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修正现金比率法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地下经济的概念和现金比率法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几位学者修正现金比率模型并将其用于测算地下经济的具体做法提出了质疑,逐一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虽然现金比率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在对其进行修正时,绝不能脱离模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泽军 《统计研究》1990,7(3):50-51
一、“地下经济”活动的概念和内容“地下经济”活动蕴含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之中,它为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核算内容。所谓“地下经济”活动是指国家各种经济社会核算以外的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会计核算、部门的业务核算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不能直接“覆盖”或无法直接核算的各种经济活动。“地下经济”活动包括各种非法活动和合法活动的“非法交易”(收入),以及各种没有核算的“自产自销”活动,我国通常所说的“灰收入”则属于合法活动的“非法交易”范围(包括各种非正常的增加收入行为)。其基本特征是非法性、无记录性。“地下经济”活动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下经济”活动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工作中,对“地下经济”活动的核算尚属空白。近几年我国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故然主要是由于财政赤字预算与银行信贷膨胀所引发的货币超经济发行——“超国民收入分配”所致,但“地下经济”活动核算的缺漏,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源之一。因此,有必要重视和加强对“地下经济”活动的研究。本文拟对我国“地下经济”的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兴  景维民 《统计研究》2010,27(11):17-23
 文章首先利用简单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实证估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年份存在非常规的估计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交易形式的急剧变化是引起奇异值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模型进行校正,本文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地下经济规模估测结果。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下经济规模变化呈现“双驼峰”形态,最高规模与同期官方GDP的比值曾超过30%,尽管近期其发展趋势相对变缓,但绝对数量非常庞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下经济实证研究:1979-1997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地下经济 :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  地下经济在西方国家又称“隐形经济”、“黑色经济”或“缝隙经济”。地下经济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副产品早就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然而 ,直到本世纪中叶 ,西方经济学者才开始注意和研究地下经济问题。这是因为在六、七十年代 ,面对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衰退、失业剧增与高通货膨胀交织共存的“滞胀”现实 ,西方主流学派的经济理论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 ,陷入所谓“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经济学者试图从新的角度———地下经济的角度———来寻找解释上述经济现象的依据 ,…  相似文献   

6.
华婷 《浙江统计》2003,(3):25-26
一、现金比率模型地下经济主要是一种逃税和逃避管制的非公开经济活动,因此对其规模的估算可以根据其现金交易的特点,通过现金流量变化或收入变化来测定地下经济规模的地下收入规模。这一模型包括以下条件:上式中下标u和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C、Cu、Co分别表示通货实际持有量、地下和地上通货;D、Du、Do分别表示实际、地下和地上活期存款;Ku和K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的通货对活期存款的比率;Vu和V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收入周转速度;Yu和Yo分别表示地下和地上经济规模。则:用式(1)去估算地下经济规模时,有关地下经济的资料很…  相似文献   

7.
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的实证——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累进性的个人所得税持续增长,但是税收流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个人所得税的流失不仅体现在公开经济,也包括地下经济。在公开经济的测算中,文章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改进了现有的测算模式,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对个人所得税的潜在规模作出了较为细致的分项估计。对地下经济,则根据现金比率法,对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并以山东省为例,对近年来的税收流失做出估算,得到了山东省公开经济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年均百亿之上、地下经济流失规模年均十亿以上、综合流失比率在70%左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吴涧生 《统计研究》1999,16(11):35-41
如今,谈论“地下经济”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但究竟何为“地下经济”?人们却似乎不能准确地加以识别和界定,以致常常把“地下经济”、“隐性经济”、“隐蔽经济”、“影子经济”、“非正规经济”、“非法经济”及“犯罪经济”等术语混为一谈。事实上,西方国家早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些经济现象了,并把它们统称为“未被观察到的经济”(NonObservedEcono-my,以下简称NOE)。近年来,由于这些经济现象日益增多,直接影响着各国GDP估计的全面性和质量,进而影响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效果,因此,不光是西…  相似文献   

9.
税收流失是指在一定的税收制度条件下国家对所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应征收而未征收到的税款。这里指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地上经济”是指已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在国家有效控制范围之内的经济活动及其收入。与之相反,“地下经济”一般是指防止和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监察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收入。税收流失主要包括“地上经济”中存在的纳税人偷税、骗税、抗税、避税,欠税造成的税收流失和处于政府有效控制之外的“地下经济”的税收流失以及因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费挤税等造成的税收流失。这里…  相似文献   

10.
●论地下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西安统计学院王莉霞王振龙“地下经济”是相对于“地上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范畴。所谓“地上经济”是指遵照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公开进行活动的经济。在西方国家从事地上经济活动的各个经营单位必须履行以下义务:(1)领取营业执照,由政...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最近,看到《统计研究》2005年第11期上刊登的孙小素的文章《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问题探讨———与何晓群教授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孙文》感触良多。首先衷心感谢孙小素副教授阅读了我们的《应用回归分析》作节,同时感谢《统计研究》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机会,使我们能够借助贵刊对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有关问题谈谈更多的认识。《孙文》谈到《应用回归分析》教材中有关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的问题。摆出了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相关的三类残差图,指出第三类残差图的局限性。直接的问题是三类残差图的作用,而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对加权最小…  相似文献   

