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该国家或地区生存与发展进步的大计,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要实现“高科技现代化”这个城市发展目标,首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大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1、基本生存资源充足,生存能力和生存条件优良。 大庆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3.0亩/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倍,耕地全部位于松嫩平原中部,90%以上属于东北平原的肥沃黑土地,而且耕地质量较高,耕地质量指数为72.1%。水资源主要是依靠地下水,水域面积44.5…  相似文献   

2.
王平 《山西统计》1998,(2):15-17
我国是一个耕地贫乏、人口众多的国家,又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初期。一方面,为保证12亿人乃至不断增加的人口饭需要,耕地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另一方面,经济要发展,必须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包括耕地。由于土地总量有限,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认真贯彻荡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乃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一、我国耕地的现状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弄第三位。其中耕地面积为14.4亿亩,约占世养耕地面积的7%,也居世界第三位。我国人…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任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之中,都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大批居住于农村的人口由依靠土地为生的第一产业转至依靠知识、技能、资本为生的第二、第三产业。现在,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先进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前,出于当时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期实行把农民禁锢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政策,农村人口长期保持高比例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据有关资料,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中期,均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自然转移,如日本从1947年到1975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8%提高到3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而同期的城市化水平则从28%提高到7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韩国从1960年到1981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0%提高到39%,而城市化水平就从28%提高到56%。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农民工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0-2005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4.3元增加到2508.9元,净增784.6元,年均增长7.8%;农民人均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从281.0元增加到435.3元,年均增长9.2%.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4个百分点。五年间,外出务工对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20%。  相似文献   

5.
卓玛 《青海统计》2008,(12):19-21
改革开放30年来,青海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总量逐年提高,支持了现代化建设事业,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为构建和谐青海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全省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82.2亿元,增长40.5倍,年均增长13.7%。全省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978—2007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跨越5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大关,特别是2007年末一般预算收入达110.5亿元,比1978年增长37.1倍,年均增长13.4%。  相似文献   

6.
保护土地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对高淳县人口与土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高淳县统计局吴斯荣保护耕地和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多年来高淳县在开发利用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相似文献   

7.
苏州、无锡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迅速省农调队农经处据统计,到1995年底,两市农业规模经营单位已突破1万个,达到10562个,经营面积80多万亩,较上年增加40%,是历年来发展最快的,经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已达15.4%.两市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较快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经济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解放初期我国人口已5亿,到1995年我国人口达到u亿。目前我国每年新增…  相似文献   

9.
随着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即将到期.中央又提出在原有耕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提倡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尽可能大的产出,更好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指示精神,我们随机抽选了黄浦村五组对其1996、1997年的土地承包进行了调查.该组总农户44户,总人口117人,总劳力68个.总耕地356.54亩,其中承包耕地288.42亩。现在主要问题:一是种田劳力正在逐渐减少,外出经商、打工者增多。44户中从事种田的劳力为ti4人.占总劳力64.7%.所占比…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状况思考 2005年底,西吉县总人口46.3万人,分别占全区、全市的8%和32%,是宁夏第一人口大县。土地面积469.50万亩。分别占全区、全市的5%和28%,其中耕地面积174.2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77亩,人口密度146人/平方公里,高于标准水平120人/平方公里,是一个资源薄弱负担较重的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工作所面临新的课题。截止2008年年底,原州区总人口为4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5万人,占总人口的75.2%;总耕地为141.9万亩,农村人口人均4.3亩耕地。通过对2005—2008年我区农民收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影响收入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探讨实现我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詹静 《青海统计》2009,(6):32-34
如何保障海北州土地资源现状以及重点工程项目的土地供应等情况,本人深入各县主要城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一、海北州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海北州可利用的土地贫瘠,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特别是近几年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使土地供应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满足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处理好耕地保护问题,确保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强化耕地保护,已成为成都市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伴随着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下岗和失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全面掌握和了解这类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有效地开展再就业工程,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一、宁波市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现状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都会遇到失业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失业?因为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农业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下降。按照国际上一般说法,农业人口降到人口比例的30%以下,这个国家就跨入到现代化国家行列里了。我国从原来都是70%-80%的农业人口要逐步下降,大量…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对县级而言,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打破城乡壁垒,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建没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平罗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再造平罗新优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淑梅 《青海统计》2009,(10):32-35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中游,地域广阔、土地贫瘠。县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总人口2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13万人,藏、蒙、回、土等14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12.58%。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据山西省农调队对各地市上报的统计年报资料汇总显示:1996年山西省耕地面积减幅呈扩大态势。全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为3624,02干公顷,比上年的3645.09干公顷净减ZI.06千公顷,与1995年比1994年净减耕地11.41干公顷相比,减幅明显增大。根据初步分析,山西省耕地面积减少幅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遭受多年不遇的水灾,水毁耕地严重。二是退耕还林、栽植果树面积连年增大,挤占了耕地面积。三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基建占地也有所增多。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建议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土地…  相似文献   

18.
人均生产总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指标。2011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5300美元,考虑到人口增长和人民币升值,今后9年我国经济总量只要保持8.5%的平均增速,就可实现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结构复杂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变化巨大,尤其是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耕地、城镇等重要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极高,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及时掌握耕地、城镇的动态变化信息。如何获取耕地、城镇的动态变化尤其是年际变化数据,不仅涉及到相关技术手段,同时也涉及到各项社会经济指标,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由于现阶段我国特有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使得采用传统方法需要大量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起飞向加速度过渡的新阶段,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所需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按动态性、国际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由5大类20个有代表性指标组成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测算1995年江苏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69.5%,即江苏已基本完成实现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初期阶段。与现代化标准相比照,江苏现代化建设中既有优势所在,也存在着许多弱项和不足之处。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科技转化能力较低,资源约束矛盾较大,农业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等,构成今后15年江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掣肘因素。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设想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跨越:第一步(1996—2000年),完成初期阶段,综合指数达80%,人均GDP8000元(1990年不变价格,下同);第二步(2001—2005年),完成中期阶段,综合指数达90%,人均GDP13600元;第三步(2006—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23300元。相应地,全省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均达到现代化标准,苏南、苏中、苏北现代化整体、协调推进。为此应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和六项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