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谓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口、历史、民族等方面的表象特征的总和,是通过大众传媒、影视产品等传播介质所塑造出的形象。它既包括一个国家在国内的形象,也包括在国外的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场流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内形象之间往往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直到20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仍表现出两个极端,而在文化的功能上则表现为西方文化的"他者"形象。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一方面要保障自身健康发展,同时又要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的使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前提,也是电影产业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关键,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当下中国国家形象"他塑"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身处权力关系体系中的国家形象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它有实现跨文化转向的可能吗?多元文化主义曾试图建构开放、多元的国家形象,提供了一种跨文化转向的可能性。在互联互通的语境下,国家形象指向对话性,因为只有进入"我—你"对话关系之中,国家形象才能体现人的交流需要。世界主义突破了民族国家认同的单一性与民族国家想象的封闭性,把国家形象推向对话之境。现在,中国在国家层面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国家形象进一步推向跨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方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国家都有一些词汇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在其他国家的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的项,即文化不可译性。这些文化负载词作为各个国家民族特性的代表,其翻译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对于彰显民族特性、传播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象征,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情感。然其英译dragon却无法突出这一特性,且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文化意义会给中国的民族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妥当地翻译"龙",以正"龙"名,对于中国形象的维护和文化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文化的反映及其组成部分。中国当代艺术是对当下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的思考、追问和个人生存经验的结果,更是中国文化的当下诉求。然而中国当代艺术是在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语境中产生的,或多或少受西方当代思潮的影响。而在能指的表现和所指的表达中,文化形象是现代美学结构中一个突出而敏感的现实问题。审美、非审美、泛审美和审丑,都成为文化形象由内向外的投射。这不仅是艺术问题,更是文化问题——形象学的问题。形象学跳出了艺术形象范畴,它直接指涉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形象,因此形象学是与他者关系中进行比较的结果,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输出和跨文化视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形象的跨文化生成对加强中外文化对话交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一直伴随着学科话语的自我反思,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众多中国学者从中国形象与西方历史、社会、文化语境关系入手,对中西文化交流中生成的中国形象进行描述和阐释。文明互鉴视域下的文化空间引发了现代中国学者的民族文化主体意识觉醒,促使其反思传统学术,拓宽比较视野,重视文本对他者的想象性建构。在跨文化的语境中,中国学者始终坚守中国人的身份立场,以文明互译的形式开辟出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建构新路径,推动了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6.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越南出生并生活了18年。这种特殊的生活背景对其作品影响很大,构成了作品之外的潜在文本。论题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关于文化想象理论及作家生活经历,从作品“情爱”故事本身的解读出发,阐释“中国情人”形象所寄寓的较为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及关系:1.个人身份的寻求与文化认同,作家游离在东方和西方之间;2.法兰西民族对东方的欲望想象及投射,东方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3.多重语境下的文化关联及其融合。  相似文献   

7.
龙的内涵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定性,是从渔猎文化到农耕文化到文明时代的理性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又是中华大地各民族文化交融与概括.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物.而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必将对人类文化的历史规律和一般法则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因此,没有必要为了迎合西方某些人的兴味去有意改变长期形成的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化视野中,中国文化镜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这个存在于西方人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他者”形象,时而美好,时而邪恶。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中国文化镜像与文化信息传播的客观条件和传播主体的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西方的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积极进行中西文化对话,构建中华文化的世界舞台,打造中华文化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化自觉的历史语境中研究跨文化的中国形象,西方的中国形象是起点,相关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生成、传播,以一种话语力量控制相关话题并参与西方现代性实践的问题;二、西方的中国形象影响或塑造现代中国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想象,即"自我东方化",及与此相关的中国的西方形象和.西方主义"问题;三、世界的中国形象与全球化的中国形象的网络形成,及与此相关的西方的中国形象的跨文化霸权以及"彼此东方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和西方各国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色彩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内容迥异的文化义。本文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探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红",并探究"中国红"所代表的中国形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其历史文化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沙的历史风貌不复存在,众多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被拆除或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建设。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加强成片大范围历史建筑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长沙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嵌入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空间与现代城市空间、社会文化变迁之间构成了深层的交互关系。以武汉市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昙华林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综合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遗产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问卷分析的方法,基于作为“我者”的居民、经营者与作为“他者”的访问、观光、游学等活动人群的视角,深层次地探析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现状与困境。研究表明: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正在面临开发及宣传力度不足、市场秩序混乱、相关部分监管不力、建筑和空间已经无法承载当今城市生活等困境;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对地方文化认同有激活效应;通过提高协同发展能力,满足“他者”的认知需求;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我者”的生活需求;巩固文化核心地位,统筹“我者”“他者”利益,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品等,它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城市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批评和史学研究观念,"诗史"说源于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与现实。通过对这个文化源头的追溯,"诗史"说的形成原因从三方面被揭示出来:以"六经载道"为核心的六经一体观念是诗史混同的文化根源,由此衍生出的"六经皆史"说则为"诗史"提供直接的思想资源。"诗可以观""诗可以怨"的观点表现了诗在提供历史借鉴方面与史的共同之处,是"诗史"说得以产生的诗学依据。由于史料、制度和时代原因,造成历史记载的失实和残缺,是形成"诗史"说的史学原因。以"六经载道"为文化起点,以"六经为政"为文化逻辑,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规定了"诗史"说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传承下来的文字,其服饰便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服饰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体现了苗家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承载了苗家人独特的审美、求吉心理和原始信仰,记载了文化的交流和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文化历史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历史学是从文化视角认识历史的学科。具体说,文化历史学就是对人类各个领域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所有领域,进行文化反思、文化分析和文化定位。文化历史学就是要从传统的历史编撰学和历史哲学中走出来,适应新时代文化研究的步伐,满足新世纪人类文化进程的需求,研究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根基、历程、特点和归宿。文化历史学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是文化历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史学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既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基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态具有社会整体性、动态发展性、多元复杂性以及相对脆弱性,它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衡阳文化生态包含多种文化要素,具有强烈区域性以及特有的结构和机理,凝聚了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精神积淀,体现了自己的现实风貌。衡阳高校是衡阳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多重功能。培育衡阳市文化生态主要途径有:发挥高校文化生态示范与辐射功能、加强衡阳市文化生态各要素建设、促进衡阳高校与地方高层次互动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步履下,城市空间中的文化遗产破坏、文化畸形、文化贫血现象成为普遍的城市症候.在文化需求、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行动急剧增加的形势到来时,相应的规划理论、策略和方法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实践的需要.文章通过城市空间文化的本体述要、城市空间文化的类型学分析和城市空间的文化盘点,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保护与建构城市空间文化或文化的城市空间的具体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流行于当今中国社会的诸多文化现象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分析 ,说明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而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定的文化现象。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20.
布哈林和葛兰西都是共产党的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曾在共产国际工作过,两人自然在文化领导权问题上有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布哈林和葛兰西所处的历史境遇不同,承担的历史使命不同,两人自然对文化领导权的具体思考和主张也不尽相同。这种认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取得文化领导权的具体方法上。对布哈林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入探究文化领导权的核心问题,反思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