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论交际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交际能力理论的引进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确立 ,外语教学应采用交际教学已得到普遍认可及推广。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交际教学的目标 ,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语用能力来体现。本文从论述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关系的角度 ,说明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阐明交际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怎样培养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具体特点,介绍了在这门课程中如何从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等方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原则、方法和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标准之一,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日益成为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重点.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语用和文化等三个方面的能力着手,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套能体现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培养并重的好教材是提高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有效保证。本文通过对语用能力培养的理据的论述,建议在英语教材中纳入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用英语得体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用学学科的孕育、兴起、确立与发展,培养和提高我国外语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际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理念。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首要的,但到了已经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的大学英语阶段,应该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能力包括语用行事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和语用效能能力等,从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就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及避免语用失误的方法。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三方面着手 ,即 :教师必须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采取传统法与交际法相结合、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法 ;注重英汉文化差异的比较 ,总结出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语用失误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努力营造各种社会环境 ,不断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文化意识 ,从而避免语用失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能力、语言能力、第二语言(外语)能力和国际汉语语言能力几个概念的层层解剖,逐步勾画出来一个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图。这一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由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力和汉语语用策略能力等四个主要成分有机结构而成;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两个阶段或者层次,即: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获得和汉语综合交际能力的养成。对于前面两个能力成分和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后面的两大能力成分和汉语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却还没有多少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方面的有效探索也不多见。这一现状,无疑为国际汉语教育教学从业者来带来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研究实践语境。  相似文献   

8.
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一个基本教学任务。本文在探讨了大学公共英语课堂的现状和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从教学实践出发,在教学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就如何有效利用大学英语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的愿望和目标。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但到了已经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的大学英语阶段 ,应该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滞后于语言能力是明显的事实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英语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思维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既教语言又教文化的过程。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因文化思维差异往往导致语用失误,交际受阻。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审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关系。结论是英语教学应加强文化因素教学,排除母语干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