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佚名 《今日南国》2014,(5):39-39
1.一个“富二代”开车在公路上超速,被交警拦住了。“富二代”连车都不下。很嚣张地伸出脑袋,不耐烦地说:“你知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交警客气地答道:“对不起,这个问题我帮不了你。不过,如果你真想知道,我建议你问问你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从《山西老年》创刊之日起,父亲就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1985年元旦前的一天。父亲从乡老干组学习回来,手里拿着一本书,喜滋滋、乐呵呵地走进家门,那表情,那神态,那潇洒的步履,那满面的喜悦,是父亲离休几年来所没有过的。我好奇地问:“爸爸,什么事把您高兴成这样子?”他扬了扬手中的那本书,“看,这是  相似文献   

3.
捞斧头     
星期天,我看书多了觉得头有点晕,就到村外的鱼塘边走走。我只顾看远处的景色,却没注意到自己的脚却把覃大伯放在鱼塘边上的斧头踢到鱼塘里。覃大伯的鱼塘边有棵大柳树,老了,光秃秃的树枝,听大人说已有二十多年了。覃大伯今天要把它砍掉,但到中午了还没有把柳树砍倒,他回家吃饭去了,把斧头放在鱼塘边上。而我却无事找事地把斧头……“这可怎么办呢?”我心里紧张害怕起来,四周景物也顾不上了看了,只怪眼前的美景把我迷住,让斧头和我过意不去。“周围没人看见,还是偷偷溜了吧?”我心里有过这念头,可仔细一想:这不行,自己做事不敢负责任,我的良…  相似文献   

4.
父亲     
父亲为使哥哥能在城里早些买到一套好住房,竟然把他自己大半生的积蓄也拿出来了。“孝忠!”父亲把整整齐齐的9捆人民币放到哥哥面前,郑重其事地说“:这是我给你的9万块钱,你只要再加上两三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在城里买到一套新住房了!”看着父亲那热切期盼的眼神,哥哥激动得几乎要流出眼泪来。他急忙双手拿起桌上的人民币,给父亲递了过去“:这个钱,我不能要!“”为啥不能要?”父亲很吃惊地问。“你和母亲都老了,这钱应该留着让你们自己用呀!”哥哥实事求是地说“,买房子不着急,再过几年,等有了钱,我自己会买的!“”孝忠!”父亲动情地又把那9捆…  相似文献   

5.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duò)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帕科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帕科的父亲一面干活,一面静静地听儿子诉说。帕  相似文献   

6.
《可乐》2007,(10)
想当小提琴家我迷上了小提琴,向父母提出想学小提琴。父亲断然否决。我很生气,没吃晚饭就上了床。母亲一向对我宠爱有加,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买了一把小提琴给我,送我去学琴。父亲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迟早会得到教训。"我倔强地看着父亲,一言不发,心里说: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向父亲证明他是错的。整整七年,我风雨无阻地去  相似文献   

7.
情感小故事     
梅莉 《社区》2013,(13):53-53
1小时候,他的偶像是爸爸。一次爸问他:“长大后想当什么?”他天真地答:“当爸爸!”逗得爸爸哈哈大笑。如今,他真当了爸爸,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他。一天,他儿子问他:“爸,您这辈子最想当什么?”他久久抚摸着父亲的遗像,微笑着说:“当儿子!”  相似文献   

8.
张晨怡 《中华魂》2013,(14):36-38
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袁世凯本有机会成为“中国之华盛顿”,却最终成为举国唾骂的“窃国大盗”,在众叛亲离中羞恨而死。相传袁世凯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他”是准?有人说是一心想当“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说是一心想做“帝王师”的杨度,也有人说是袁世凯自己的帝王思想。  相似文献   

9.
社科文荟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谈到自己成功的历程时说:“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打保龄球。我打得不好,总是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打不好,而不是去找原因。父亲就对我说:‘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他说得对,现在我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决不找借口搪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类似的情况,遇到一些自己不愿干或不想干的事情,找个理由替自己推脱——“没有时间”;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想到自己一事无成,找个理由自我安慰——“别人的机遇好,而自己不走运”……如果我们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得食不甘味,夜不  相似文献   

