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主体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从而背离了公共目的,其行为表现实质是腐败。公共权力异化是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来的一大病态,其危害令人担忧。为此,研究公共权力异化,结合我国现实探讨对策,这对于防止或遏制当前的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首先是制度现代化 ,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不难发现腐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而腐败历来与权力有着必然的联系 ,权力腐败的产生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权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其自身的特点内含着异化的可能 ,当前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为权力异化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 ,必须从制度建设、政治文化等方面对腐败进行遏制  相似文献   

3.
公共权力的强制性使其具有扩张和被滥用的可能性,从而出现公共权力异化,并在社会生活中直接表现为权力腐败。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结构的调整是公共权力异化的经济根源,集权政治遗风的影响是公共权力异化的政治根源,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缺位是公共权力异化的法制根源,政治伦理建设的滞后是公共权力异化的道德根源。有鉴于此,应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公共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加快权力结构调整,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加快法制建设,实现依法行政;构建新的政治文化,加强政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权力错位必然导致腐败,而权力错位的产生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有效地防止权力错位的发生,增加权力错位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控体系、廉洁政治文化是防止权力错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试析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期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旧体制的碰撞和摩擦 ,导致经济体制中的空挡和经济关系的错位。因而 ,以腐败为主要表现的公共权力异化必然会出现 ,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人的趋利是公共权利异化的主观原因 ;二是制度的缺陷是公共权利异化的客观原因 ;三是制约机制不完善是公共权利异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政府要完成自身的使命,进行公共管理和政治统治,必须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权力.政府手中的权力不是一般的权力,而是公共权力.权力的公共性是政府权力的根本属性,是对政府应然状态的确认,然而在实然层面上,却存在着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之所以会出现"异化",其根源在于公共权力本身所具有的矛盾.从伦理学角度讲,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对公共权力进行伦理规约,这是因为政府权力的公共性与伦理"普遍物"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异化是导致商业贿赂产生的起因,加强行政监督及健全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来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体系,进而从源头上预防国家公职人员以公共权力异化谋求利益,产生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在本质上来源于人民,以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当前公共权力异化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后果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强预防和遏制,从物质、文化、伦理、制度等方面,来保障公共权力能够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异化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道德现象,与道德密切相关。公共权力异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道德方面的缺陷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对公共权力异化进行道德调控是法律、行政调控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它的实现取决于公共权力的正确使用和合理配置。但是,社会转型期内的政府公共权力异化及政府对公共权力的过度垄断问题已经成为这一既定目标实现的最大挑战和障碍。为了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与价值理念,并在这些价值理念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我国政府公共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服务型政府视域下实现我国公共权力的良性运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