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审美对象的主体性构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对现实的特殊关系——审美关系出发,认为:审美对象与人对现实的其他关系中的对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按主体的审美性或审美的主体性原则构建的,它不单纯取决于客观外物,而存在于审美关系之中。其主要特征有三:被审美主体想象构建的内心意象性,这是创造的方式;被审美主体的体验表现性,这是其被创造的动力;被审美主体表现出来的丰富多样和千差万别性,这是其被创造的形态。文章初步论证了上述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是辩证的统一。任何方面的倾斜和分离都不利于文学创作,不能否认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境况等客观因素对于文学创作的决定作用,但更应该注重审美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主要在现在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情感因素、审美意念指向和审美个性特征等方面。主张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统一、相互演进和交互发展,旨在强调把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人提高到与历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境界,实现人的审美工程建设,把人的素质加以优化,性格加以美化,人生态度和理想逐步加以崇高化  相似文献   

3.
从《围城》看钱钟书艺术创作的审美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文学作品面对的是人的世界,因而必然以人物性格为中心或以主体自我创造的表现为中心。那么,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艺术传达的方式上就往往能窥见作者艺术创造的审美追求及作品的审美品格。本文拟就《围城》人物形象的创造与艺术传达的方式及作者的学识、人格、气质、精神境界对其艺术创造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揭示钱钟书艺术创造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6):116-120
文学杰作具有无限多样性与独创性,其创作关键在于建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的形成离不开理性认知,而这种理性又与传统理性主义有着根本不同,却与作家的天赋——主体敏感性密切相关。如何建立符合文学创作机理的理性认知体系,如何提升主体敏感性就成为创造文学杰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心智的伟大创造;审美活动则是主体自由自觉心灵的观照。艺术品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超越。艺术的自觉就表现为艺术家的审美主体在超越与回归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审美自觉不仅与情感有关,而且要使一些艺术作品具有一种超越原作者意旨和境界的弹性和暗示力,它不但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愉悦,并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一种情感和形象的审美反映立论出发,论述了作为文学创作反映客体的社会生活审美特征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文学反映主体,即作家自我审美感受活动中的直觉、想象和认识、情感和表象等三个层次及其作用,作家的自我审美感爱不同的心理类型形成了不同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分析了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即作家自我与社会生活的诸种关系及其互相间的客观制约和主观创造的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红艳 《生存》2020,(14):0085-0085
小说阅读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小说理解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对小说分析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则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小说阅读是语文学科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最佳载体之一,通过对小说中语言、形象、情感、意蕴等的赏析,学生能够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此外,对优秀的、经典的中国小 说的阅读,本身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但是,考点和核心素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我们在备考时,应着重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王国维美学的重要范畴“观”。首先,审美之“观”,是以自然之眼观物,并使主体与客体双向互渗;其次,审美之“观”,还应“通古今而观”,力求在审美创造活动中揭示“天下万世万事之真理”;最后,要“出入”而观,以求得对审美对象的深层内含的深刻领悟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对广场文化的美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嘉纯 《学术交流》2004,(8):126-130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审美体验的艺术结晶,并与人们的理想、道德、情操、文化知识、审美趣味、创造能力等个体素质相联系,因此,广场文化的本质是美。广场文化的美学特征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风格的多样性;广场文化的美育特征表现为鲜明的时代性、审美客体内容的通俗性、审美主体与审美客性的相容性。把握这些特征,充分发挥其美育作用,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在给审美与艺术带来空前便利和自由的问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于审美与艺术发展的问题:艺术探索的停顿、审美趣味的降低、审美活动消失、平庸作品的泛滥等等。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审美与艺术创造的新的传播和交流手段的同时,避免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是美学家、艺术家和一切关心审美与艺术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1.
李大敏 《唐都学刊》2005,21(6):124-127
丑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更是艺术创造、艺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它衬托美、突出美。对丑的表现与鉴赏,能使审美主体在体会感性世界的丰富与多彩中,领悟历史与人生的多层次意蕴,提升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2.
