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10):39-42
近年来,全国旅游行业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动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十三五"时期,国家以全域旅游为主线,积极践行"旅游+"理念,着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张掖作为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城市,通过推进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产业融合、拓展市场空间、体制机制创新等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新兴文化业态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不断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并且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新兴文化业态是在原有业态自我扩张和融合其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具有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文化业态自身之间融合、以文化创意和创新为基础、集群化发展等特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路径为:解放思想,增强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构建产业价值链,促进新兴业态规模化发展;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开发人力资源等.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可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旅游业态重入繁荣期。新疆、河北、北京、吉林等地冰雪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缓慢的现实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黑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规划契机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应直面发展制约、突破产业瓶颈,从谋规划、抓落实、促融合、多借鉴的政府层面打通投资引进通路和营造流畅经营路径;在结合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孕养产品特色,以稀缺性旅游产品促进市场私域形成;在重视游客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中促成旅游口碑深入人心、品牌价值不断扩大的旅游业态良性循环,从而在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的实践带动中促使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7,(6):35-39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亚行贷款甘肃特色农业及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作为农业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项目,探索了适宜不同条件、不同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方式以及金融的有效支持方式,总结提炼出可资借鉴推广的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对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城市转型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转变城市消费理念,驱动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性产业.应该从低碳旅游的市场拓展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模式等方面探索低碳城市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品牌塑造,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推动旅游业与城市全面互动发展的重要方式.加快生态城市旅游品牌塑造,有利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城市旅游品牌塑造是将城市品牌、旅游品牌塑造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相融合,以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旅游品牌塑造为例,从生态城市旅游品牌相关概念、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市场、保护生态环境与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措施,构建一个以旅游产业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品牌驱动模式,推动生态城市旅游品牌与城市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春阳 《唐都学刊》2008,24(5):56-59
分析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宁夏旅游产业的规模形态,指出当代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结构优化调整思路,区域结构优化与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协调构建新趋势,"两山一河"、"两沙一堡"产品对接文化与旅游融合,优化旅游产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8,(4):45-48
采用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法对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的路径主要有政府引导引动、资源整合促动、组织竞合驱动、投资拓宽助动、市场主导推动、品牌项目带动、技术创新拉动、战略联盟联动。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旅游: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开启了城市创意化发展的新时代,文化个性成为创意城市的新特征,而文化创意旅游则是城市实现特色化的有效载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不仅能够破解产业融合联动的难题,而且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城市的特色产业体系;不仅能够突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瓶颈,而且能够促进市场创新,培育城市特有的目标消费群体;不仅能够突破城市有形资源的硬约束,而且能够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为城市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创意农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功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意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创意农业的运行与增值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对农业产业各环节进行文化创意以形成产业价值体系;二是运用知识产权位于农业产业链价值高端的优势,带动形成产业群;三是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型.创意农业的发展动力源自技术与非技术领域的双重创新因素,其产业优势来自知识经济及范围经济,其可持续性取决于市场及其产品的文化创意感召力.荷、日、德、英等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创意农业,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其成功经验包括: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并给予多方扶持;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注重农业多功能开发;高度融合相关产业,发挥价值乘数效应;创新生活,塑造品牌,开拓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1.
雒莉 《唐都学刊》2000,16(4):90-92
文章通过对李清照的六首梅花词与历代男性诗人所写的梅花诗词的对照分析,指出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状写梅花,使词中所写之物与所抒之情水乳交融,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美境界。  相似文献   

12.
郭爱民 《学术交流》2006,8(6):133-13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其庞硕的学术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理念。他认为,剩余是交换的基础;垄断是智慧的象征;货币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所有致富方式中高利贷是最违背自然的;在孤立交换条件下,物物交换有其比例问题;如果增加一较小的单位使整体的好处大大增加,就是一个较为合意的东西;行政当局要考虑普遍公平的规则和国家的福利。这些经济思想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货币理论、供求均衡、边际效用、效率与公平分别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依据不同学者对空间理论内涵的不同理解及由此形成的在乡村空间研究取向上的差异,把相关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空间变迁的机制与逻辑的研究;二是多元视角下的乡村空间研究.这两种类型的研究涵盖了当前乡村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和领域,可为认识和研究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多元化视角.同时需要看到,现有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无法从整体上构建乡村空间变迁逻辑的解释框架、对相关中层理论缺乏提炼等问题,这对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长期以来被美国广泛使用,许多研究经济制裁的美国学者对它是否应该继续使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探讨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功能,以及对外经济制裁在美国未来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的基础上,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国还会继续把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在国际事务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洪耀辉 《学术交流》2005,(2):172-176
由于沈从文推崇超政治文学观,人们都愿意把他看成是一位远离政治的追求纯艺术的作家.而事实上,身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沈从文,同样会不时地显露出与当局对立的政治倾向,他的文学观也并非一味排斥文学的政治功用,其平静冲淡的艺术文本中一样隐藏着作家的政治意识.所以说,沈从文并未真正超脱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6.
郝柳 《唐都学刊》2001,17(3):115-116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美育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相融并举的育人方针及其理论依据。他一生中身体力行,倡导美育,实践美育,为近代中国新文化建设和美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18.
付丽 《学习与探索》2005,(5):142-145
从媒介文化发展的视角看,网络出现泛娱乐文化倾向,张扬感官满足,悬置人文理性,忽略历史与社会意识,使网络文化缺少应有的理性深度、历史维度及超越精神。网络媒介技术以主体感官为主宰对象的功能偏失,使网络主体对技术效果尤其是感官满足效果产生依赖与迷恋,从而削弱了其文化反思能力、否定能力及超越能力。网络传媒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集中体现了新媒介文化的商业化。网络泛娱乐倾向中的文化偏失提醒我们,网络文化亟须加强人文理性建设,走出娱乐至上的文化误区。  相似文献   

19.
林定忠 《唐都学刊》2002,18(4):71-73
生活世界问题是胡塞尔后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有关于此的研究也是胡塞尔现象学研究在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重要成果。分析胡塞尔生活世界观念的层级性的交互主体性建构特征 ,有必要澄清生活世界概念之内涵及其普遍哲学概念之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场所,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做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