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信托市场规模扩展迅速,信托产品模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中国信托业本身发展不成熟,房地产信托风险机制不健全,房地产信托发展的法律障碍较大.我们应促进房产信托的长期性、专业性和多样化融资,解决资金的来源和流动性问题;大力加强金融监控机制,有效防范房产信托风险;完善法律法规,尽量少用行政性临时措施.经过调整和创新,信托投资必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融资的主要模式或渠道.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信托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上我国理论界有 4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 1)银行兼营信托业 ;( 2 )信托机构向投资银行方向发展 ;( 3)信托回归本业 ;( 4 )把信托机构发展为“百货公司”式的综合型金融企业。就这四种观点的优缺点 ,提出了目前信托业较为可行的“以信托为本 ,混业经营 ,分业管理”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金融信托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金融信托机构的资金规模在金融体系中所占比重约为1/10,财政信托作为金融信托的一支生力军,在市场经济与改革的呼唤中应运而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信托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发展信托业,特别是民族地区信托业,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拓宽业务范围,强化服务功能,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就民族地区财政信托发展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一、民族地区财政信托业的产生与发展。金融信托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了以经济建…  相似文献   

4.
发展与规范、信托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监管目标之间等矛盾困扰着信托业监管,制约了我国信托业金融功能的发挥.种种困惑源于经济法理念在具体制度中的缺失,因此应当引入现代经济法理念从监管定位、模式和目标选择三个维度上完善信托业监管制度:以明确信托业监管的国家调节职能为基础,确立调节型监管的定位;以信托业务混业特征为前提,建立功能型监管体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确立维权型监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金融信托业。中国的金融信托业存在着生存的基础,即社会存在着对信托服务的需求,中国金融信托业在现实中提供了一些信托服务。但中国金融信托业的“需求”和“供给”都被严重地扭曲了。中国金融信托业要发展就应该设法满足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当充分必要条件基本满足之后,推动金融信托业发展实现的关键便是捕捉现实机遇了。中国目前阶段金融信托业务发展的现实机遇有两个,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二是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改制、重组及管理。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9,(6):103-110
利率非市场化背景下,信托行业依赖资金高进高出的优势,得以生存和较快的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信托公司赖以生存的利率优势正在丧失,加上行业的政策统一性监管,信托的投向不再有监管的真空或灰色地带。"金融科技+银行"的融合,进一步挤压了信托行业的生存空间。在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科技运用双重压力下,构建"金融科技+信托业的本源业务"是可行的战略选择,在社会行业分工中,错位经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目标,深耕信托业本源业务,做大做强做优本源业务,创新发展新型信托业务,持续增强信托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保持与行业同步的技术含量,促进信托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制定《信托业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托引进国,信托业法是关于金融信托业务的基本法,与《信托法》并列为信托法制的基石。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已日益显现出专门制订《信托业法》的必要性:第一,理财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建立需要通过制订《信托业法》来统一市场准入和经营规则,并增强监管的一致性和权威性;第二,明确信托业应有的市场地位、确认实践中信托业由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为信托业发展提供交易模式指导等,都需要《信托业法》提供正式制度安排;第三,我国立法体制中法律位阶的实际作用也要求必须专门制订《信托业法》才能实现信托市场规则的统一、配套制度的完善和各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信托法》的出台,结束了我国金融信托法制滞后、各部分不成体系的状态,一改金融信托业运行无法可依的局面,为我国金融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信托业与银行业分业经营、管理之我见丁强我国信托业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需要而得到恢复和发展的。以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在短短的十几年里,金融信托业迅速发展。截止94年末,全国金融信托资产达35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6,(1):103-108
近些年,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信托业传统的依靠高利率竞争优势正在丧失,信托业没有商业银行的网络布局优势,利率市场化于信托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信托业的发展主要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努力。一是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信托公司在大力拓展城市业务市场时,也应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满足农村高净值人群新需求。二是进军投行领域。信托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打造实业投行,在社会闲散资金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发挥融通资金功能。三是大力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选择具有稳定现金流、还款来源、担保的资产,并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差异化设计,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四是积极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特点有利于信托发挥其制度优势和财富管理经验。五是加快实施"互联网+信托业"发展战略。借助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实现线下与线上的联动发展。六是不断提高信誉风险管理水平,建立考核体系,完善内控体系,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七是持续加强特色化经营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效应减少资金获取的中间环节,节约成本,实现转型升级目标。八是培育信托行业的专业人才,通过人才流动的方式外引内训,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出信托公司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