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国的一种本土化文学思潮(现象),而由"人性→人生→人类"忧患意识转化为"忧生患命→忧道患志→忧时患世(忧国患民)"的忧患精神是其本土化的一个基本趋势.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世纪初忧患,到冯至的"忧天的杞人"式忧患和沈从文对理性精神退化与人格奴化的忧患,至20世纪80、90年代的"先锋作家"在存在的困境中所发露出的"醒世恒言"式忧患,以及海子诗中缘干对生命的痛苦质询所产生的存在的忧患,又体现在重新寻求某种整体诗性言说、一种时代性、民族性救赎的冲动.其中既有对存在主义忧患意识的中国式读解,也包括对传统话语的现代性转化.总之,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可谓生于忧患,归于忧患.  相似文献   

2.
忧患论     
宋海庆 《社科纵横》2001,(2):6-7,10
在新世纪,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振兴, 都要求我们树立忧患意识。在中外历史上,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是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政 治家,有作为的政党都是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政党。研究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应具有的 忧患意识问题,是继续推进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空前深刻的社会大变动的迫切需要,是更顺 利、更健康地实现民族的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 忧患意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处在困难处境中的忧患意识,一种是处于顺利处境中的忧患意 识。第一种情况如孙中山。在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割地 ”、划分势力范围、经济压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在基督教文化覆盖的西方,焦虑情绪缠绕着新教徒以至西方人的内在心灵,并弥漫于西方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在儒家文化浸润的中国,忧患意识则深深地根植于古代士子的灵魂深处并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性格。新教徒的焦虑和士的忧患虽然是两种特殊的文化心理,但从本体论角度看实际上具备一个相似的两极心理构架:一极是对人的自我及其有限性的意识,这是产生焦虑与忧患的主体因素;一极是对与人的有限性相对照的无限者的意识,即新教徒对上帝和士子对天的意识,这是产生焦虑与忧患的客体因素。本文对新教徒的焦虑情绪和中国古代士子的忧患意识这两种心理动力和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琪 《学术交流》2006,(9):145-148
台港新儒学代表人物徐复观乃明确标举“中国艺术精神”之第一人,而美学大师宗白华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阐释过这一美学命题。徐氏从儒道两大思想系统出发,偏重于艺术精神主体心的揭示,认为中国艺术精神以庄子之“道”为精髓和根本,最终落实在传统山水画上。徐氏由出发点的“全”到结论的“偏”皆因其将艺术精神纯而又纯化了;宗氏从诸艺术门类的并列研究出发,于会通处提炼精神,认为舞蹈精神乃中国艺术精神的表现,“道、舞、空白”则是中国艺术精神得以表现的空间。由于二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个性、学养皆不同,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徐氏和宗氏贯通古今中西的探索,为我们开辟了一种中西美学比较的阐释方法以及对古典进行现代转换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小东 《社科纵横》2005,20(2):42-42
将现代社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社会学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的理论结合起来,从区位理论角度剖析社区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行为模式”中的理论支撑。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的再生机制与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相关问题,以及社区文化建设中“行为模式”的再生机制所发挥出的功能性的再生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6.
一忧患意识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必有的一种心态。是社会人对客观存在高层次的哲学反思。狭义地讲,就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反社会现象的深层思考和忧虑。广义地讲,就是人的理性思维为实现客观的内在规定性,对现实存在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外部情感表现。即在现实存在中,否定性的思维方式所表现出的直接情感判断就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实质就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内涵着的否定性思维方式的特征是对客观现实的怀疑性、批判性和建构性。对事物的怀疑与批判,也就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建构意向。忧患的否定包含着肯定,但更表现出创生的萌动,生存的欲望和使客体主体化的冲力。忧患意识一旦介入实践过程,就会将潜在的社会价值变为现实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 ,无论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抑或中国现代文学 ,“私小说”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话题。1这首先是因为 ,“私小说”是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中最独特的样式 ,它所表现出来的诸种特征直接联系着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个性。在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私小说”不仅是认识日本的文学而且是理解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精神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 ,众所周知 ,中国现代文学的 3 0年历史与日本社会、文化、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其中“私小说”和“普罗文学”尤其引人注目。 2 0世纪 2 0年代 ,以“私小说”为主的日本近代文学 ,极大地影响了一代留…  相似文献   

