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关汉卿是我国十三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的戏剧艺术大师。他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代文学——“元曲”的奠基人,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先河。关汉卿的戏剧,所以能取得这样高超的艺术成就,除了作家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能够广阔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面貌以外,和作家创作时提炼主题、熔裁题材、经营结构、运用语言等方面的高度技巧是分不开的。然而,王国维却认为:“元剧之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我觉得,这种意见未免失之偏颇。诚然,由于元杂剧有固定的格局,是会影响戏剧情节的发展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但是,对于大手笔来说,他能驾驭这样格局,能在严格的限制中,对人物  相似文献   

2.
七百年前,伟大的人民戏剧家关汉卿创作了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七百年后,杰出的无产阶级戏剧家田汉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关汉卿》。《关汉卿》所描述的,正是关汉卿创作和上演他的代表作《窦娥冤》的斗争过程。这样的戏中串戏,代表作串代表作,真是辉映古今,堪称奇绝。 一九五八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关汉卿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田汉以奔放的政治激情,写出了话剧《关汉卿》,在我国和世界的戏剧文学宝库里,增添了一颗瑰丽的明珠。研究田汉的这个代表作,不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戏剧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如何认识、理解和评价古代戏剧家关汉卿,也可以获得极为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杂剧而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曲,今存小令50多首,完整的套曲12篇。由于他的伟大成就。关汉卿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同时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极高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鼻祖,也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骄子。他的有目可考的剧作达六十余种,现在流传的凡十八种。对于关汉卿的研究,一九五八年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行列的时候,曾经热闹过一番。当时好多名家都执笔撰文,以示纪念。夏  相似文献   

5.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一生创作很丰富。为人民写下了六十多部杂剧,而今虽流传下来唯有十八种,但这些作品所塑造的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尤其广大普通妇女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所揭示社会内容的深刻性,独特性,迄今仍在我国戏剧文学史上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显示了关汉卿作为伟大戏剧家的历史功绩。正如王季思对关汉卿高度评价的那样:“它(指作品)内容包含的丰富和艺术创作上的成就,确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明代 ,湖南戏剧创作尚处于兴起阶段 ,出现了一位重要的南杂剧作家———许潮。他的杂剧合集《泰和记》大都取材于历史文人典故 ,借以抒情 ,寄托理想。其戏曲艺术的主要成就在于对元杂剧体制进行的全面革新 ,促成了明代杂剧创作的再度繁荣。他与另两位戏剧作家龙膺、李九标的创作共同促成了明代湖南戏剧创作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关汉卿戏剧创作的发展,这是关汉卿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有关关氏戏剧创作年代的考证文章中。尚未涉及他的早期作品。本文通过对《陈母教子》、《玉镜台》、《西蜀梦》、《哭存孝》等四个剧本的思想感情、艺术情趣以及编剧技巧等方面的审视,推断这些作品应为关氏早期的戏剧创作。  相似文献   

8.
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历代不少评论家都认为他对中国戏曲有开拓性的贡献。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戏曲通史》也高度评价道:“关汉卿不愧为北杂剧的奠基人。”但是他的这种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未被深入全面地阐述。大量的文章还仅仅局限于论述关剧先进的思想内容,出色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本色泼辣的语言造诣,(这些无疑是关氏的杰出成就)而在论及戏剧创作的核心问题—戏剧性时,则大多语焉不详。我认为,关汉卿作为北杂剧奠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他在使北杂剧高度戏剧化方面的卓越建树。这集  相似文献   

9.
韦湘秋的学术研究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是围绕外省籍著名作家在广西期间的创作以及广西作家的创作而进行.他的学术研究对于继承广西古代文化优良传统,光大广西古代作家的艺术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韦湘秋的文学创作亦受到读者的关注,他在诗词、小说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他以广西古代名人为主人公的小说写得尤为成功.  相似文献   

10.
试论井上靖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日本评论家誉之为“置座于文坛顶峰的大师”。他今年七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在《每日新闻》社当了十五年记者,到他发表成名作《猎枪》,牢固确立作家地位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井上靖的创作成就是惊人的,他发表过大量的诗歌、随笔和评论,也写过戏剧和电影。但他最得手的还是小说,截止一九七六年,新潮社出版他的小说全集竟达三十二卷  相似文献   

11.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因其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体制完备而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最早从事杂剧创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上运用诙谐的艺术手法,通过喜剧性的情节、滑稽的形象、幽默的语言,较好地发扬了"寓庄于谐"的艺术传统,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审美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推动杂剧的传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汉卿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之一.关汉卿所生活的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族群关系高度紧张的时期.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族群意识的杂剧作家,在其作品中,关汉卿为不同的族群人物添加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对汉人族群,关汉卿持肯定和认同的态度;对其他非汉人的族群则持贬低和排斥的态度.其中,在对待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问题上,态度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浪漫主义旗手”的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美学观。即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强调莎士比亚戏剧在美学上不同于古典主义戏剧之处和取得的关学成就,就在于莎剧中成功地运用了戏剧行动并使观众获得了完美假象。  相似文献   

14.
关汉卿在他的杂剧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恶人形象。本文从人性论的角度对这些艺术形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关剧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妇女形象在关汉卿杂剧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在现存的十七种杂剧中 ,有十二种是以妇女作为剧中的主要人物。这些妇女形象虽然都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但各自所属的阶层、出身、遭际多有不同 ,决定了她们的反抗必然不是针对同一种社会罪恶 ,而是分别指向那个特定时代的各种主要矛盾与罪恶 ,并且这些形象又合起来结成一个形象整体 ,构成对整个反动制度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关汉卿在创作此剧时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发挥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关汉卿对关羽情有独钟,将他塑造成一个近乎神道的人物,不仅为后世考证关羽是关汉卿远祖的观点提供了资料依据,而且对关汉卿所怀抱的强烈的汉民族感情与拥有的严肃的正统思想给予有力支持。在中国古典戏曲史上,《单刀会》是一部既有深刻思想性又有独特艺术性的优秀杂剧,分析它对准确认识和恰当评价关汉卿的文化品格与历史地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汉卿现存世的十八个杂剧作品之中有许多包含喜剧性。关汉卿通过塑造喜剧性人物,喜剧冲突来推动戏剧 情节发展。而喜剧性的存在以矛盾冲突为基础,他巧妙地运用喜剧性情节塑造手法制造矛盾冲突,从而间接的反映和揭示社 会矛盾。因此其杂剧中的喜剧性在其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观的词在转益多师的基础上自辟蹊径而成大家,并非只受柳永等人的影响,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词的创作同样深得苏轼的指导、鼓励和提醒,他也继承了苏轼对词“雅化”和革新的成就,特别是过岭后的遭际使他的词作具有“严重高古”的特点,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许潮是明代重要的南杂剧作家 ,他的作品题材都取自历史人物故事 ,多借古抒情 ,寄托理想 ,其对杂剧体制的全面革新 ,特别是首创专用南曲创作杂剧的方法 ,确立了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内容厚实、力戒陈言、寓"庄论"于"闲情"的书,是我国第一部富有民族特点的古典戏剧美学剧作,在中国古典戏剧美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李渔在中国美学史尤其是戏剧美学史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他世界观上一些积极的、进步因素的影响,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