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子产主张"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但在处理现实政治冲突时,却主张"从天所与",听天由命;他奉礼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但却在执政期间,力主铸刑书;他主张"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反对毁乡校,但他在改革遇到阻力时,乃至遭到国人一致反对时,又能甘冒众矢,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子产思想中虽然存在一些相互龃龉的矛盾和冲突,但子产从"救世"、"苟利社稷"的现实政治需要出发,对这些冲突和矛盾予以超越和化解。该文对存在于子产思想体系中的几大内在冲突和矛盾进行剖析,寻绎其超越路径。  相似文献   

2.
《左传·昭公六年》记子产铸刑书,叔向写信批评他,内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这段话是研究古法史的一条重要材料,经常为人引述。然而,究竟何为“乱政”?“禹刑”、“汤刑”、“九刑’指何而言?所谓“乱政作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迄今尚无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六辑《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和《子产》三篇是有关郑国历史的文献,虽然记载了不同时代的郑国历史、人物,叙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较为明显地反映出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贤臣的重用与信任。通过与《良臣》的对比可以推知,《良臣》篇应是其作者依据所了解的贤君能臣故事和郑国史类文献编缀而成。《子产》篇记载了"铸刑书"的内容,体现了子产的宽政思想,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证明了孔子以"宽猛相济"总结子产遗言的合理性,能够解决学术史上的重要争端。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驳斥了梁效对子产的种种诟诬.全文分四部分:(一)子产平定叛乱和三大改革的性质;(二)子产与孔丘、子产与邓析;(三)子产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四)梁效诟诬子产的背景、动机.文章认为:子产是我国奴隶制崩溃时期向新兴地主阶级转化的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法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之一、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作封洫”、“作丘赋”、“铸刑书”是子产为封建经济打基础的三项重要改革.孔丘之谓“礼”与子产之谓“礼”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指殷商以至周代的奴隶制的等级名分制度;后者则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的总纲;孔丘和子产在政治路线和哲学路线上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还对被梁效歪曲篡改了的有关子产和孔丘、子产和邓析之间的关系的史料作了辨伪考订;对梁效诟诬子产的动机和手法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513年晋国的铸刑鼎,和前536年郑国的铸刑书一样,同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中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政治上层建筑上的反映。当时孔子年已三十九岁,在他的思想发展历程上,已是接近“不惑”的阶段。因此,具体分析一下孔子对这个重大事件的评论,对于探讨孔子的政治思想来说,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转型期。以贤能定身份的官僚俸禄制取代了以血缘定身份的世卿世禄制;以"初税亩"为代表的家庭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土地王有的井田制;"议事以制"的秘密法被铸之于刑书、刑鼎之上的公开成文法所取代。这一切的发生都与西周末年开始的社会矛盾主体的转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法条授权是我国授权机关进行授权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制定。从内容上看 ,它应包括对授权立法监督控制的内容 ,并不得越权 ;从形式上看 ,一个授权条款只能规定一种授权立法形式。我国的法条授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大有改进的必要 ,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授权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8.
"命题"是古代文论的重要构成形式。《知音》篇作为《文心雕龙》关于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专论,刘勰在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命题。这些命题从形式类型上看,主要有四种构成形式;从理论内涵上看,各有不同的思想内涵,构成了刘勰文学欣赏、批评论的基本内容;从价值意义上看,这些理论命题在今天仍然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香港和澳门的政治体制存在着很多共性.回归之前与回归之后相比较,港澳政治体制在形式、内容、构成方式等方面都有某些带有共性的变化.从形式上看,港澳政治体制在回归前后表现为两个二重背反.从内容上看,港澳政治体制从回归前的集权独裁变为回归后的权力分工和权力的相互协作与相互制约.从构成方式上看,港澳政治体制的构建在回归前后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运行的时空变化 ,必然引起会计信息在披露的内容、形式、规则等“三个层面”上由单一关系向“二重关系”转化。这些转化的二重关系 ,从内容层面上看 ,表现为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等关系 ;从形式层面上看 ,表现为表内信息与表外信息等关系 ;从运行规则层面上看 ,表现为国家化和国际化的二重关系。文章对这“三层二重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依存性和转化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