12.
一、导言在主流经济学赖以发展的一般均衡理论中,洛桑学派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最优理论是其核心部分。近百年来,帕累托最优理论在不断地改进。那么,帕累托最优理论是否业已完善,这一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着。既有的研究(徐德云,2003)表明,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理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指出了最优状态在契约线上所在的范围,但不能确定是唯一的,这使得最终生产状况不能确定,从而下一步交换环节也不能确定,同时也使得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要素交换价格(要素交换比例)不能确…  相似文献   

13.
政府统计改革千头万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来,以调查队的整合为标志的统计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国家统计、地方统计、部门统计三位一体的格局愈见清晰。在此之时,如能将统计标准化建设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抓住这一统计制度的细微之处做好“文章”,则是通往“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快捷之路。一、统计标准和统计标准化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统计标准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用以衡量统计对象的准则。统计标准的内容其实十分广泛,不只是各种统计分类,统计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概念、范畴、目录、编码、表式,特别是统…  相似文献   

14.
“生态脚印”指标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卫平 《统计研究》2004,21(5):61-3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促进其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要求我们寻找定量测度生态目标的指标。2 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流行了一种生态目标测度方法———生态脚印,本文在介绍该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试图对其进行评价。  一、生态脚印概念生态脚印(ec  相似文献   

15.
张斌 《统计研究》2004,21(2):30-5
一、问题的提出上世纪 90年代以后 ,网络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网络产业位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下游 ,它以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和网络软硬件为基础 ,将触角延伸到了电信服务业 ,媒体传播业、计算机和网络服务业 ,以及全球数据服务领域。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企业大致  相似文献   

16.
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验的多维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方  张厚粲 《统计研究》2006,23(4):76-78
目前已有的检验维度的统计技术,主要包括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测验的因子构成,包括因子个数,项目在因子上的载荷,以及因子之间的关系。但是,EFA是数据取向的统计技术,只考虑到数据之间的纯数字特征而没有任何理论前提,倾向于把相关高的项目聚到一起,抽取同一因子。因而,EFA抽取的因子个数不能反映测验的维度情况,采用EFA检验测验的测量结构往往会出现问题[3~4]。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基于一定理论前提,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技术,用它来检验测验的维度,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关税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元颖 《统计研究》2006,89(1):22-28
一、关税内生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马歇尔(1922)分析了关税保护政策虽然不利于资源的配置但是在实践中比自由贸易更易获得成功的原因,初步有了关税内生化的思想。Frey(1984)指出,关税是在政治市场里决定的;它值得投入资源以便从贸易保护中获得租金。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对关税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在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上,赞成关税的集团主要由进口竞争行业组成,其具有强有力的政治地位和明确的贸易保护需求,所以其组织化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反对关税的集团主要由消费者组成,由于削减关税属于公共产品,其中存在搭便车的效应,所以有效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PPI与CPI关系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2 0 0 2年的 1 0月份以来 ,我国价格领域出现了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增长不同步的现象 ,引起国际、国内的普遍关注 ,有人认为这是价格的传递机制出了问题。但两种价格指数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其传递规律是怎样的 ?互为影响的程度如何 ?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对两种价格指数的简要说明生产者价格是指商品生产出来之后 ,最初形成的、由生产者出售的价格。本文所提到的PPI并非国际惯例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ProducerPriceIndex) ,根据我国现行统计报表制度 ,我国计算的工业品价格指数 (Producer’sPriceIndexforManufa…  相似文献   

19.
刘建伟  彭建霞  罗兰 《统计研究》2006,23(10):19-23
一、引言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ore CPI)是近二十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一种价格指数,是经济界分析由货币因素影响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计算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所包含的内容或范围存在着差异,主要有三种口径。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以下简称美国计算口径),其基本含义是扣除了食品和能源项目后计算的消费价格指数;第二种是以日本为代表(以下简称日本计算口径),其基本含义是扣除食品中的新鲜食品后计算的消费价格指数;第三种是欧盟,使用扣除食品和能源等项目的基础上再扣除烟酒项目后计算的消费价格指数。多数国…  相似文献   

20.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政府统计改革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皓 《统计研究》2006,23(11):57-6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统计已经进行了不少改革,成绩卓著,其中最突出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和抽样调查的广泛应用。现在提出政府统计工作还需要来一场深刻革命式的改革,这表明中国的政府统计正进入更为深入的改革。政府统计的深入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的问题很多。在参加政府统计改革的讨论中,深感至今仍有一些基本的思想观念问题需要作深入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与政府统计改革相关的思想观念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几个主要问题共同讨论。一、对政府统计职能的认识政府统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这涉及政府统计应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