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 李绍南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搞了一次马拉松式的身体例行检查,从乡村到首都的名医院能去的都去了,就是没有查出确切的问题来.其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浑身上下就没有好受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张鸣 《领导文萃》2009,(5):83-86
王闿运是晚清的大名士。不过即使是大名士。也没有生下来就做的,在他出道之初,其实是有机会做跟名士完全不同的能臣的。乾嘉之际,湖南是个出读书种子的地方,王闿运就是一个湖南骡子似的读书种子。《清史稿》上说他“年十有五明训诂,二十而通章句,二十四而言礼”,  相似文献   

3.
正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被所有人引为经典,意思是屁股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脑子里就会有相应的想法。一般来说,屁股决定脑袋是一种批评,批评那些"在什么位置上就说什么话,而没有一个全局思考"的现象;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屁股决定脑袋是对"在其位、谋其政"的工作态度的肯定。其实,我认为脑袋由  相似文献   

4.
李中堂内外     
韩毓海 《领导文萃》2008,(15):139-143
一 关于李鸿章,过去说他是卖国贼,今天则被趋势文人奉为改革先驱,洋务领袖,乃至民族英雄,可谓一百八十度转弯。其实说他卖国的确谈不上,因为李官再大也不过是皇上的奴才,卖国者不过是皇家要卖而由李出面顶屎盆子,李非没有卖国的道理而实无卖国的能力,他坐在谈判桌上其实大事小事都要请示皇家,他自己其实屁也决定不了。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在生活中,常听一些人愤愤不平地述说自己"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痛斥自己受到的所谓"不公平待遇",好像对方是白眼狼、冷血动物。但这只是那些愤愤不平者的狭隘认识,也是错误的认识。苦劳如果不能创造效益甚至还起着副作用,没有任何功劳,那么,这个人就没资格谈苦劳。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这句俗语有个前提,那就是耕耘的地方以及耕耘的方式正确。如果一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跑到沙漠去种小麦,那么,这个人就是耕耘得非常努力,苦劳非常大,他也不会收获一粒粮食,反而连种子都白白浪费掉。  相似文献   

6.
人不是玉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希望改造他人,至少让他人改掉一些缺点——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但是我们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改不了.因为每个人就是他自己,先天的遗传和禀赋,加上后天的经历和环境,造就了这个人如今的样子,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这不是考试,这次八十分,你努力一下,下次也许就九十分了.  相似文献   

7.
张鸣 《领导文萃》2013,(17):88-90
张宗昌在军阀中,是名声最差的一位,手下的军队没有纪律,比匪还匪,治理地方没有章法,明抢暗夺。但是,如果让跟他打过交道的狐朋狗友来评价,这个人简直好极了。好客,够朋友。吃他的饭,没问题;用他的钱,没问题;看上他的小老婆拐了走,绝不会追杀,下次见面,居然会忘了。哪怕初次相识,他老张有吃的,也就有你吃的。有他嫖的,也就有你嫖的,非常乐于和所有跟他视为朋友的人,分享女人。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5,(4)
公司有两个人在竞争同一位置,人力资源部对两个人都做了很长时间的考察。第一个人做事比较积极,但没有才华,因为他一贯的努力,发展到现在,公司发现他有一些可用的见地,但仔细分析后,这些见地是没有什么潜力的。另一个比较有才华,一开始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今天我能做到这个位置,算是受到企业的重用了。但是,我的很多同学,在银行的、证券的、公务员的,基本上没有多大起色,很多人毕业以后拿不拿证件其实都无所谓。我觉得还是和个人能力、目标设立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可能以前单位比较稳定,但是如果他很有想法,他就会跳槽寻求新的发展。目前来说,我自己的期望值还是达到了,时间甚至比我想象的缩短了很多。其实我还算比较幸运,很多MBA毕业之后过得并不好,这可能与国内的  相似文献   

10.
<正>觉得委屈吗?为何老板好像对你视而不见,一句赞美的话也没有?"其实老板根本就没有时间注意到你到 底做了什么,你要自己主动让他知道,"《吹牛大王》的作者佩姬·克劳斯提醒道。但是,要如何适时的表现 自己,又不至于被别人批评说你是在炫耀?《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雪瑞尔·达尔有以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每个有机遇的人,其实都必然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经历,在其成功的背后,也都曾有过暗自落泪的挫折。只是社会注意到的往往是他们光辉的一面,却少注意到他们转过身去留下的记忆的痛苦。这痛苦其实才是成功者最真实的语言。机遇是公平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除了他们具有适应客观环境的能力外,还在于面对艰难困境时,他们始终没有动摇和坚持下去的勇气。河北省华瑞(邯郸)冶金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正值中年,他就是在艰苦的创业中始终不放弃坚持下去的勇气,凭其“一定要改变命运”的决心,创出了一份骄人的业绩。剖析张智今天的成功,其实充填他这十几…  相似文献   

