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历史?一般人认为只有正史才算历史,毛泽东同志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正史,如《二十四史》固然要扎扎实实地学习,《资治通鉴》固然要扎扎实实地学习,稗官野史以及历史小说也要读,如《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虽然有虚假部分,但它基于史实,把人物、情节形象化,不失为正史的一种补充。至于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他也把它当历史看待,他说  相似文献   

2.
《悲剧的诞生》可从生存论角度解读。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探讨了悲剧的诞生、灭亡、更生;同时,尼采阐发了他的悲剧观,其中包括艺术的形而上学性质和酒神智慧,尼采的悲剧观其实是一种生存论。尼采的生存论不仅指涉个体的人生在世,也指涉民族的生存。尼采揭示了希腊人的艺术化生存,他提出向希腊人学习。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是中国人民所熟知的。解放前他写的《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从军行》、《宝貝儿》等十四部诗集,至今为千百万人所诵读,成为人民群众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从他学习写新诗算起,创作生活巳经超过半个世纪。他以惊人的写作才干和毅力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关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秋夜》已有许多讲解,并且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准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选讲》(修订本》中,钱谷融同志对《秋夜》的讲解,代表了最新的水平。他澄清了一些陈旧的和错误的讲解。读来深受其益。但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地方有作说明的必要:一个地方是不同于钱谷融同志的看法;一个地方是冯雪峰、钱谷融提出了正确见解,但论证欠充分,难以说服人,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补充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一 1938年郭大力、王亚南合译、出版《资本论》全三卷,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由零星介绍《资本论》发展成有计划地出版《资本论》原著的一个突出标志。王亚南翻译《资本论》是为了学习、研究《资本沦》,是为了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旧中国社会性质,是为了要对中国社会经济改造有所贡献。在我国三十年代。“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研究中国经济学说”是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心声。王亚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极力主张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立志要“创立一种特别具有改造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 马克思对学习外语的重大作用和政治意义曾概括为一句名言:“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在他的整个战斗生活中,他学习并掌握了近二十种外国语言。他精通欧洲主要国家的语言,并能阅读欧洲一些国家的文学。他能用法文和英文写文章,其热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法国人或英国人比美。他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文章用的是地道的英文;他用来回答蒲鲁东的《哲学的贫困》,用的是地道的法文;在国际会议上,他还能用西班牙语自由、流利的交谈。  相似文献   

7.
《苏格兰人的书》由《落日之歌》、《云雾山谷》和《灰色的花岗岩》三本书组成.在整个三部曲和单独的每部小说中,其象征性的框架结构、标题和人物既体现了吉本对苏格兰民族地位的寻求,也体现出他对苏格兰未来解救方法的探索过程.他在三部曲的象征意义中表达了他强烈的民族主义及共产主义双重理想的追寻与寄托.  相似文献   

8.
在曹禺的一生中,对于话剧创作与"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用话剧去探索人性、表现人性,是其创作的初衷与最终目的。在他的早期剧作《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的系统的思考。他高度肯定了人的"蛮性"、欲望、情感并赋予其人性解放的意义,同时又对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人性若要圆满,必须对人的欲望、情感进行提升,路径有两条:一是宗教,一是理性。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独罪财色”是张竹坡明确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词话本的写定者和崇祯本的修订者认为财色本身存在罪恶,人是财色的牺牲品,对贪财好色的人缺乏应有的谴责与批判。张竹坡将财色的罪恶最终归结到贪财好色的人身上,他注意到贪财与好色之间的联系,将财色作为整体进行谴责,他认为财比色更厉害,《金瓶梅》罪财重于罪色。《金瓶梅》写定者与修订者“独罪财色”的创作动机,在小说中基本得以实现,但小说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此,《金瓶梅》客观上暴露了人在追逐财色的过程中各种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  相似文献   

10.
爱情和婚姻问题是劳伦斯小说探讨的一大主题,他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感情对人的个性、人际关系、人的完整性等的影响。从他的爱情三部曲《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其他小说如《白孔雀》《菊花香》及他的散文、书信不难看出,他反对纯精神和纯肉体的结合,更反对一方对另一方的精神控制,理想的爱情和婚姻模式应该是双方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他非常注重性爱的力量,性的满足可使一个人完整,抵御工业化对人性的掠夺,使婚姻和宇宙正常运行。小说中几乎所有主人公的苦恼均来自他们自身灵与肉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从未写过论人生的专门著作,但他却有丰富而深刻、精辟而通俗的人生论思想.这些思想就体现在已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的许多文章中,尤其是诸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著名文章之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他对白求恩有段著名的评价:“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一连说了五句“一个…人”,实际…  相似文献   