8.
以往由于我们坚持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后要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和长治久安,关键仍在于坚定不移和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确立正确的忧患意识近年来,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改势连连得手,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引起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普通关注。如何对待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挫败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其实,可以说当今之世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高枕无忧的,不过是忧患的内容不同罢了。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和“居安思危”之说.这种忧患意识应当说是我们民族处于特殊历史环境造就的传统美德。然而,也要看到,由于世界局势动荡而引发忧患思潮,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的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9.
石少颖 《唐都学刊》2010,26(1):75-80
邱濬的《大学衍义补》一书以其恢弘的史学视角和满富激情的历史评论,对儒家原典中的"华夷之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补释,该书不仅重点诠释了中国传统对外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些主要特征,而且对古代外交政策中的得失给予了辩证而理性的评价。尽管邱濬受时代影响,对前代历史尚存一些偏见,但是,作为一代政治家和思想巨匠,邱濬的历史批判精神、勇于提出问题的魄力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仍值得我们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张继军 《学术交流》2006,(11):34-37
“德”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观念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对于“德”之观念的自觉使用使得“德”字成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核心概念,“德”的观念亦由此而构成了中国早期精神世界的基本源头,标志着传统礼乐文化的开始。一般认为“德”字始于周初,作为观念形态的“德”的涵义是较为宽泛的,它既代表某种高尚的品格和以此为心理基础的行为,又表示拥有这种品格或行为的人,同时还可以指代不包含价值属性的一般心理状态,甚至还具有了广泛意义上的“礼”的涵义。“德”之观念的产生体现了人类对自我世界有序化的理性认识和自觉追求,在此基础上,“德”由观念形态逐步上升为规范形态,周代所开创的礼乐文化亦由此而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1.
于江 《社科纵横》2005,20(2):159-159
本文从词源上探讨了“庙堂”与“江湖”的文化内涵,分别阐释了道家与儒家对“江湖“一词的理解,揭示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世态度,还着重指出儒家的“岳阳楼精神”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琪 《学术交流》2012,(6):150-154
唐君毅是标举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一人,他着重阐释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层面,认为"游"的精神是西方艺术所缺乏的一种主体精神,进而以中西比较视野加以观照,指出其根源在"感通之德"。他虽未像徐复观一样使中国艺术精神之主体完全呈现,但却有着隐在的表达:虚灵明觉心乃中国艺术精神之主体。唐君毅对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的发掘和发现,与徐复观阐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有着内在一致性的。这个话题的终极指向,并非艺术,而是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从宇宙观到认识论的各种思维方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各方面自在和潜在的指导原则,就是传统。传统包含两个层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中国的古籍就是中国文化的遗存,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积累下来的解读和研究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不断增长的谱系。这个“过程”因不同主体对不同时代的典籍和事物的不同解读和诠释而各异。这个“过程”所形成的传统也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特别是“建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强调“有机整体的系统观念”,抵制全球文化的单极性和同质性,为不同文化的平等共生提供理论根据,争取多元文化在全球的胜利。在世界进入多元多变的时代,研究传统的变异性和持续性,研究传统在跨文化对话中的发展,将使传统成为一种积极力量,推动人类精神世界的创新,推动人类走向更合理、更美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方心清 《浙江学刊》2003,(5):175-178
全球“市场化”不仅使我们的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 ,更使我们由生产型社会迈入了消费型社会 ,于是消费本身物质形态的使用价值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消费文化也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表现为 :消费理念中的人文因素增加 ;消费取向中的精神需求加强 ;消费结构中的非物质含量扩大。当然 ,在变迁中我们也看到“消费主义文化”中的糟粕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发达国家向全球辐射的“奢侈、浪费型”消费文化 ;盲目地追求高消费和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因此 ,我们提倡社会发展不仅要在经济上具有“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而且在社会、文化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上也应拥有一个可持续的生态伦理消费发展观和消费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继本世纪20年代、80年代的两次文化大讨论后,如何在文化传统中“继绝学”、“出新意”(或叫“返本开新”),在90年代又成了一些学人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便是所谓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复兴。当代兴起的这种“后国学”,以弘扬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人文精神而闻名于世。“人文精神”在“后国学”的推崇下似乎已成了一种法力无边的概念偶像,不仅是诊治后工业社会各种文明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是21世纪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精神保证。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对待某些情绪化的渲染,就不难看出,为“后国学”所津津乐道的“人文精神”本身却有许…  相似文献   

16.
鲁贞银 《浙江学刊》2003,2(2):84-91
胡风创作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于对象所起的积极作用。作为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主观战斗精神”概念的形成与胡风对鲁迅的人生和文艺实践的解读密切相关。胡风着重从“主观(心)”、从伦理层面(主观和心的发扬)接近鲁迅,在鲁迅身上深切感受到强烈的主体意识,并把这些作为鲁迅传统的核心基点,从中整合出一种精神力量,纳入到自己的艺术与人生一元化的整体艺术观之中,认为作家只要拥有战斗的主观精神,就能够通过艺术来追求人生的完美,进而构建起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独特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继承和推进了“五四”的思想主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范围。  相似文献   

17.
荣格的文化建构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的。荣格坚信,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所以东方精神和西方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相通的。“集体无意识”就是他所找到的共通层面。在他看来,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必须放弃一种外在性的立场,坚持一种内在性的立场:“用心灵去体验”、“在我们的内心寻求”异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在“牺牲”本土精神的同时,“站在自己的土壤上”。只有这样,我们所完成的文化交流才是在“集体无意识”这个根本共通层面上的灵魂的震颤,而不是浅尝辄止的涉猎。这种思想有助于我国学界摆脱文化建构中的民族主义和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朱晓江 《浙江学刊》2007,2(4):102-107
丰子恺优美一面的散文与漫画创作,是与他的“绝缘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的艺术作品里,虽然我们很难看到纯粹描写“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一类的作品,也很难读到传统士大夫式的山水遨游与田园鉴赏;但他的作品,比如小儿女的神态、朋友的夜饮、闲居时候的心情等等,同样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元气淋漓的精神世界,一个充满着人间情味的有情世界。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读这一部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在消解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异化与窒枯等方面所具有的文化内蕴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婷玉 《探求》2010,(2):66-70
中国志愿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慈善"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慈善互助精神的结合,是对"雷锋"精神的重新诠释。中国志愿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宏观理论层面引领中国志愿精神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范玉秋 《求是学刊》2004,31(2):45-50
1 9世纪下半期 ,康有为在今文经学的旗帜下 ,借助西方近代科学和民主思想 ,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新的诠释 ,构建起以“仁”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把“仁”由传统引向近代。这一思想体系在当时历史背景下 ,具有救亡和启蒙的两重意义 ,它既是为对抗西方文化的侵略 ,保持住儒学在中国的主体地位而开展的一场民族文化救亡运动 ,同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改造又具有深刻的启蒙意义 ,为儒学由传统走向近代开启了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