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捷(1955-),男,山东平阴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和1986年分别获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学士学位和中央党校中共党史研究生班硕士学位。1987年4月至今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长期从事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和当代中国史研究。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随着早期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以及党的日益壮大,蔡和森先后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等具有开拓性的党史著作,奠定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基石。蔡和森对中共党史研究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为中共党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以及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更在于为中共党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蔡和森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评价历史,为后辈学者树立了光辉典范。论文对蔡和森的中共党史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并客观地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因而在新时期继续强调认真学习研究中共党史仍然十分重要。明确中共党史学习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认为学习中共党史有利于坚定中国自信、塑造中国精神、增强中国力量,能够为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政党活动是近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政党史也因此成为近现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中共党史研究在中国政党史乃至世界政党史研究中的特殊地位。7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及其领导作用的发挥,中共党史学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时限之内的一种专史,逐步得到确立和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其不足之处亦显而易见,突出表现为浅、窄、粗,即研究中叙述多,分析少;理论性弱;研究领域狭小,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分析问题不具体,使用材料不精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中缺乏理论的指导。作为一门历史学科,中共党史的研究,无疑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为指导。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唯物史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层次。因此,在党史研究中真正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就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前提。张静如先生的新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就是关于在党史研究中如何贯彻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一本力作。  相似文献   

5.
胡绳关于中间势力的观点,是其晚年在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取得的富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中间势力的内涵,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间势力的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动摇分化的特点和历史作用。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主要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共中央的大力号召与精心指导下,逐渐兴盛于延安地区的一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思潮。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史学群体的形成、治史机构的设立和扩大,以及历史教育的普及与展开这"三驾马车"之间的积极配合。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共党史、农民问题、民族史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学术成就,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在史学理论、史学思想以及治史方法上的鲜明时代特征与学术风格,使之不仅成为整个中国史学得以新陈代谢乃至成功转型的关键一环,更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以后的发展树立了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在许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大关联,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上重要日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及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考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飞跃的过程也伴随一个集中党史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黎见春,男,1967年9月生,湖北浠水人。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党史学会会员,宜昌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三峡大学廉政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讲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茅盾1936年3月29日致红军贺信,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献,对研究鲁迅、茅盾生平思想、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军史都具有重要意义。《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1936年4月17日刊载在中国共产党西北中央局机关报《斗争》第95期,至今70余年,仍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足见其意义之重要。  相似文献   

10.
“理论准备不足”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时期来,在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中,存在一个普遍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共成立时和成立后的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准备是不足的.这里所谓理论准备不足,当然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准备不足.其依据是: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间很短,中国不存在象欧美各国那样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时期,中共从少数成员接触马克思主义到建党,时间很急促,没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深入的学理研究,而在党成立后,又因投入紧张的革命实际斗争中,这种状况也未能改变.因此从党的建设来说,其理论准备是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