10.
人生如卖菜     
华凯 《社区》2004,(9):60-60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那家公司倒闭,我失业了,只好重新去找工作,但一找半年没结果。父亲问我:“这半年里,难道就没有一家单位愿意录用你?”我说有倒是有,而且还不少,可是工资都低,月薪最多的也只有六七百元。父亲说这已经不少了,难道你还不满足?我说那怎么行,我原来一个月挣2000来块,总不能走下坡路吧?父亲劝我先干起来再说。我说不行,我一定要找个工资高的单位,至少不能低于原来那家公司。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我还没听说过人往低处走的。父亲不再劝我,想了想说:“明天跟我去卖一天菜吧。”我们卖的是茄子。…  相似文献   

11.
陈强 《今日南国》2009,(11):36-37
“我父亲没有文化,在老家当农民,能够养活一家6口人,还把我培养上了大学。我是个大学生,回乡当农民,总不会比我父亲差吧!’,抱着这种“保底”的想法,谢思惠去年夏天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老家福建省福安市晓阳乡谷口村,毅然当起了“现代农民”。其实,早在高考报志愿时,谢思惠就想把“农民”作为未来的职业。“我想把北方农业优质高产的技术学到手带回南方来,所以报考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谢思惠回忆说,“起初家人很反对,后来通过亲戚朋友才做通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来,笑一笑,好!”“喀嚓”一声,照相机响了。每当我听到类似的声音,看着相机和那耀眼的闪光时,我就会想起那个让我脸红的相机。那时我刚上四年级,父亲买来一个相机。那是一台袖珍型的照相机,闪光灯连在机体上的,我非常喜欢。可父母怕我弄坏,从来不让我碰它。有一天,机会来了,爸爸出门忘了把照相机给“藏”起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照相机玩。可是我对它一窍不通,只好东摸摸,西摸摸。可过了不久,闪光灯就不会闪了,完了!这时我看到在一边玩的表弟,于是我想了一条“妙计”。我俯下身去,和颜悦色地对表弟说:“亮亮,想玩相机吗?”“想。”表弟天真…  相似文献   

13.
坚守而已     
没头没脑地撞进师范类院校曾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由于填报高考志愿时父亲的“强迫”,硬生生地把“工商管理”改成“提前批/师范类”,硬生生地粉碎了我的MBA梦。这使具有强烈逆反心理的我把对父亲  相似文献   

14.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做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间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间,却发现那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乐观者与悲观者  相似文献   

15.
那天见到一位校友,恰巧又是一位学生的父亲,他很苦恼的告诉我,孩子的成绩令他担忧,一直在二三十名左右。这个成绩考上一中肯定有困难,必须要到十几名才有把握考上一中。“你有什么想法?”“我想把孩子的兴趣限制一下。”就此,我们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读者调查表     
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 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  相似文献   

17.
老家有一只盛水的瓦罐,还是祖父留下来的,用了十多年,父亲一直舍不得扔掉。一次,我女儿玩时一不小心把瓦罐打在地上,瓦罐被摔出了一条长长的裂缝。我想,这一次父亲该把瓦罐扔掉了吧?  相似文献   

18.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19.
小夫妻     
一个六岁男孩儿告诉他的父亲,他要娶住在街对面的那个小姑娘。父亲是一位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经验。他并没有笑话孩子。他说:“这可是个大事情,你们俩认真地考虑过了吗?”“当然!”男孩儿回答道:“我们俩在我的房间住一周,下一周住她的房间。两家只  相似文献   

20.
朱凌 《老友》2011,(9):41-41
父亲从乡下来我家,这回同往常一样,仍旧手里拎着一袋饼干。见到我女儿后,父亲高兴地抱起了孩子,轻声说:"想姥爷了没有?"女儿笑呵呵地说:"想。"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