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装备制造业属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新型装备制造业发展领域缺乏延伸。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技术创新能力、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投入、产业体系进程4个主成分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旨在找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快由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深圳市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根据SWOT分析,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支柱,但在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有待解决:深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应体现其特色和优势,即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体,向数字化装备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延伸;为实现这一发展战略,需要在组织引导、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落实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把辽宁建成全国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从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制、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自主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等方面提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计算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得出结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很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的机器生产产品将转化为3D 打印产品,发展模式上由资源消耗型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化为资源集约型低碳发展模式。今后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发展数字化制造,培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发展绿色低碳制造技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适应未来科技创新与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日本装备制造业通过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并与本国传统经验相结合,建立起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管理新模式,从而形成了极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从日本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当代日本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优势,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首要的支柱性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体经济的三分之一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和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催促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介绍新工业革命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和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趋势和压力挑战,提出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给出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建议: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主体; 培育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群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加快产业信息化和绿色化改造,强化装备制造基础;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服务与生产制造融合发展; 深化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与代表企业分布情况,总结分析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成绩与发展瓶颈,提出以完善政策环境、搭建基础平台、加强企业培育3方面为主的提升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以期丰富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理论,为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规划建议,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提升湖南装备制造业专利竞争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探讨了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的专利竞争力现状,并分析了湖南装备制造业专利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最后,提出湖南装备制造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大力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提升湖南装备制造业专利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时期辽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二者协调发展对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采用灰色关联法对2004—2010年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二者具有较高关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建立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对中国制造业中的37个行业在各指标上的值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是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制造业的37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排在第2到5位的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差的5个行业依次是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从产业结构水平、产业高级化、产业结构效益及分工优势等方面建立了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2005年产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显示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产业规模较小、素质较低,但产业结构效益较好,承担分工职能的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仍存在体制改革滞后、专业化合作水平低、资源浪费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担起其在全国的分工职能,从而实现重新振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科技财务资源投入、科技物资资源投入和科技环境等多重视角,以2012—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科技产出为被解释变量,以滞后1期的科技产出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运用最大信息系数和随机森林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产出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的差异不断扩大;科技产出与部分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科技产出主要受仪器和设备经费、R&D经费支出用途、R&D人员和工作量、高技术产品进口贸易额等因素的影响,受其他变量影响较小。据此,建议加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状况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装备制造业虽然R&D投入强度较高,但是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目标和创新战略带有一定的市场被动性,因而创新效益欠佳,并且由于传统的竞争观念束缚和缺乏信任机制,企业之间、企业与中介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缺乏技术交流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因此,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应致力于以下几方面:技术创新自主化,创新主体企业化,努力创建诚信机制,建立富含动态能力的区域创新网络并实现集群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 利用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实证分析我国科研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与科技创新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 R&D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和研发资本占GDP比重越大, R&D人员拥有专利申请授权数越多,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越大; 科技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 文章提出加大我国科研投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 针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国际化活动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国际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其产业创新能力, 而其中研发资金的投入, 是现阶段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其国际创新能力:优化R&D投资环境, 吸引来华投资;拓展技术市场,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动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一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装备制造业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量大质弱、低端产品比重高。通过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对我国装备制造业1995-200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高6.4%,主要原因是技术变化水平的提高,且在不同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实证分析结果为未来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制造是当今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模式,路径选择又是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决策问题。LS-SVM模型对于小样本、非线性问题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该模型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采用目前较成熟的MATLAB软件编程,为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路径选择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的产业部门角色演化。结果表明:(1)京津冀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少数几个资源输出部门,东北地区提供资源的部门变化较小,而终端产业部门越来越多。对东北地区而言,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关联作用有待增强。(2)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产业关联网络的分块趋势越来越明显。相比而言,东北地区逐步形成石油开采和加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子群和金属机械制造业子群,但子群间的联系较弱,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子群间的联系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