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文澜同志在《中国近代史》中对同治年间宁夏回民的反清斗争,认为是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后,有些同志在研究这次反清斗争中对领导这次反清斗争的马化龙有着各种不同的评论。为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弄清历史事实。这样,我搜集了有关金积堡保卫战的一些历史资料,准备对马化龙作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一些资料,整理成文,便于探讨,並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2.
清代咸同年间爆发的滇东南回民反对清政府的抗暴自卫斗争,具有维护民族生存自立的性质,与滇西杜文秀领导的各族反清大起义不同,故对其领导人马德新、马如龙不能以简单的投降、叛徒论之,而应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全国各地、各民族掀起了一个范围极其广阔、性质十分复杂的反清运动。甘肃回民起义是这个运动中的一组巨澜,其中的西宁回族撒拉族起义更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浪涛。但是,解放以来对这次起义的研究很不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试图对这次起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八六二年五月(同治元年四月),爆于陕西华县的回民反清斗争,如星星之火,不久即燃遍全省,波及西北大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期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陕甘回民大起义”。陕西凤翔是这次回民起义的重点地区之一。但从新、旧史书上看,关于凤翔回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等问题的叙述不甚详细;更有不少诬陷攻击之词充斥于反动史书中,如《清朝全史》第六十六页上载: “先是同治元年七月,凤翔之回民杀汉人,围郡城”; 《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七三至卷一七八《纪事七》至《纪事十二》的编纂者吴廷锡公然站在反动统治者的立场上,把镇压回民起义的反革命行动标之为:“平定回匪”! 当时的凤翔知府张兆栋在他上报的《禀回民叛乱请发兵剿办由》中更恶毒地辱骂回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咸丰、同治年间绵延西北各地的回民起义规模很大,影响极为深远,它与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汇合成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反清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然而,西北回民起义自身几乎没有文献传世。研究这次起义,我们能利用的,只有清光绪间官修的《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以下简称《方略》),这是军机处关于咸同西北回民起义专  相似文献   

6.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杜文秀领导云南迤西回族和其它各族人民举行反清大起义,建立了大理政权,坚持反清斗争十八年,在云南各族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建国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对此搜集、整理史料和进行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史学界关于云南回民起义史的研究状况来看,大体上经历了起步、初步深入和向纵深发展三个阶段。在五十年代,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从头开始的,因此,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史料的  相似文献   

7.
在清朝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反清起义中,李得仓率领"南八营"起义军转战于陇东南一带,有力地打击了清军,最终出于形势所迫,接受清政府的招抚,客观上达到了维护民族权益,削弱封建专制压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甘肃两省相继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回族人民反清武装斗争,从而揭开了陕甘回民起义运动的序幕。这次起义运动历时达12年之久,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实属罕见。它是清朝统治阶级长期进行反动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回族人民卫教保种的民族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9.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2),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陕西回民首先拉开了西北回民反清起义的序幕,继而甘肃(包括今宁夏、青海在内)各地纷纷响应。很快就形成了宁灵平固间的马化龙、河狄间的马占鳌、河湟间的马归源兄弟和河西走廊的马文禄四大起义中心。诸路反清大军在全省燃起了燎原战火,他们攻城破堡、杀官劫府,致使“甘境之  相似文献   

10.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震撼全国的云南回民大起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清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马联升领导的滇东回民起义是其中有影响的一支大军。其斗争规模和战斗精神,使滇东“七府州县无人抗衡”。但是,时至今日,如何评价马联升的“受抚”问题,史学界仍然褒贬不一,甚至还有马联升是“叛徒”之说。笔者对此说当然不敢苛同。现在,依据史实对马联升的“受抚”问题作些具体的历史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清咸丰、同治年间,在云南西部爆发的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联合汉、彝、白等各族参加的反清起义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这次反清起义,从1856年到1874年,前后长达十八年之久,沉重打击和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在这次反清起义中,巍山曾起了极大的作用,现就此问题略作评述,供史学界参考。 杜文秀起义前的巍山 蒙化府设于清乾隆三十六年之前,后改  相似文献   

12.
论杜文秀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渊源马经清朝咸同年间滇西地区爆发的杜文秀领导的反清起义,是回、汉、彝、纳西、傈僳等少数民族联合反对清朝民族压迫的进步起义。这次起义在云南各民族联合反抗封建统治者民族压迫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杜文秀在...  相似文献   

13.
1862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回族起义,相继从陕西、甘肃发起,十年反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后来在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这场起义于1871年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为了进一步迫害回族,特令陕甘总督左宗棠进行所谓的“善后”“安抚回民”工作。左宗棠在承办“安民”工作中,不惜采取一切残酷手段对迫降的回族鱼肉凌虐、施以报复。“安民”政策就是强制回族分散按指定地点迁移,其目  相似文献   

14.
1864年,伊犁地区爆发的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反清武装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族人民在陕西、甘肃回民起义推动下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前后七年之久,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春,陕西关中回民在太平军和捻军的直接影响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清起义。甘肃(当时宁夏属甘肃省的一个府)回民也纷起响应,短时间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抗清中心,它们是:宁夏地区、河州地区、西宁地区和肃州地区。其中  相似文献   

16.
宗教和农民起义有密切关系。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有密切关系。本文试就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的关系、对回民起义的影响,作初步论述,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一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①回族是和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的民族。回族多数群众的感情不同程度地受有伊斯兰教的影响。历史上的回民起义,回民掀起的巨大风暴,或浓或淡地带有伊斯兰教色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或没有得到党领导的回民起义,一般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1938年底至1941年初,甘肃省所属海原与固原地区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国民党地方官员面对不同的言说对象,对回民起义发生的原因和性质说法不一,闪烁其辞。通过对档案史料记载研究分析发现,海固回民起义不是因民族或宗教问题而起,完全是为了反抗国民党暴政。当然国民党民族宗教政策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清朝同治元年至十二年(1862—1873年)在陕甘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是回族人民不堪清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而进行的一次英勇不屈的斗争。但过去有的论著把这次起义说成是“联合”汉族人民进行的起义。韩敏、邵宏谟二同志在《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一文中,也把这次起义说成是“以回族劳动人民为主体并联合一部分汉族人民共同反抗  相似文献   

19.
咸同之际爆发的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其领导群体在民族结构、文化教育、教派分歧等经历背景以及植根于其间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较为深刻地影响着两次起义的进程及结局,在一定程度上使杜文秀起义和甘肃回民起义的外显面貌表现出众所周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有清一代,封建统治和民族、宗教压迫极其残酷,西北回族和各族穆斯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而起义频频发生。每次起义都在西北乃至全国引起震动,对后世亦产生很大影响。正确认识和阐述西北回民数次发动的起义,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多年来,许多同志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论文和著述,但除解放初期马霄石先生的《西北回族革命简史》外,至今国内尚无一部较为充实系统的回民起义专著。许多重大问题争辩不清结为疙瘩,并反映到有关民族的思想上。《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的学术著作,其论点论据是作者积多年努力,对西北回民起义进行比较系统论述的一个集结。读来令人欣然有所收益,对解开回族近代史上的一些“疙瘩”,也不乏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