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理:社区建设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先简要介绍治理理论提出的历史、治理理论的涵义及主要论点、治理与统治概念的区别,然后由治理理论推导出社区治理的概念及其涵义,通过对国内社区治理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出“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的转变是社区建设的需要和必然”的结论,从而为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2.
“潘查雅特”(Panchayat)是印度乡村古老的统治机构,意即“五人长老会”。“潘查雅特管理制”(Panchayat Raj)是在旧的长老会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自治制度,又译作“乡村评议会制度”。它是今日印度乡村最基本的政治统治形式。本文拟就印度传统乡村统治的特点、新潘查雅特制度实施经过及其后果等问题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世定 《社会》2017,37(3):46-66
本文强调,在研究集权和分权这一反复出现且类型多样的历史现象时,建构适度抽象、概念和逻辑明晰的理论模型以助分析是有效的。本文指出,将“风险论”和“效率论”对立起来有欠妥当,“风险论”就是一种效率指向的理论,重要的是区分何种治理、何种效率、谁之效率。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建构了分析统治者风险治理效率和日常行政效率关系的模型,指出当一种制度赋予统治者以统治风险最小化的行为特性时,其日常行政治理效率的最大边界在哪里;建构了统治风险治理效率下的集权和分权选择模型,并考察过度集权与过度分权的概念;讨论了效率区分在理解中国历史中非均衡割据现象方面的意义。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建构,考察了统治者收放权边界内外运作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福柯“生命政治”中的核心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命政治"话题的探讨无论如何绕不开福柯,厘清福柯所使用的"生命政治"及与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是研究并透视福柯"生命政治"思想厚度的重要前提。福柯对"生命政治"概念的使用主要是基于对生命权力及生命政治中"力"的分析和揭示。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揭示,福柯赋予了"生命政治"以全新的激进内涵: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对各种人口现象的治理不再以统治而是以治理为中心。挖掘福柯"生命政治"概念中的深层次内涵对人类面对并解决治理实践中的一些棘手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10):33-36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治理的现代化,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不仅事关整个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改革,更引发省、市、县乃至乡镇等各级党委政府全方位深入变革,是关乎我国基层政治生态和人民群众福祉的一件大事。本文在阐释治理、基层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实现途径,论述实现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加强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田明孝 《浙江学刊》2007,(3):136-140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一个区别于传统的统治概念的新理论——治理理论被引入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管理场域中。改革开放以后浙江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为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浙江农村治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在公民社会的视域中探索民主治理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给出了多种定义,但正如La Porta (2000)等学者所明确指出的:公司治理就是外部投资者防止其权利被内部人剥夺的一套机制[1].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逐渐集中,公司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委托人和企业管理层之问的利益冲突(第一类代理问题)向控股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第二类代理问题)转移.本文试图对此方面的文献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四类:统治型结构、授权型结构、管理型结构、共治型结构。共治型结构作为社会治理结构演进的最后和最高阶段,体现着共和主义的价值理念。公民争取公共治理权利的斗争,构成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社会治理结构从统治型向共治型发展。我国社会治理结构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结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结构是其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8,(3):45-51
先秦法家鲜明的统治逻辑奠定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专制政治理论的基石,后世的制度文化在历史的演进中表现出一种路径依赖,传统的统治逻辑不可比避免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过去与现在。中国正在经历从统治逻辑向治理逻辑的嬗变,厘清法家的统治逻辑内在机理,剥离其中的痼弊,从逻辑的起点、哲学基础、主体、手段、国家社会关系结构等方面进行现代性重塑,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奘译 :现量与比量 及似唯自悟藏要夹注 :同上按 :按照梵文原文 ,此句汉译应为 :如有成立 ,声常或无常。奘译将“声常”删略。藏要中没有注出奘译与梵本的这个差异。(6 )奘译 :一者同法 ,二者异法藏要夹注 :梵文此句第三转声 ,云由同法 ,次句云由异法 ,下释文也同。梵本 :sādharmyena vaidharmyena ca  (No.1 6 )按 :此处藏要夹注是对的。但在《因明入正理论讲解》中说到 :“‘同法’、‘异法’,梵本仅有相同、相异之义 ,这里的法并无意义 ,也可以叫‘同喻’、‘异喻’。”其实 ,sādharmya和 vaidharmya是由 sadharma和 vidharma变化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