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隔代教育是当今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许多忙于工作的年轻父母没时间带孩子,抚养和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实际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但是,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都与现代社会有所差别.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要承担教育好孙辈的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寻求教育好孩子的方法途径,因此成立隔代家庭教育学校是极为必要的.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老协把辖区内老人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这些老人离岗不离职,参与到隔代教育中.  相似文献   

2.
<正>教子的过程,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能保证不丢分?可丢分之后呢……儿子四五岁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当我读着"竖起你的大拇指""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的语句和事例时,立马心神激荡,感觉自己握住了教子的金钥匙,那就是—夸赞,不断地去夸赞我的孩子!之前,宠爱孙子的爷爷奶奶爱讲"别说我孙子",我还挺不以为然;现在,孩子爸一张口批评,我就会来句"别说我儿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居民小区还是公园广场,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风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爷爷奶奶带着孙辈其乐融融。当越来越多忙碌的年轻父母们把孩子交给父母的同时,新时代的父母们往往对他们的喂养方式不科学、教育方式跟不上等等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可谓司空见惯。当今,就业和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年轻的父母对抚养孩子所感觉到的困难和烦恼越来越多。上辈老人出于亲情和家庭责任,甘愿帮助,自然就成了照看和抚育下一代的“主力军”。据调查,全国目前有50%以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这一方面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也等于在为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满足了老来对亲情的需要,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老一辈那些陈旧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孙辈过分溺爱的心态,往往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有的还贻害了孩子。这不能不引起家庭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飞翔 《当代老年》2011,(7):26-26
现在,隔代抚养现象很普遍。就在人们为隔代抚养出现的教育问题而争论时,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很多老人照顾孙辈时,对孩子有强烈的依赖倾向,他们渴望孩子时时事事“黏”着自己,以“除了我谁也带不好孩子”为荣,甚至认为自己在孙辈生命中扮演的角色远比孩子的父母重要,而由此产生了“孙辈依赖症”。  相似文献   

6.
王景龙  胜秋  孙艳 《老年世界》2010,(16):30-30
国内一家门户网站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老人“退而不休”,主动为子女带孩子,其中有八成的老人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因孩子的教育方式等与子女产生过分歧。下边请看发生在我身边的王老太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巫婆婆 《当代老年》2008,(11):30-31
美国:隔代的祖孙情,在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爷爷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并且比父母还宠爱有加,这之中也有些许苦衷:不顺着孩子吧,带来的哭闹可能就被孩子的父母误会(中国人的心理向来孩子只有父母可以打骂)。因此几乎没有哪个做爷爷奶奶的不宠着孙儿女。在美国却不然,他们的祖孙情建立在“尊重”两个字之上,也就是说无论对儿子、还是对孙子都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  相似文献   

8.
活蹦乱跳的孩子在姥姥姥爷家意外身亡,让长期得不到看望的爷爷奶奶的情感更加失衡,孩子的父亲也毅然挑破"亲亲相隐"的传统观念,起诉姥爷看护不力侵犯了儿子的生命权,并索赔30万元。在意外的悲剧背后,早就隐藏在两个家庭中一波三折的孩子看护大战更耐人寻味……两祖辈抢养孩子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 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 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 多得。就目前看,隔代抚养主要出现在农村夫妇两人都 外出打工的家庭和城市双职工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 国约2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而祖、父、子 同住,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在我国则更普遍。孩子由 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相似文献   

10.
现在,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素有"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文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广泛的人口流动,隔代抚养就更为普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抚养,广州50%,北京多达70%。  相似文献   

