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自治州古丈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94.6万亩,其中山地162万亩,人平13.5亩,常年耕地11.5万亩,人平0.96亩。1985年全县人平纯收入只有177元,人平纯收入在150元以下的特贫乡镇达7个,古乡镇总数的44%。1985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利用国家给予的优  相似文献   

2.
实施科技兴牧 建设支柱产业中共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朱慕声代县长田代武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我县通过多年实践,决定把加快发展我县畜牧业作为山地综合开发的主体战役来打,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每年投入500多万元发展畜牧业,使我县畜...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军 《民族论坛》2003,(5):53-54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边界的湖南省西部,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辖18乡6镇,总人口35.6万人,是省定贫困县。全县农业人口31.61万人,耕地面积25.5万亩。近年来,该县把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有力地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据调查,麻阳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8.5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2002年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在3…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为926万亩,总人口为23.3万多人,其中蒙古族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全县有草原面积469万亩,苇塘面积82.8万亩,水域面积140万亩;耕地92万亩,尚有57万亩宜林草面积,成为“六草二水一苇一分田”,具有全省闻名的“杜尔伯特大草原”之称。  相似文献   

5.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如何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中部向西部过渡的广大地区在我国整体发展格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境内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88%,属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由于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自然条件与西部相近,经济发展落后,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达…  相似文献   

6.
农业“三亩地”建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引下的一大创举。“三亩地”是指在“七五”时期,以1985年全州农业人口为基数,人平建成“一亩高产粮田”、“两亩找钱地”。实践证明它是深化凉山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有力措施。缘起凉山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山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未得到解决,农业生产的发展很缓慢。农村群众的生活很困难,基本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扶持的状况。三中全会后自治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农村改革。从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间全面推行了以户营为主的大包干责任制,逐步将田(地)、牲畜、集体林、荒山承包到户,分户经营,给了农民生产、经  相似文献   

7.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是个半农半牧地区。全县面积有八千四百五十多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一百八十八万多亩,草原七百三十六万亩。这里居住着汉、蒙、满、朝鲜、锡伯等民族,共有人口十八万二千七百多人,在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人口较多,他们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并有丰富的经验。现在,全县共有十八个半农半牧的人民公社。建国以来,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顺利地实现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在党的总路线、大跃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委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实事求是地制订了“以林为主,林粮结合,多种经营,林工商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因地制宜地调整了全县农业布局,从而使这个县的经济迈出了新的一步。古丈县是一个只有10万多人口的山区小县,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各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县总面积194万亩,其中宜林山地162万亩,耕地11万亩。这里虽然山多田土少,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重叠的山峦上,生长着松、杉、柏、樟、楠等树木,蓄积量达252万立方米,人均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县。全县43万人口,其中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8.1%,农业人口占90%。境内沟壑纵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依托县里的山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全县草食牲畜、瘦肉型猪、三叶(烟叶、粽叶、茶叶)和山野莱、三木药材、干水果等富有山区特色的项目形成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建设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富在草山     
不久前,我到草山资源比较丰富的五团公社坪山大队和南山牧场去调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开发利用草山资源,是山区致富的重要途径。坪山大队有草山15,000亩,耕地只有242亩。以前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一刀切,  相似文献   

11.
正传素瑶族乡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南方,西连马龙乡,北接下乡,东与广西龙胜县的平等乡接壤,南邻陇城乡和广西龙胜县乐江乡。乡政府驻地半江,距县城双江16.5公里。全乡面积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54亩(水田1100亩,旱地1354亩),山地81099亩,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12.
红旗坪村位于五峰县湾潭镇西南部,版图面积19.7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324户1140人;全境皆山,最高海拔1650米,最低海拔1250米,平均海拔1450米,素称百里高荒;现有山林27108亩、承包耕地2482亩,山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规模种植业和林业。  相似文献   

13.
地处四川小凉山区的峨边县,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三年来,林业生产成绩显著,农业经济发展较快,收入翻了一番,使全县各族人民看到了山区的前途和希望。峨边县是彝族人民比较集中的山区,彝族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8%。全县359万亩总面积中,粮食耕地只有  相似文献   

14.
景宁县奔小康困难多自今年初景宁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八五”期间“建新村、奔小康、实现123工程”的要求后,在全县掀起了建新村奔小康的热潮。但是,当前在开展“123”工程活动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1.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对“123工程”建设活动的重视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古丈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措施狠抓生态县建设工作,实施了五大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到1999年,该县完成人工造林33.7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有林地面积达99.4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4.9%,森林覆盖率达到71.9%。二是实施节能工程。为改变农村“老虎灶”烧柴量大的现状,县委、县政府制订了《“节能工程”总体规划及2000年办点方案》,全面实施了节能工程,大力推广沼气和省柴灶。全县现已办起沼气试点90个,新建和改造省柴灶500个,…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14,(7):65-65
传素瑶族乡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南方,西连马龙乡,北接下乡,东与广西龙胜县的平等乡接壤,南邻陇城乡和广西龙胜县乐江乡。乡政府驻地半江,距县城双江16.5公里。全乡面积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54亩(水田1100亩,旱地1354亩),山地81099亩,森林覆盖率为68.9%。  相似文献   

17.
开拓市场,引导农民有序进入市场,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山区农民进入市场难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必须正视的课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有效地促使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上篇 当前山区农民进入市场难的原因  (一)内在因素  1.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参与市场竞争。山区偏僻闭塞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山区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如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526个村(居)委会,有一半的农民生活在崇山峻…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集“老、少、山、穷、库”五位一体 ,近几年来 ,我们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买方”新的经济格局 ,调整发展思路 ,确立了“兴山水之利 ,扬长阳之长 ,发展特色经济 ,建设山水长阳”的发展战略 ,取得明显成效 :山水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区域特色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形成了高山、国道、库区和城郊四类区域经济格局。全县每年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净增在千万元以上 ,农民人平纯收入净增200元以上 ,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98年全县提前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战略抉择 :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变化 ,要求我们的发展战略和…  相似文献   

19.
去年初以来,沪溪县委、政府在开展农村党支部建设整顿和扶贫攻坚工作中,针对先富起来的普遍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情况,引导这些村党员和先富起来的农民成立“奔小康协作组”。全县88个农村党支部建整扶贫布点村出现了富帮穷、强扶弱,同心协力扶贫攻坚奔小康的新气象。扶贫攻坚奔小康协作组本着自愿、互助原则,由党员、团员、民兵、科技示范户、致富典型户和贫困户组成,组员之间经常交流致富信息,并在技术、劳力、资金上互相支援,如洗溪镇上街村苗族共产党员杨必秀,靠加工尼龙、丝纤袜子致富,她主动与10多户农民结成奔小康协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为经济振兴作贡献的队伍里,有一支组织严密,特别能战斗的生力军——凉山民兵。把荒山变宝库在土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谁拥有土地,谁就具备发展经济的强大优势。凉山州委、州政府从全州可耕地开发利用极具潜力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建设“三亩地”(两亩“找钱地”,一亩高产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军分区党委把实现这一规划作为民兵的中心任务,号召民兵向荒山进军,要求每一个民兵比群众多开半亩“找钱地”,多建一亩高产地。地处黄茅埂大风顶脚下的美姑县瓦候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过去是个“拉屎不生蛆”的穷地方。分区党委的号召,激励了这里的46位民兵。他们组成第一支开发队,用汗水和辛勤的劳动,在杂草丛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