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怀化新建高坎垄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批完整的文化遗物,有玉器、石器和陶器,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点。其中,有一种陶碗(以下简称为“怀化碗”)很是特别,但其与现代使用的饭碗极为相似,属于首次发现。其特点是有凹圜底、矮圈足,口径在12.3—16.4厘米之间,高度在7.5—10厘米之间。至今考古学界还没有给它做民族文化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祝铭 《中国民族》2023,(4):101-102
<正>昌果沟遗址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冈底斯山脉东端郭喀拉日居群山南麓的谷地上,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大部分被沙丘覆盖,一部分经长期雨水冲刷和风力剥蚀,文化层和一些零星的遗迹出露于地表,大量文化遗物散落于地面。1994年7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在此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包括灰坑、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和骨器等。尤其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3.
祝铭 《中国民族》2023,(4):98-99
<正>小恩达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市北边的昂曲东岸台地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1980年5月,当地群众在此搞农田建设时发现了此处遗址,后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8月至9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小恩达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工作,发掘了2个探方和1条探沟,发现3座较为完整的房屋遗迹、1处灰坑、5处窖穴和1座墓葬,出土大量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对该遗址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了解与认识。小恩达遗址是西藏东部地区继卡若遗址之后,经田野调查和发掘的第二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相似文献   

4.
壮族及其先民聚居地是我国目前发现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迄今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地点有15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达1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400多处,其中在6处遗址中发现有成批的墓葬,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壮族地区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年代均为距今3至5万年(即旧石器时代晚期),而百色盆地中的右江两岸发现的打制石器的年代约距今75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这些发现表明,早在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壮族地区已开始有人类居住,并揭  相似文献   

5.
据(记者刘鹏)报道: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柳湾墓地考古发掘队领队肖永明对记者说,近期对柳湾墓地的抢救性的文物考古发掘获得重大发现:首次在这个国内最大的氏族村墓地发现了一批重要生活遗址,同时出土了一大批器具,其中出土的红铜器铜簇填补了齐家文化柳湾类型在铜器方面的空白。 青海省东部的乐都县柳湾墓地位于湟水北岸的二级台地,从1974年到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墓葬1700多座,出土了大量精美陶器和不同时代的…  相似文献   

6.
黎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有四十余万。其中有三十九万多人聚居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包括乐东、东方、保亭、琼中、崖县五个县)境内,有少数散居在靠近自治州的琼海、万宁、澄迈和儋县的部分地区,和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僮侗语族的黎语支。黎族的远古祖先很早就定居在海南岛。根据解放后广东省的考古普查,在海南岛的沿海和五指山区前后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遗物出土地址一百余处。很可能,黎族的远祖开发这个宝岛,最低限度不会迟于新石器时代。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解放后的调查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很可能黎族在没有受到汉族封  相似文献   

7.
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骨张子模,漆招进,朱芳武,卢为善,李富强,凌树东甑皮岩洞穴位于桂林市南郊的独山的西南麓,桂阳公路9公里处的西侧,东经115°15′,北纬25°16′,海拔170米。甑皮岩遗址于1973年正式发掘,出土了密集埋葬的人骨14具...  相似文献   

8.
据《人民日报》报道,上山遗址第三期发掘出万年前的稻米遗存,有可能把浙江稻作栽培史提前到万年前。这一稻作遗存的发现,使得长江下游的稻作历史,比河姆渡提早了3000年,比跨湖桥提早了2000年,表明长江下游是世界稻作和栽培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上山遗址考古队在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并通过实施“浮选法”,对挖掘出来的各个土层的大量样土,进行“浮选”,找到了一粒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米和多粒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米。“上山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新源头,而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在稻作农业起源上的地位。上山遗址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1974年底至1975年春,我们先后在拉萨市郊区和林芝地区发现了一系列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文化层,同时在林芝的尼洋河边台地上也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骨和墓葬。这些遗址和文化层的发现,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也对林芝盆地东西这一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和研究。他们发现了古湖相沉积物和尼洋  相似文献   