11.
又快到春节长假了。近年,流行在寒暑假和黄金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有以“亲子之旅”为名的旅游团活动,也有单位组织的家庭旅游。这类旅游活动十分有意义,可以让孩子在假期当中开阔眼界,多领略一点奇异风光,多增加一些常识,也舒展一下身心,确是一种生活教育与娱乐休闲融为一体的活动。但是,一般父母带孩子外出旅游,大半为玩,小半为虚荣,甚少想到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在“纯玩乐”的心态下,父母很怕自己的孩子在旅游中玩得不痛快、吃得不够本。从在机场开始,便呈现出放纵失序的现象,任由孩子四处乱跑、追逐嬉戏;上了飞机之后,大人小孩又旁若…  相似文献   

12.
我的女儿朵朵今年9岁,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她因热情帮助同学,敢于讲真话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小朋友们还送给了她一个可爱的小外号:"勇敢的精灵";在家里,她由过去的"任性小皇帝"变成"听话好学"的乖孩子。今年上半学年结束后,她一口气给家里捧回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四张奖状,"乐得爷爷奶奶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说还是我的"放养教育"有效,并正式宣布从此他们不再插手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为朵朵的教育方式我是没少操心,和她爷爷奶奶也"明争暗斗"了多次。爷爷奶奶坚持认为,现在就一个宝贝孙子,得"精养"。可事…  相似文献   

13.
观点A:老人要有属于自己的晚年,不该越老越加活 代表人物:陈阿姨,58岁,前居委会工作人员 林小玲,26岁,记者 龚晓洁,42岁,社会学教授 陈阿姨首先发声:“在我们退休的老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老家伙,老家伙,越老越加活.这话一点儿不假,许多退了休的老人每天要买菜、做饭,伺候一家子,有的还要给儿女们带孩子,没时间顾及自己的身体,直到病重才去看医生. 我退休的时候,也面临着要不要为子女带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调查显示,北京约80%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在全国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尽管祖辈家长在育儿方面有空闲、耐心和经验,但他们也存在着溺爱、育儿观念陈旧等弊端。如何让隔代教育做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国内一家调查机构在对小学生做亲子关系问卷调查时发现,70%以上的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80%左右的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合作意识差。这些被统称为"草莓特质"的问题,的确在孩子身上普遍存在。如果您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 在精神赡养老人方面,日本有套独特的办法.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有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能给人以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新加坡:与父母同住有津贴 新加坡国会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为了弘扬孝道,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不少明显带倾向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需要新教育和新父母。2021年,本刊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分析新时代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隔代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封建社会,这个现象被长幼有序、等级森严的家长制掩盖,但是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含饴弄孙",还是反映了中国隔代亲情的其乐融融。在当代社会,随着传统宗法社会的瓦解以及女性走上工作舞台,作为祖辈的老人参与养育的程度加深,"隔代亲"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想要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就先给孩子一个自己做选择,并对自己负责的空间和机会。说起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的心得。但谈到教育目标,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有一个共识:让孩子独立地做出选择,并学会对自己负责。给孩子选择的空间,是达成这一教育目标以及亲子沟通的有效手段。当父母总试图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时,孩子会本能地反感和抗拒。如果我们能给孩子几个选项,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他就会因为感到被尊重,而更愿意合作。譬如希望孩子去做作业,可以问他:"你  相似文献   

19.
认知隔代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一呱呱坠地,首先接受的是家庭的抚养和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当然是第一位的,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担当着重要角色,处于当今时代,似乎还应该担负起更多一点的责任。这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的父母立身处世,要忙工作,忙生计,忙“充电”,承受生活的巨大压力,往往自顾不暇,并无多少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在农村,相当一些农民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或经商,把孩子丢给了老人。还有,随着社会的开放,城乡家庭离婚率也在上升,父母离婚后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的不…  相似文献   

20.
做好父母     
<正>"人前教子"好不好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但我觉得,随着孩子长大,他越来越不吃这套。先是当着别人的面虚心接受我们的教育,回头还是依然故我。后来,等人家一走,儿子竟然教训起我来:"您非要在别人面前出我的丑吗?背后中国有说不就得了!"背后说吧,他更加无所谓。我觉得老话说得对,但这个"人前",是否该讲究些策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