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苏州市档案局(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编辑、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年鉴》(2007)正式出版发行,并配有光盘。《苏州年鉴》(2007)是《苏州年鉴》自  相似文献   

2.
一、《山东年鉴》的基本情况 《山东年鉴》创刊于1987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年鉴工作处负责编纂。在体制方面,有两个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三”。第一个“三”是年鉴工作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编纂《山东年鉴》;二是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以及《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制定)对全省各级各类年鉴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吕惠聪《关于创新企业年鉴编纂的思考》一文,介绍了《中铁隧道集团年鉴》如何从多方面创新年鉴编纂,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活动已落下帷幕,在5年来出版的上万部年鉴中,100余部年鉴获中国年鉴奖,《大连年鉴》等8部年鉴同获中国城市年鉴奖特等奖殊荣。在此,《大连年鉴》向全国各获奖年鉴表示同贺!我们十分珍惜获得的荣誉,因为它既是年鉴专家对《大连年鉴》编纂成果的肯定,也是年鉴同仁对《大连年鉴》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上海年鉴》编辑部在第一部年鉴的“编后记”中表达心语:“《上海年鉴》的编纂是没有穷期的,对年鉴编纂工作的探索,也是没有穷期的。”在这以后的五部年鉴正是以这种探索精神编就的。笔者试图通过对《上海年鉴(1996)》、《上海年鉴(2000)》和《上海年鉴  相似文献   

7.
2009年末,《安徽年鉴》在中国版协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荣获综合奖特等奖,这是((安徽年鉴》继上一届(2004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能获得全国年鉴界的最高荣誉,是《安徽年鉴》全体编纂工作者勤奋努力、孜孜追求的结果。《安徽年鉴》在全国创刊较早,培养造就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编纂工作者。多年来,大家围绕年鉴的写作、编辑和出版,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年鉴编纂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我们编纂的《胜利油田年鉴》创刊于1986年,是我国石油石化系统创刊最早的企业年鉴之一,至今已连续编纂、出版《胜利油田年鉴》21年之久。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年鉴  相似文献   

9.
由《嘉定年鉴》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嘉定年鉴(2007)》已面向社会公开发行。2007年卷《嘉定年鉴》是1991年《嘉定年鉴》创刊以来的第17卷。年鉴忠实地记录了2006年度全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基  相似文献   

10.
武汉年鉴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武汉年鉴〉编纂工作》一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武汉年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年鉴编纂工作,在持续提高《武汉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方面所作的探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年鉴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反映力度。二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年鉴创新力度。三是坚持目标管理,不断加大责任编辑的组编稿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年鉴编纂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我们编纂的《胜利油田年鉴》创刊于1986年,是我国石油石化系统创刊最早的企业年鉴之一,至今已连续编纂、出版《胜利油田年鉴》21年之久。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年鉴编纂工作作为记录历史、启迪后人,推介油田,  相似文献   

12.
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年鉴》(2004)近日正式出版发行,与之相配套的光盘版也同时发行,这是《苏州年鉴》创刊以来首次发行光盘版。《苏州年鉴》(2004)是1983年创刊后的第21本年鉴,它全面系统、准确翔实地记  相似文献   

13.
《胜利油田年鉴》创刊于1986年,是我国石油石化系统创刊最早的企业年鉴之一,至今已连续编纂出版23年之久。多年来,《胜利油田年鉴》在编纂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到位,一个把关”,即:思想认识到位,对年鉴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组织到位,从机构和人员上给予保证;资金到位,促进《胜利油田年鉴》向精品化方向前进;把好年鉴总体思路和框架关,确保《胜利油田年鉴》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年鉴编纂水平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叶少刚、王东晖《试论电视年鉴》一文,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的编纂实践,从电视年鉴的界定和内涵、电视年鉴的属性及特点、电视年鉴的栏目及内容、电视年鉴的编纂及要求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电视年鉴的特点与规律、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钢年鉴》编辑部高道石《浅议年鉴编纂工作中需处理好的四个问题》一文,就关于年鉴断限、年鉴内容重叠交叉、年鉴数字用法以及年鉴正文空白版面处理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介绍其多年编纂工作中所采取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浅议专业年鉴的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年鉴社铁艳《浅议专业年鉴的编纂》一文,紧密结合《黄河年鉴》10年的编纂实践,就明确年鉴定位,调整框架结构,精心选择条目,稳定撰稿队伍和强化编校质量等问题,记述了黄河年鉴社在不断提高专业年鉴质量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江苏年鉴》主编方亚光《论省级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江苏年鉴〉的框架结构说起》一文,在系统总结《江苏年鉴》框架设计编纂工作和分析研究兄弟省级年鉴框架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指出省级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遵循年鉴属性,贯彻编纂宗旨,体现地方特色,分类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年鉴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广大年鉴编纂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外国年鉴编纂出版概观》系统介绍和研究国外年鉴编纂出版概况,对我国的年鉴事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为年鉴编纂研究者的深入思考提供了帮助。本文仅就年鉴编纂、经营的突破与发展方面谈些感想。  相似文献   

19.
一、编纂年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近20年来,随着国内编纂出版年鉴事业的发展,一批水利专业年鉴也相继创办,《中国水利年鉴》、《治淮汇刊(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鉴出版业走过了20多个年头,属于“年轻的事业”。笔者从事《广州年鉴》编纂工作也整整20年了。在长期的年鉴实践与探索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增加了对年鉴编纂理论的认识。值《年鉴信息与研究》创刊10周年大庆日子,借这个年鉴学习交流园地,就年鉴编纂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望能有所启发,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