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语言形式上也存在着整合的过程,但是概念整合过程并不能在语言形式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意义并非是我们简单理解的语言形式上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是一种意义构建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 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运用三条操作方法,遵循六条优化原则,并形成满足这些优化原则的网络结构,从而积极、动态地进行语言的意义构建。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人类的认知和意义的构建都离不开概念整合。  相似文献   

3.
现实世界中致使移动现象普遍存在,作为该语义范畴语言表达的致使移动结构普遍存在于英汉语言中。从语法整合的角度看,英汉致使移动句在生成过程中经历不同的概念和语言整合操作,其句法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各自语言在各自语法允准下,在传达同一事件结构时惯常采用的概念和语言整合操作的差异,源于不同的语言系统、认知方式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政治语言的一种重要类型,外交语言是涉外人员在外交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简要描述外交语言,简介概念整合理论,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子网络,结合实例对外交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阐释,以期更好地理解外交语言。  相似文献   

5.
仿拟是一种为了表现新的内容而对原有的语言形式进行改造的语言手段。文中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两大支柱性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认知关联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出概念整合关联模式,以此来全方位分析广告仿拟语的生成和解读机制。  相似文献   

6.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对于语言具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援引概念整合网络的相关理论可以对多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分析语言使用者的动态的概念建构过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新词复杂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网络用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概念整合网络的优势,即语义内涵丰富,语言简洁生动,合成方式灵活多变,便于意义的建构和解读。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主要有四种形式:单纯网络(simplex 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和多域复合网络(multiple blend networks)。  相似文献   

7.
语义识解是涉及知觉、记忆、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内的认知行为。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中,话语交际者需要运用语言基本知识及由生活体验而来的各种概念框架对相关内容的语义进行动态地分析识解。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代表性理论,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识解有着重要作用:①概念整合理论反映了概念和心智活动之间的关系;②两个或多个心智空间的信息映射是激活词汇语境意义的预设条件;⑧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能够合理解释隐喻、习语等语言现象的形成,为隐含义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概念整合在语义识解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二语习得者在整合模式的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以此扩展延伸词汇认识;其次要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用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性指导二语学习;再次,还需要构建全面的学科框架并积累百科常识,为语义理解提供认知库。  相似文献   

8.
概念认知系统贯穿从原型、图式到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的整个过程,影响着语言各个层面的认知和习得。从词汇结构和语义入手,探索词汇表征下的概念认知机制,搭建从原型到图式再到心理空间的概念整合认知框架,借以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促进词汇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研究发现词汇范畴包括了与词汇相关的概念层、语义层和表征层。语义基于概...  相似文献   

9.
在主观位移句中,位移动词用于描写静态空间场景,这种位移动词的特殊用法可以从认知角度加以解释。主观位移及表层语言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人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和完型心理等认知能力与认知操作。主观位移产生于对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概念整合操作之中。在主观位移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凸像的选择性、路径信息的必要性和方式信息的受抑制性等语言特点也具有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0.
歇后语是汉语中较常见也很独特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对话和文学作品中,这种表达方式屡见不鲜。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些年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此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歇后语的表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歇后语的文字这一输入空间和人类认知常识的认知空间相结合和相互作用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认知。而且这种分析可以清楚地再现人类的认知机构是如何理解语言现象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对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闽东熟语是汉民族传统独特的语言形式之一,具有简洁、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概念整合理论对闽东熟语的意义建构、认知动因均具有独特的阐释力.本文将认知机制、文化因素以及语言的空间关联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中进行分析,从而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对闽东熟语意义建构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2.
幽默是一种普遍的艺术手段,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在语言运用的范围内,语言幽默会通过隐喻、双关、委婉、反语等修辞手段来表现,并在特定的语境中制造出一种字面语义与深层语义“错位”的效果。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解读幽默修辞。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的解读是一个包含了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的过程。概念整合网络能帮助我们清楚地分析幽默话语接受者在解读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语用效果时的心理机制以及幽默话语接受者在揣测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话语意义时的心理过程,揭示出幽默修辞下语言运用背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3.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克服概念隐喻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意义生成背后的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理论为汉语隐喻意义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汉语隐喻意义的整合是在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中进行的。人们在理解和阐释隐喻意义时,会经历概念的组合、完善和扩充等认知活动。此外,人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Fauconnier及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许多语言现象的意义构建过程,为研究各个层次的意义构建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文章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从意象的角度来论证诗歌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分别运用概念整合的四种网络模式具体分析意象构建诗歌的认知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证明概念整合在诗歌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论证诗人运用意象构建诗歌意境的过程即是诗人压缩各种重要关系,整合各种意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理论正在成为我国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众多的文章尚处于推介、解析、评价这一理论阶段。对如何运用它来推动交际话语的创新,此类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旨在探讨概念整合和与人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语境的关系,力图说明人的认知能力是概念整合的原动力;而认知语境又是在解释交际语境时的一把钥匙。概念整合、认知能力、认知语境各自独立又密不可分,在阐释话语中形成了互相连接的一条认知模式链。  相似文献   

16.
概念整合理论既是一种关于在线意义构建的理论,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形成思维和语言、发展科技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英语新闻标题在措辞、语法、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将英语新闻标题置于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之下,力求透过语言形式,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标题意义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因素和具体步骤,以期合理解释人们对英语新闻标题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兴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人类了解自身的认知机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英汉两种语言均含有丰富的委婉语,这体现出人类对某些事物认知上的相似性,但在这一相似性的掩盖下,两者又有明显的差异。以Fauconn ier&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力图探索出英汉死亡委婉语中存在的不同概念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萌"从日语"燃え"和"萌え"到汉语"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探究汉日同形汉字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是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过程,汉日网民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推动汉字的意义不断演变,使得汉日同形汉字具有共同特征;受制于本土社会文化等因素,同形汉字语义演变轨迹在汉日语境下也经常产生偏离,成为汉日同形汉字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流学派之一,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它对于语言动态在线意义构建过程的解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概念整合是指在已经建立的心理空间网络的基础之上,各空间之间相互映射并以不同的方式合成新的空间。影视作品的创作包含着概念整合这一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可以应用到影视文学中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亦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鉴赏影视文学作品。在此试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概念整合模型对动画片《花木兰》的认知建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 等提出的,该理论中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对情景喜剧中的双关语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正确领悟双关语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