统一.为此,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为人类文明谱系贡献了新样态。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文明这四个维度出发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不仅有利于增强“四个自信”,同时,具有为构建美好世界和现代文明提供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的结果,是基于自身国情、坚持走自己道路的伟大创造。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现代化新路,创造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开创了现代化的新范式,开拓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在人类社会现代化探索史上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将创造新的“中国奇迹”,也将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探索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0.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上,迈向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现代化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现代化"的演进逻辑突出体现在"全面"二字的深刻意蕴.之于"全面",从广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容布局的系统性;从深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模式的高质量性;从跨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空间布局的协调性;从维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性;从高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评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小说和新新小说以及剖析法国新新小说及其代表人物的作品,论证新新小说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辨明新诗与旧诗的性质"入手,探讨"新诗的前程",是废名《谈新诗》的问题和方法。废名从"诗的感觉"入手,把新诗的源流上溯到晚唐的"温李"乃至六朝,为新诗发展寻找源头活水。废名标举"诗的内容",是希望打破对旧诗形式的迷恋,同时为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正名。废名以"内容"为本体的诗学观,颠覆了传统诗学的形式本体观。废名的"散文的文字"、"诗的内容"的新诗观念,体现了新诗发展的历史趋势,他和朱自清所见略同,但早于朱自清。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新经济、新股市的基本概念、特点分析入手 ,概述了新股市对新经济推动作用主要是 :集聚社会资金 ,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投资资金的发展 ,强化企业制度创新 ,促进企业人才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反映高科技企业的运行态势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晴雨表 ,对新股市出现的股价大幅波动、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市中占主导地位、众多企业摘牌退市、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政府间接调控市场力度加强等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对拟设立的境内创业板市场提出一些借鉴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环境的巨变和压力,传统企业及其管理理论正受到严峻挑战,它呼唤新企业和新管理的诞生。提出未来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面对环境的巨变和压力.传统企业及其管理理论正受到严峻挑战,它呼唤新企业和新管理的诞生。提出未来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体现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进入新阶段,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得到稳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速,应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的机制初步形成。展望未来,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发展不平衡,影响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美国供应链政策的极端化转向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新技术变革要求,给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带来不确定性。为此,我国应发挥好、培育好核心竞争优势、基础竞争优势、配套竞争优势和治理体系优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和国内外治理体系融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回顾新奢侈品内涵的相关研究出发,指出现有概念从单一维度进行界定的歧义和不足;在探索、追溯和理解新奢侈品出现的原因、背景下,从广义奢侈品中剥离、发现和界定了具有实质意义的新奢侈品和新奢侈消费概念和内涵,引入个人维度和社会维度,从二维角度构筑了一个认识与甄别目标客体的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调整改革的必要性;着重阐述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三种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目标的战略性制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清晰且积极可行,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即将全面完成,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新阶段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特别明确了“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其中经济增长目标,特别是GDP总量增长和人均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深刻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与南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因素决定了新西兰在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这些利益源于新西兰的历史和早期获得的政治权利。本文概述了新西兰参与南极事务和在南极地区承担义务的原因;展示了维护新西兰南极存在和在谈判中负责阐述本国见解的新西兰各种机构;探讨了新西兰在南极大陆的核心利益,这些利益推动了新西兰南极政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