10.
蒯聩台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一处重要遗迹,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遗址周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解开豫北乃至临近地区的古代文化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蒯聩台遗址的形成过程,是豫东北地区古文化发展序列的一个缩影,是濮阳市古老文明的实物见证,对研究濮阳地区古文化分期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蒯聩台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一处重要遗迹,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遗址周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解开豫北乃至临近地区的古代文化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蒯聩台遗址的形成过程,是豫东北地区古文化发展序列的一个缩影,是濮阳市古老文明的实物见证,对研究濮阳地区古文化分期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21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大会上,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33项入选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之一。卡若遗址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在中华远古文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是西藏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代遗址,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时代标志最明确,遗物和遗迹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人类迁徙及其与黄河流域文明联系、探寻西藏区域文化起源和发展之谜的可靠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3.
西藏古代科学技术大事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西藏卡若村发掘一遗址。屋基9座,出土石、骨、陶瓷3200余件,以及鸟兽骨骼等,为研究西藏原始社会时期的历史和藏汉间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尹忠 《民族论坛》2012,(1):55-58
<正>从洪江古商城逆沅水上行24公里,到了另一古镇黔城,这是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被贬之地,现在还留下了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芙蓉楼。沅水在黔城以上改叫清水江。逆清水江上行30余公里,就到了托口,这里比邻贵州,是湖  相似文献   

15.
柳州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骨刘文,罗安鹄,朱芳武,卢为善,凌材东,李富强大龙潭位干柳州市南郊大龙潭公园内,距柳江河约3公里。贝丘遗址位于大龙潭东北约10余米的龙潭山南侧名为鲤鱼嘴的山脚岩厦处。该岩厦高约8米,进深约2.5米,高出公路地面约1....  相似文献   

16.
任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形成为人类聚落区,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任县丰厚的文化,迄今为止,达块土地上已先后出土了仰韶文化、北西龙山文化和旧周龙山文化等遗存。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贵溪县渔塘乡仙岩崖墓群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1979年秋经调查后得到确认;1976年秋冬又组织力量进行了清理。考古工作者先后清理了18座墓葬,共发现棺木39具,人骨架16具,出土各类随葬器物200余件。近年来,已陆续发表了一批研究文章,对崖墓的时代及墓主的族属、习俗、文化特征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确定崖墓时代的主要依据是出土的陶瓷器。这批器物有不少特征与上海金山戚家墩遗址下层文化几乎完全一样;在江苏、浙江春秋战国肘期遗址、墓葬中也可见到一批同  相似文献   

18.
<正> 地处湘西南边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是省内仅次于湘西的第二大苗族聚居区。这里的苗族,在整个苗族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时候,先民们筚路蓝缕、几经迁徙,“左洞庭之波而右澎蠡之水”,溯沅江而上。城步不失为沅水上游支流一决使苗族能生息下来的发祥之地。长期以来,这片山势险峻而多变的边地,形成了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处的格局。历代频繁的苗瑶起义,亦使当时的封建王朝闻风丧胆。故境内颇多民族古迹名胜,今撷取几处先民活动古遗址略作介绍。西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西岩镇,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40公里的省道旁,民风淳朴,景色旖旎,是全县主要的粮食产地和县北商品集散地,有城步“北大门”之称。  相似文献   

19.
夏王朝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奴隶制国家,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它的建立,标志着数百万年原始社会的结束,数千年阶级社会的开始,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有关夏王朝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因此,考古学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在考古学界,二里头文化乃夏文化的观点已得到认同,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开展,驻马店地区也陆续发现了一批二里头文化遗址,二里头考古工作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廓清了遗址的实有范围,找到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东南部边缘,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文物,本文拟根据考古资料对驻马店地区的夏文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五溪汇沅水,四水入洞庭,洞庭进长江,长江出东海”概括了怀化的历史发展沿革。从历史上来看,怀化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五溪时代,五溪时代即远古以巫文化为代表的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沅水时代,沅水时代是历史上的中古时期,实际上是洪江商城发育的时代;第三个阶段是洞庭时代,这属于近代,是一个产业培育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长江时代,也就是现代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第五个时代是海洋时代,就是未来。我们要谋求创新发展,就要从五溪汇沅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