张中 《阅江学刊》2013,(4):113-122
在美学家眼中,"审美直觉"是创作与欣赏的根本方法或能力,它关涉思维、行动和创造,也关系到自由和超越。对克罗齐而言,直觉即表现,直觉就是美,而对柏格森来说,直觉即绵延,直觉即方法——普鲁斯特在艺术实践中进一步确证了这一点。直觉甚至本身就是意识的行动,它能打开一片自由的空间或创造一个无限世界,也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美的感悟与体验。马利坦认为,"诗性直觉"即创造性审美直觉。审美直觉就是创造性直觉,诗性直觉就是审美直觉,而直觉就是创造。审美直觉既是审美情感的发动,也是促使真善美贯通的中枢。审美直觉的起点与归宿都是自由,而它所带来的则是一种超越性的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邓福舜 《求是学刊》2001,28(3):87-91
东晋兰亭诗的创作源于一种新的山水审美观念。山水之本体是“道” ,兰亭诗人以“玄”应对山水 ,把山水之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表现了诗人的逍遥之趣。兰亭诗的审美经验主要表现在 :将身心共融于山水 ,求得身心俱畅的状态以及对山水景物的独特体悟。兰亭诗矫正了玄言诗理过其辞的情况 ,对山水美的进一步发现与开拓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在探索通过诗歌艺术在山水文学中表达情感和人生感受方面提供了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翠霞 《唐都学刊》2005,21(3):108-111
当代视觉化传播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视觉化传播整体上把日常生活纳入审美的范围之内,有利于培育当代大众的新型审美文化形态;另一方面,视觉化传播泛审美的结果也导致审美活动停留在感官-形象消费的水平上,使大众的审美趣味庸俗化、审美感官钝化,消解了美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5.
廉文澂 《唐都学刊》2011,27(1):116-120
影视剧编写是以丰富的表现力、想象力提高作品的审美内涵而产生艺术效果的。《关中枪声》以多重悬念、高潮迭起的妙趣横生,展示剧情的矛盾冲突,突出剧情出奇制胜的变化,而令人情不自禁的惊奇。剧情更关注审美主体——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的刻画,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活具有审美内涵的艺术形象。剧情又以广阔的叙事空间,鲜明的地域性,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宏丽性,融历史、人情、侠义于一炉,形成雄浑、宏伟、壮丽的画卷。  相似文献   

16.
史可扬 《唐都学刊》2004,20(3):43-47
电影的审美文化分析就是要探询电影与人的生存的关联,对人的理想生命状态的揭示和回应。这种关联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探讨社会因素对电影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寻觅电影在社会中是如何贯彻和实现审美原则的,或者说是如何成为审美文化现象的。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影进行了审美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7.
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的现实性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晓丽 《唐都学刊》2005,21(4):57-60
庄子对审美的关注没有局限于艺术活动,而是把它看作生存的一种方式,以此超越现实生存。在对世界和自身的审美观照中,人才能摆脱规范化和功利化的束缚,赋予单调的现实以意义和价值。庄子的审美生存思想虽然在本质上是心灵化的,但不能忽视其所包含的现实性特征,及其对现实生存的意义,它与道德生存共同构成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李清霞 《唐都学刊》2007,23(3):86-89
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历了一个从审美、审丑到“溢恶”的转化,这一转化既是当代人审美意识的转变在文学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作家生命本体的内在需要,同时与市场的需要和大众的欣赏趣味密切相关。文学沉溺于现实生存、难以完成精神超越的现象已经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以贾平凹近十余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认为文学是高于生活的,作家只有自觉承担起启蒙者的神圣职责,甘当人类精神的守望者,才能在创作中完成生命主体精神和审美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郑明璋 《唐都学刊》2006,22(1):9-13
大一统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汉赋作家的审美追求。汉赋在审美取向上追求大、奇、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家使用了虚构、想象、夸张、铺陈等手法。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大、奇、丽,则不能不承认它给读者带来的感官愉悦。这些美学追求与帝王的一尊和大一统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这种“天人合一”观,直接影响了我国传统不同的写作理想追求,从理论上为传统写作的艺术相通铺平了道路。他们极力捕捉和表现现实中的重大物质对象,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向人们展示更为宏大的、没有限制的想象世界,而这种审美取向追求以及方法的运用,都与大一统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论诗诗:立论与立美的双重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芳 《学术交流》2002,(4):136-139
论诗诗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对于源远流长而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理论升华。对论诗诗立论与立美两个建构过程进行比较,把握其中的同构关系,是不可能靠形式逻辑,而只能凭借直觉的。论诗诗既是诗的理论,又是理论的诗;既含震慑人心的审美激情,又寓发人深省的理论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