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我们国家经历了十年内乱之后,在我们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之后,正当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二大”路线指引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新《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宪法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新《宪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经过四个月来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讨论,即将提交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这样,这部崭新的根本大法的正式公布施行,已经指日可待。它的光荣诞生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这次的宪法修改草案,继承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原则精神和主要内容,又吸收了此后两部宪法中至今仍然适用的内容。同时,根据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的形势和发展的前景,又作了许多新的规定。这部宪法修改草案,是在我们党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修改拟定的。它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简称《修改草案》)的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修改草案》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长期的历史经验,记载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国家生活民主化,以及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等重大进展,反映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九六三页)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否完善,就要看它是  相似文献   

4.
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各种犯罪活动,是当前维护新疆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则是《宪法》赋予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5.
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定用语,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一个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如何进一步认识和发挥根本大法对根本政治制度的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以修宪的方式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条文,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民族平等和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保证。二者在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 :“国家的统一 ,人民的团结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党在二大宣言中提出 :“要尊重边疆各民族人民的自主权利。”1946年 4月 ,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宪法中规定 :“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建国后 ,历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都把党的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原则用国家的根本大法形式固定下来 ,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行为准…  相似文献   

7.
《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有国法,党有《党章》。”强调我们在全党要进行《党章》的学习教育。国有围法,我们依法治国,宪法是我们的根本大法;党有《党章》,就是要以章治党。面临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党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地从严治党,就要进一步地思考怎样“以章治党”这样一种理念。当前,我们必须看到,《党章》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的根本准则和根本依据。但是,正如我们依法治国不能单靠宪法,在宪法下面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法,“以章治党”同样要以《党章》为基本精神,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柔刚结合,这样才能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8.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乎国情,顺乎民意,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宪法的通过和实施,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因此,新宪法的诞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我们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新宪法是其中最好的一部。在前三部宪法中,  相似文献   

9.
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新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之一,是巩固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新宪法摒弃了一九七五年宪法和一九七八年宪法在民族问题上“左”的错误,继承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正确原则,并且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规定,从而使这方面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新宪法有关民族问题的规定,完全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相似文献   

1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贯穿的人权保障精神,是新中国宪法人权入宪的重要历史渊源。它确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宪政模式,是新民主主义宪政的雏形,也是人民民主宪政重要的历史渊源。在党的领导下制宪是它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供的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的总章程。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在恢复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修改宪法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广大群众瞩望一部社会主义的新宪法早日诞生。在国家进行修改宪法的过程中,这里,对有关宪法监督问题,进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决议,修改宪法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权威。我们的宪法理应体现四项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修改宪法的指导思想,宪法的一切修改都要体现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高愿望。 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宪法文字上应有所规定。一九七八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条已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这在我国新宪法和新的政协章程中已作了明确规定.人民政协、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在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建国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集会自由和结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谓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法律所赋予的聚集在一定场所讨论、研究问题,开展某种活动或表达意愿的自由。所谓结社自由,是指公民享有法律所赋予的为了进行某种活动而结成一定的社会团体的自由。这就是说,集会是临时性的,而结社则是永久性的。这两者虽然有区别,但都要采取会议的形式,也就是都要举行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会议,因此,这两者又是密切相关的。早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五条就对集会自由和结社自由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九五四年九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七条不仅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集会自由和结社自由,而且规定:“国家供给必需的物质上的便利,以保证公民享受这些自由。”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宪法遭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  相似文献   

15.
(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称《草案》),不仅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到国家机构之前,更加突出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而且同以前的三部宪法相比,公民权利的范围扩大了,内容丰富了,形式也比较完善了。这表明我国的  相似文献   

16.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后的《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作了更明确的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放在平等的位置,说明我国已充分认识并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如何进一…  相似文献   

17.
宪法监督首先是由宪法的本质和它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我国宪法是集中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根本大法。宪法必须对违宪行为作出明确的裁决,规定法定的有权威的解决违宪问题的具体机构与途径。强调宪法监督也是由我国人民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4,(11):33-3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9月22下午,市社科联与四川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共同组织举办了“宪法(修正案)学术报告会”。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郝跃南主持了学术报告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法学研究员、博士、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省政府立法咨询委员、省社科联副主席、  相似文献   

19.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78年3月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公布实行。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新宪法是在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以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制定的。它把党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的新时期的总任务,即在本世纪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奋斗目标,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新宪法还规定了实现这一总任务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经交付全民讨论,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宪法修改草案》特别提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在学习中的一些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