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与载体,是我们感知、理解、认识世界的工具。通过对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不同的语言习惯、历史背景、思维习惯和行为等等,英汉色彩词的运用存在着许多差异。了解学习语言和文化同样重要,这对于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促进文化的交流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增文 《理论界》2007,(7):137-138
伴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是不同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必然会带来语言的相互借用。然而,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即各种语言对外来词语吸收、消化的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语言间的吸收同化功能差异主要受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心理等非语言因素的影响。英语民族的“开放型”民族心理在语言上表现为主张语言上的“自由贸易”。而汉语民族由于受长期封建制度及闭关自守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保守型”民族心理。英汉两种语言在外来词上所表现的不同的吸收同化功能即是两种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观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成语,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这两种语言成语之间的跨文化共性和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4.
英汉习语与中西社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语是语言是精华,通过习语能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深层寓意.文中阐述了习语的定义、特征及来源,通过英汉习语的对比,着重探讨了中西方社会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念、社会关系取向、民族性格及认知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达到更好理解和使用英语进行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胡振东 《云梦学刊》2004,25(4):123-125
英汉民族的历史、政治和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委婉语所反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不一样,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可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学会正确使用英语委婉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语言单位。在翻译内嵌形象的谚语时,要充分尊重语言的民族文化特点,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处理不同的形象。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现实、忠实于读者,使译文读者得到的概念和感受等于原文读者得到的概念和感受,尽可能地缩小两种语言读者在理解上的差距;进而指出对英语谚语及其翻译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交际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亦是记载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亦承载着传递文化的作用。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的瑰宝,亦表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于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应当精准的翻译和应用,加强彼此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构成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本文主要通过英汉习语来源的分析——这些习语源于神话传说故事、宗教思想、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揭示了文化对英汉习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铁成 《中州学刊》2005,(6):249-251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是语言中的精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习语上表现为因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而产生的明显差异.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多种文化差异,为跨文化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中英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英国和美国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使英语成为现代词语的策源地,并一度出现英语词语向其他民族语言的单向流动,形成国际交流中的语言媒介倚重--英语倚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全球化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文化的支持,一些承载民族现代化新成果和民族特色文化的词语开始进入英语,并向全球其他民族传播,从而在世界各民族语言间形成以英语为桥梁的词语多向流动.正是由于这种语言间的词语互动,使得各民族能够在吸纳新词语的同时吸收国外现代化新成果,实现与先进的、外来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平等对话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表现为语言差异。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等现象。本文从词语的概念意义、比喻联想意义及情感意义三方面的不对等,分析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从而说明深入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对外语教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艳杰 《北方论丛》2002,(3):111-113
词汇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之一,能生动地反映社会以及民族生活的不同侧面.在不同的民族群体中,词汇所具有的意义能独特地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汉俄两个古老民族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世界语言中宝贵的一员.词语文化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比较汉俄两种语言中部分词语的文化差异,可以更深刻体会汉俄两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根植于特定文化土壤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多形式的区别。将英语原文和该文本的汉语译文纳入比较范围,比照话题之间的时空、因果、转折、递延等四种主要的逻辑关系,探索英汉语之间表达逻辑连接关系的共同性与特殊性,以期有效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4.
俄汉两个古老民族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世界语言中的宝贵一员。比较俄汉两种语言中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对俄汉两种语言的认识,更深刻体会俄汉两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从而获得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英汉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在英汉民族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拟就颜色词的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交错表达在英汉民族中的表现举例加以论述,供读者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6.
从日本早期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背景,可以明了中日间的文化渊源,也可以窥见日本在20世纪前及20世纪初的楚辞研究状况.虽然日本早期的楚辞研究尚在初级阶段,成果本身并不显著,但我们已能从中窥见其大致的研究风格与特征,可资中国学者了解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盛卓立 《学术探索》2012,(4):159-161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通讯业、交通业等广泛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习语的应用非常重要。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单纯性传递信息,也不仅仅为文化交流。实际上,传播文化比表达语言信息更重要。所谓习语,主要指语言中具有固定的形式与意义的词组、句子等,因此若想准确翻译习语,必须对语言的文化背景具有深入了解,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文化特征和意象。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习语的应用状况,以生活应用实际为出发点,对英语习语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等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物返还国际争议体现了不同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一方倾向于将文物留存在国内,而另一方则极力主张文物的自由流转。解决文物返还国际争议,应遵循国际合作原则,寻求建立一种以共享和交流为主要方式的互惠性的安排机制,从而协调相互)中突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文化则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在人文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在其语言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论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在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词义民族性表现形式展开分析,研究了语言特别是词义中具有的明显文化特征,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这种语言上的文化特征对于跨文化交际会造成“交际短路、交际失误、交际障碍”的影响,认真分析、准确运用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程歗  谈火生 《文史哲》2003,(1):136-143
讨论 190 0年极端情境下中国基层社会天主教教民的信仰状态及其文化含义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这种经由灵魂意识、神功崇拜和身体观念所表达的信仰状态 ,具有基督教教义和中国乡土文化诸要素交错互动的特色。它表明激烈的拳教冲突并非两种信仰体系的绝然对立 ,而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冲突双方根植于政治和经济事实的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分别解释和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