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德格尔和奎因分别从生存论和语言哲学角度出发克服了意识哲学和观念论,二者在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关系方面有很多一致的观点,但他们二人的语言主义又存在着差异,海德格尔从生存论的角度出发强调对语言的诗意使用,即一种“下降的”使用,奎因则认为科学语言是与文学语言相对立的,提倡“语义学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塞缪尔·柯勒律治和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但都注重于对创作的理论探讨.他们都关注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二者之闻的联系,对诗性语言功用十分推崇.但他们对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关系的理解上有着本质性的不同,即柯勒律治通过诗歌创作,目的是使读者走向"最深奥的真理";加斯则通过充满诗性语言的小说创作,将读者从通往"最深奥的真理"的幻象转到"最虚构的文本"的现实上来.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是从此在的生存论意义上来理解语言.现身、领会、语言是构成此在的三要素,它们在生存论意义上相互勾连,诗的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它是人类生存状态之展开,是对真理的暗示,这种暗示是通过审美性来实现的,突显了文学以审美的语言来本真地言说存在.  相似文献   

4.
陈学广 《学习与探索》2005,1(3):157-161
在文学这一特殊的语义系统内,语言的能指形式不仅传达着直接意指的语义,而且还创造着含蓄意指的审美语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语言的审美感知。文学语言能指形式本身所具有的语义表现功能,便在所指层面的一般语义信息与能指层面的审美语义信息之间形成了语义的张力,从而使语言在文学中获得了“充分的自我在场”。唯其如此,强化并突出能指形式感性的、直觉的特征,是文学语言区别于非文学语言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文学语言形成审美语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共通的地方一是模糊性、多义性;二是它们共同的心理基础:蒙太奇思维方式;两者的差异在于文学语言要依靠读者想象能力进行二度创造;而电影语言则是直观的;文学语言可以无所不至,而电影语言只能从画面的象征、隐喻意义上探求人物内心活动;文学和电影永远是互相影响、同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李铁秀  龚宏 《学习与探索》2004,3(2):105-107
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反思传统语言工具论制约下文学研究中的语言与文学、"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普遍存在的关系割裂等诸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文学与语言脱离造成的两张皮现象已使文学不成其为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研究必须建立在语言研究的基础上,文学应重返语言家园。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艺术语言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表意功能单位、指涉意义层面、语言价值三方面。应用文语言构成单位与表意功能单位具有同一性,而文学语言是分离的;应用文语言指涉意义层面呈单重平面的线性结构,而文学语言为双重垂直结构;应用文是表达特定内容意义的手段,而文学语言是作品艺术特质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8.
李维兴 《社科纵横》2006,21(3):165-166
对于《佩特森》的主题———寻求补救的语言已有不少研究,但为什么诗中的主人公(即诗人本人)要寻求补救的语言呢?什么样的语言才算是补救的语言呢?国内外对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本文认为现代语言危机导致了诗中所描绘的种种悲剧和混乱,文学语言和社会语言的脱离又是现代语言危机的集中体现;《佩特森》主人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担负起诗人的职责,开始寻求一种补救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贴近大众、符合美国经验和口语节奏的“美国习语”。  相似文献   

9.
刘敏  李永忠 《社科纵横》2011,26(5):153-1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是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辩证统一体,尤其是引用文献对教材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知识结构与行事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教材的引用文献呈现出文学语言、生活语言、文件语言三种语言风格。文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类引用文献能够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与感染力,文件语言类引用文献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发散性追问与求实性探究。教师需要在教学准备中将这些文献语言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语言,才能充分发挥引用文献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汶成 《求是学刊》2002,29(3):88-93
语言具有“意指”和“效果”两大功能 ,任何一种语言的运用都首先是传达一定的意义 ,然后才谈得上产生一定的效果 ,包括审美效果。如此理解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就使得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都具有了共同的语言“内核” ,即传达某种思想信息的意指性。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以意指功能为前提并借助意指功能显示出来 ,由此决定了文学语言意指功能的特殊性。当我们把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与它的意指功能的特点联系起来考虑时 ,就会发现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主要包含自指性、曲指性、虚指性这三重内涵。  相似文献   