12.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在题为《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中,就党风建设与学习乃至整个革命事业成败的关系进行分析。他认为,要搞好学习,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学风,端正学习态度,克服主观主义,注意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同时,为提高学习效果,他主张要互助学习,注意克服宗派主义,杜绝本位主义泛滥。新时期,中共中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整顿党的作风》中得到启发,一方面要有科学的态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注意规避主观主义和本位主义;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学习路径,既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又突出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短篇小说《葛梅》,最初发表在《红旗》杂志一九六一年第二十一、二十二期合刊上,后来被收入一九七八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短篇小说》中册。作者管桦,原名鲍化普,河北省丰润县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一九四五年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因此,管桦早在幼年时期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富有强烈的阶级意识。他一九四○年进入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开始系统地学习革命理论和文学知识。一九四一年,到冀东作报社记者,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一九四六年一月参加共产党。在党的培养下,他先后发表了不少小说、诗歌、散文等。一九五八年,他响应党提出的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的号召,到冀东农村落  相似文献   

14.
章炳麟的政治、哲学思想随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而变。章炳麟哲学思想前期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而撰《訄书》、《菌说》、《视天论》等,以阿屯(Atom)、以太为而非精神性"性海"为苍苍然成物者;后因"苏报案"囚系上海,在狱中潜心佛学,推崇法相唯识学,发表了《建立宗教论》、《无神论》、《人无我论》、《四惑论》、《俱分进化论》等,建构了其哲学理论思维体系。从章炳麟思想演变过程中,可以窥见中国近代化过程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章炳麟的基本立场是会通中西,西为中用,他早期吸收西方阿屯(原子)说,以充实中国天的学说;他接受西方进化论,而改造为俱分进化论,并根据现实社会人生的苦乐、善恶的实际,主张苦乐、善恶并进;他讲西方的自由、平等,以佛教唯识学和中国传统《庄子·齐物论》思想加以诠释。这种诠释,是中国化的诠释,是在中西文化互动、交流、冲突、融合中,做出了西方近现代思想中国化的尝试,这一点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奎因的丑陋     
奎因是世界上最丑的人之一,但他却立志要当一位名演员。这位来自美国洛杉矶贫民窟的男人,其创业过程充满了痛苦和艰辛。他的天赋不为人注目,但他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的意志也是坚不可摧的。直到《索尔巴斯》一片使奎因获得奥斯卡奖后,他从前的努力才被人们公认。大家记起他就是《巴黎圣母院》里的那个打钟人,还有《阿拉伯的劳伦斯》和《伟大的希腊人》等等。从前他那些令周围的人感到恐惧的特征,经过了岁月的磨砺,今天已成为令人惊叹的标志。他那张20年来一直被视为绝对丑陋之典型的面孔,表现出百折不挠的个性和对生活的无限激情。你的缺陷也…  相似文献   

16.
试析马克思视野下“完整的人”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它的提出先后经过了多个时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1844年手稿》的初次提出,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的补充和丰富,最后到《1857—1858年手稿》中具体提出了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完整的人"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人的本质丰富性;他要全面占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解;最后人还要以一种健全的生命方式来存在。"完整的人"需要在人的社会历史中生成,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这一过程要借助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同时还需要通过共产主义运动;除此以外,人类的历史必须由地域性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和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7.
古丁是东北沦陷时期的一位爱国作家,他投身文学事业,并利用文学进行反满抗日活动,他在《明明》期刊的创办过程中,他的文艺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印证了他作为一位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有良知的中国人、中国作家的铮铮铁骨和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18.
《新少年》2007,(5)
从《茶馆》中的常四爷,《英雄无悔》中的高天,到《洗澡》中的刘大明……他的身影一出现,人们都能叫出他的名字——濮存昕!无论在舞台上、银幕里,还是公益活动中,他在不经意间都会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打动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伦理学史上 ,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义利之辩的人 ,他主张在行道的过程中“克己”、“见利思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下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德、新文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准备谈谈《鸿门宴》的主题、人物及语言,而以分析人物为重点;在分析人物时,以谈项羽、刘邦二人为中心;在刘、项二人中,以谈项羽为主。 一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写了他身上的优点,写了他的成功,写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立下的功绩;也写了他身上的缺点。写了他的失败与灭亡。在《项羽本纪》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渡河救赵”、“鸿门宴”及“垓下之围”三部分。其中“渡河救赵”突出了项羽的功绩,在“救赵”中,项羽是一位了不起的盖世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