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者不仅担负着管理单位日常事务的责任,也担负着教育下属的任务。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给予适当的批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批评作为领导者的一种执政活动方式,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开展针对性批评是领导者实施批评的必然选择。大量的实践表明,领导者实施批评时,只有坚持因人、因事而异的原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类型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3.
王德兵 《领导科学》2003,(24):10-10
对下属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作为领导者,对下属的错误切不可护着、哄着、捧着,要明确批评是帮助下属改正缺点和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关心爱护下属的具体体现。因为恰当的批评能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起到教育同志、启发大家、压邪气、扬正气的效果。在对下属实施批评时,要准确把握“三性”。在原则问题上,注重“刚性”。当下属出现重大失误或者出现原则性问题时,领导者要及时对下属提出批评,切不可为给下属留面子而不批评,或者是象征性地提一两句。这样不但不能让下属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会使其对错…  相似文献   

4.
正批评下属特别是资深员工是一件不轻松、也不容易的事情,有时会令那些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领导者感到无所适从。但是,谁都会犯错误,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如果领导者不懂得如何批评下属,就可能降低部门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情绪。那么,领导者该如何批评或"敲打"资深员工呢?把握好时机——适时"敲打"什么时机"敲打"资深员工既是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艺术问题。时机选得准、找得对,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阐述新时期领导者要抓好各职能部门工作,就必须要熟练、灵活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领导者的批评要领。  相似文献   

6.
批评在领导行为中极为常见,它是领导者为了使批评对象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加以改正而采取的必要手段。批评也应讲求方法和技巧。领导者如能掌握被批评者的心理,充分运用某些方法和技巧,体现出领导行为的艺术性,就可达到既教育人,又不破坏团结、融洽氛围的效果。一个高明的领导者,谋高之处在于从不冷眼看人、冷语伤人,而是妙语启人、德行育人、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7.
女性领导者常常面临双重约束:具有强烈社群性特质的女性领导者往往会被批评个体特征不足,而具有强烈个体特征的女性领导又可能会被人批评缺乏社群性特质。面对双重要求,女性领导者可通过角色价值的接纳认同、社会资源网络的支持建构、领导模式的权变选择,实现女性社群性特质、领导个体特征和外部情境的匹配与嵌入。  相似文献   

8.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促进个人成长进步的有力武器。然而,近年来,批评难、难批评却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头痛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申清 《领导广角》2000,(11):39-40
邓小平强调:“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而在时下,批评在一些单位特别是在少数领导班子中开展不起来,民主生活会走过场,不愿批评、不能批评、不敢批评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批评难、难批评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批评的语言艺术不高,也可以说不善于批评。  相似文献   

10.
批评,是人们进行思想交锋的常用武器和重要方法。为了提高批评的感染力和成功率,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现对科学有效的批评方式,特作简要的归纳、介绍,谨供领导者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情感异化的困局具体表现为信任思维弱化、公平意识迷离、合作精神缺位等。诱发领导者情感异化的病因,既有成员绩效难满足领导者期望的能力短板问题,以及领导者有意识的情感性偏向现象,也有成员工作难匹配领导部署的工作失调原因。为此,要科学防范组织领导情感异化,不仅要夯实信任,积极调和领导者与成员间关系,也要下沉公平,建构公正性组织环境氛围,同时,还需促成合作,充分发挥组织情感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在领导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领导者对下属的批评好像是一种表扬,而且激励的效果比直接批评更好。这种做法打破了习以为常的"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的激励理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观点:是否可用表扬的方法去进行"反向激励"。在领导科学中,虽然激励理论已臻成熟,但是激励方法的创新永远在途中,这种创新倒逼着激励理论不断完善,"反向激励"的理论与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一、问题的提出:激励是不是可以改变指向  相似文献   

13.
问题52: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部属有时难免要受到领导的批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批评是对的,但也不排除领导者有时会作出错误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部属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对下属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是领导者的职责.由于批评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感情,有思想,有自尊,如果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会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伤害,产生怨恨情绪甚至敌对情绪,以致有人把批评比作一个危险的火星:搞不好,会引火烧身,伤及自己;用得好,可以点燃推动别人前进的火焰,促进工作.因此,在新形势下,领导者努力探索批评的艺术,掌握批评的技巧,对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推进工作的开展,都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下属有了缺点错误,作为领导,当然必须及时予以批评教育,以利其行.但是,如果因为词不达意或言辞过激而批评错位甚至批评过头,又极易引起下属的反感和顶撞,使其怀恨在心,造成关系的紧张和工作的被动.因此,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如何批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离不开做思想工作。做思想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现实中无论做何种思想工作,都有一个选择力度、时机、形式和方法的问题,做好了可能事半功倍,有效解决问题,反之则可能扩大问题、贻误事业。笔者认为,领导者做思想工作只有进退有度,才能增强效果。要控制好力度。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做思想工作最常见的方法是批评教育。采用批评教育这一方法时,就必须根据工作对象的思想基础、反应能力和承受能力等来把握不同的度。对承受能力比较弱的人,要事先透透风。承受能力比较弱的人多数自尊心强、心胸狭窄、猜疑心重,对批评教育往往看得重,容易背上较…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的角度讲,任何批评都会令受批评者产生被攻击的感觉,从而产生防御与本能的抗拒.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敢于批评下属固然重要,但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批评更重要,而懂得运用"曲线"批评、让批评听起来"很舒服",那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本期话题:批评怎样对事不对人?有人主张“功利”的批评,有人倡导批评的指导性;有人说批评的技巧很重要,有人说个人的修炼最根本;有人强调制度的重要,有人重视批评的弹性。有怎样的批评者,有怎样的被批评者,就有怎样的批评。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说来容易做来难。但不能因为难而不做,做不到一世,一时总应该能够做到吧?您说呢?  相似文献   

19.
常道忠言逆耳,批评容易带来误会、敌对,甚至冲突。要使下属能够察的难言,领导者必须具有优秀的批评术。 问题:王某是办公室的文秘人员,平时工作负责认真,任务均能很好地完成,且表现出  相似文献   

20.
刘康声 《领导科学》2012,(25):36-37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遇到领导者批评时,绝大多数人会产生不良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抗拒,不肯承认错误或不认可领导的评价,甚至公开驳斥或顶撞领导;沉默,消极对待批评,虽不想或不敢公开辩驳,但内心充满抵触情绪;委屈,认为责任不在自己,按照领导意图去做了结果却把责任推在自己身上,有怨气却不诉说;检讨,当面承认错误,内心里可能接受也可能抗拒.由此可见,批评的效果通常是负面的,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当、方法不对,所产生的后果就更不可想象.人都不喜欢被批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批评造成的后果也不佳,可是工作中又离不开批评,这就需要领导者开展批评时要开动脑筋,灵活多变,把生硬露骨的批评尽量变成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或能够接受的方式,在"变"中取得批评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