11.
《空白》是贾平凹迄今为止唯一的诗集,尽管诗集中收录的作品基本上是作者初涉文坛的稚嫩之作,但作者却对这部诗集珍爱有加.诗集《空白》在语言特色、题材内容、审美情趣、思想意蕴等方面都为贾平凹后来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诗集《空白》到近年来贾平凹长篇小说精品的不断井喷,显示了作家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执着追求与不懈探索.可以说,诗集《空白》是贾平凹后来文学创作的艺术母体,对于研究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喜桃 《唐都学刊》2010,26(5):111-115
怎么想就怎么写的情况在运用抽象思维的写作中可以存在,因为抽象思维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思维,而形象思维中所运用的思维符号可以是表象,也可以是意象,只存在怎么想就怎么"画",而不能怎么想就怎么写,必须用文学语言来进行创作。文学语言是作家心理世界审美意象运动的外化形态(物质外壳),文学语言的品级,决定于作家心理世界审美意象运动的品级。  相似文献   

13.
Literature is the art of language, so in the light of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Chinese literary forms it is appropriate to present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s the art of languag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arts with the 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s rejec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promotion of the vernacular. This language revolu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y language during each subsequent historical period have exerted a profound inf1uence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cluding literary forms, and hence have become an inner sour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forms and of the shaping of their main characteristic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forms as well as the rules governing this process will not only disclose the universal linguistic context of literary creation creat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but will also enable us to find the historical sources of the phenomena of literary genres and forms, writers’ choice of literary styles,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works, etc., and will offer a correct expla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May Fourth vernacular movement and the subsequent series of new literary forms and styles. This is instrumental to achieving a better summation of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forms and to finding historical clu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resent-day literary forms.  相似文献   

14.
陈莉 《阅江学刊》2009,(4):112-116
老舍的文学创作语言是通俗易懂的京味口语,然而这些口语白话在文本中显示出极高的文学性。其基本的文本语言——叙述和描述,构成了其作品的文学性生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孟伟 《唐都学刊》2006,22(1):109-111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诗人,向来研究者者对其诗论关注较多,而对于作为其文学批评一部分的散文文论却鲜有论及,其实在《沈归愚诗文全集》中,《文钞》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沈德潜在散文文论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论主张,“文之与道为一”是他论文的理想和最高标准。他认为文章立“道”为根本后才能讲求章法技巧,“才”、“情”、“养”、“气”是文章写作的关键因素,应加强学养,做到醇雅。他的散文文论与其师叶燮有着承传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于茀 《求是学刊》2003,30(3):100-104
文学是用语言写成的 ,文学的物质媒介是语言 ,但是 ,这并不等于说“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语言 ,同时又是超语言的。最终 ,语言要被消解 ,展示给读者的是作家审美经验所编织的世界。这是一个终点 ,作家和读者在走向她时又都必须沿着言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进化"的科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敦华 《求是学刊》2006,33(2):26-31
自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进化”这个概念已经成为日常语言中的一个常用词。虽然进化论可被应用于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但是日常的或“准学术”的言谈不能表达进化论的科学意义,反而造成对进化论的似是而非的误解。文章通过对比人们对“进化”这一概念的误解和该概念的科学含义表明了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陌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绍普 《学术交流》2002,(4):121-124
语言的陌生化是指语言使用者运用新鲜的词语和有悖于传统的表达方式,故意造成的新鲜感,也是语言的异化和更新。其表现有新造词语、语义异化、词语借用、非语法化等,其成因主要是社会生活的变化、语言内部的演变、人们的审美追求等。我们对之应持的态度是承认、宽容、欢迎、研究、引导,使之逐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陈宗玉 《唐都学刊》2000,16(4):133-136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语言交际是交际交流中的重要手段。本文拟从语言交际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现代英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