12.
《决策探索》2009,(13):84-84
周森峰这位刚刚29岁的青年当上了湖北宜城市新一任市长,于是引发了争议,争议最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周森锋有没有家庭背景;二是这么年轻有没有能力干好市长。有没有背景,有关方面已经作了回应,说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其实这种回应,说了自说,父母种田不错,周森峰的岳父母是否种田?叔叔舅舅姨妈是否种田?他们当中只要有一人是高官,都是一种背景。  相似文献   

13.
王伟玮 《领导文萃》2009,(20):51-54
作为资深军统,曾跟共党分子左蓝有男女问题:赏识自己的戴老板死后,朝中无人;干特务工作,既没有陆桥山的情报网,也没有李涯的行动队,要想出成绩很难——能保住机要室主任的位置,就挺不容易了,但他还能一步步地爬上副站长位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罗西 《领导文萃》2011,(11):99-100
有个富翁朋友,讲起他白手起家的故事时,总结出一条私房"真理":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还不如主动给别人留条后路。比如说话留有余地,即使对方该死,也给对方一个缓刑。他举了个例子,最初他在上海滩摆地摊,赚了第一桶金。这样的地方,客户杀价毫不留情,常常是拦腰砍下;所以,真正狠的摊主,不会与其对杀,要提前为顾客设计一些"绿色退路";我们之所以争吵激辩,甚至打架,是因为没有退路,没有下台阶。  相似文献   

15.
《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发表了何家栋先生最近撰写的一万五千多字的长文,批判我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在文中何家栋先生对我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歪曲性理解,而他自己的许多观点,其实是很站不住脚的。由于何家栋先生的文章很长,又讲了许多方面,我一个一个地去详细回答,一时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恐怕也难以有地方愿意给我这个篇幅去发表。因此,我只能择其要点,点到为止。有些问题,论据十分丰富,俯拾皆是,我过去也已经论述过。对于这些问题,我只提出结论,不再多举例证。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究竟 是一个现实还是我在提…  相似文献   

16.
《领导科学论坛》2009,(1):63-63
顾农扬州人对欧阳修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在这里当过郡守,所建之平出堂至今犹存,是远远闻名的旅游胜地。其实欧阳修在扬州当地方官只有一年,到第二年就改任颖州(安徽阜阳)郡守了。现代官员最为看重的“政绩”,他在这里好像并没有建立多少,最有名的也就是修了这么一座平山堂。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7.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秘密,只不过他们有时的思路比常人宽一些罢了。比如失败了其实只说明尚未取得成功,这就有了再奋斗的机会。毕竟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暗自落泪的挫折。也正是这艰辛和挫折才成就了人生最有价值的内容。河北省美科尔(邯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忠,就是在艰辛和挫折中走来的一名年轻的、和天然色素结下不解之缘的企业家。也正是他和天然色素间的这不解之缘,才编织出了围绕他的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改革开放让我们关注信息也让我们逐渐学会了利用信息,从信息中获取尽可能变成现实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王蓁 《经理人》2005,(5):90-91
没有一个厂商能无限制地陈列所有产品一位从事酒水批发的经销商曾经非常困惑:他代理的产品主要走商超渠道,在进入商超之前,他就做好了全盘销售规划。但是,市场实际的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他发现保持标准陈列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对于陈列的量化问题他也比较困惑。其实,大部分的经销商或者厂商可能都产生过类似的困惑。“聚集陈列”商品进入超市销售仅仅是第一步。WELLCOME公司曾经有一项这样的调查报告:顾客平均在商店里逗留14分钟14分钟看8000列,等于0.1秒看一列(假如他们全都看的话,不过他们不会)。WELLCOME有223柜的干品,14分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给人的印象是庄重威严,不苟言笑,其实他有他的幽默和人情味,请看: 回家乡去 有一次,著名的歌唱家科兹洛夫斯基得知斯大林很赏识他,便向斯大林提出一个请求:“我从来没有去过国外,所以我想……”  相似文献   

20.
吴雪 《决策》2014,(12):19-19
<正>书法是有格调的。一幅书法的高低雅俗关键在于它的格调。格调其实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格,其次是调。格是品位、境界,调是特点、特征。光有调没有格不行,作品立不起来;光有格没有调也不行,作品不生动,缺乏个性风格。因此,格调是我们进行书法审美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我们欣赏书法作品的一把钥匙。史培刚书法格调是高远的。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师法"二王",以魏晋为宗。对兰亭、圣教、十七帖等"二王"经典,他都心摹手追,日夜临习。后又兼融颜真卿、孙过庭、苏东坡、米南宫、董其昌等各家所长,融会贯通。古人云,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