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衰退产业识别模型入手,阐释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和衰退产业识别指标。对辽宁省衰退产业的识别展开论述。分析辽宁省衰退产业,提出类型一的产业应采取区位转移和产业创新政策,类型二的产业应采取产业融合与创新策略,类型三的产业应创新企业内部机制,类型四的产业应采取区位转移策略。提出促进辽宁衰退产业退出的对策为明确衰退产业退出的重点和方向,合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衰退产业退出与新兴产业的培育相结合及建立衰退产业退出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问题的不同理解,从分析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产业融合的效应入手,考察中国产业融合进程中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分析表明,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适时改变现行产业管制政策,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进信息化业务关系,建立实现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大力发展教育,消除产业融合的人才瓶衔一格高产业融合君展旨白国际审间.暑促讲中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废展的电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衰退产业创新就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企业对付产业衰退的基本战略,也是衰退产业中企业的生存之道。根据产业关联度标准以及创新的难易程度可以把衰退产业创新的路径归结为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延伸、创造全新产业三类。选择何种创新路径是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首要抉择。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旅游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市场条件、政府扶植、旅游企业和旅游人才等要素支持,从实现形式上看可分为市场驱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两种,其演进过程一般由形成、发展、成熟、衰落/复苏四阶段构成。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促进创新,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与吸引力,有利于整合旅游产品、树立区域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5.
城市衰退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衰退产业识别模型对城市衰退产业进行筛选和分类;通过分析国内外衰退产业转型的实例,将衰退产业转型划分为企业能力再造、产业区位转移、产业延伸和产业创新四种模式,并对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近乎革命的变化,生物产业的概念逐渐扩大,它已经跟农业、IT、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能源、军事等领域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孕育一批新兴产业群。生物产业融合的速度正在加快,融合领域正在扩大。为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的道路。必须重视技术融合、业务与产品融合、市场融合;重视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注重人才培养,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加强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7.
企业发展直接与其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衰退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企业为了摆脱衰退困境 ,应该树立危机意识 ,正确识别衰退 ,认识到源于产业转型的战略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科学的战略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是产业融合的技术平台,以此为基础,技术创新、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以及管制的放松成为产业融合的动因.产业融合的灵魂是创新,产业融合会产生竞争激励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组织创新效应和管理创新效应,最终会带来产业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融合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和综合效应性,协同创新是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创新要素的充分共享与深度协作过程,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伴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以旅游演艺产业融合为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主要围绕微观层次的企业和中观层次的产业集群展开,重点应落脚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业态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因此,推进旅游演艺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的具体对策也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展开,旅游企业主动实施多元化融合发展战略,旅游产业集群或旅游行业组织自主开展合作创新活动,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空间形态和包含内容来定义创意产业集群。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具有多方面区别。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核心要素、支撑要素和保障要素,其中核心要素包括创意产生、科技发展、商业模式,支撑要素包括政府、创意企业、创意阶层、传媒网络、研究机构等,保障要素主要包括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关联、资源共享等。优化创意产业集群要素,应加强创新精神培育,做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中小创意企业,重视创意人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与邮政业已经呈现出了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本文在回顾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业与邮政业融合发展需要经过需求分析、找准“融点”和融合创新三个阶段,两大产业的融合要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和企业融合四个层次来完成,并提出了推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意产业将是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创意产业必将成为核心产业部门,将起到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目前对创意产业的内涵认定众说纷纭,但创意产业应着眼于整个产业链,产业存在和发展由创意驱动。创意产业是以个性化的创意和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在当前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进程中,关注创意阶层就是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这些创新型人才就是特指那些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他们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则是实现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务旅游产业真正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促进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组织。同时使商务旅游服务作为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环节融入其他产业的价值链。本文首先分析了商务旅游产业链的特征,进而指出,在信息化背景下商务旅游的产业融合出现在三个层面,即旅游服务(产品)层面、经营层面和产业层面。产业融合所要求的商务旅游组织创新是产业组织网络化、以组织接近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化、产业组织模块化和部分商务链虚拟化。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竞争力视角剖析了银行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产业状况、组织和竞争状态因素等)和指标构成内容,进一步比较、分析中外银行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指标差异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显著基础上,提出了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以及银行业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的加大四个方面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火炬计划”作为支柱,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行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高新区已成为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其发展对周边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茁壮成长,为现代制造业建设积累了重要的人力资本;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基地正式建成,软件产业外贸出口初具规模;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创业中心、创业园以及国际孵化器网络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培育了一大批科创型中小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未来,以“火炬计划”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要依托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建成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培育支持冠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要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制造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描述家庭网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基于家庭网络的数字融合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产品逐步由多标准向标准融合过渡,网络、通信、软件、硬件和消费电子产品等生产厂家通过成立联盟,推动家庭网络技术和产品相互兼容。于是产业融合得到促进,家庭网络市场逐步扩大。家庭网络推动服务融合和创新,促进形成新的价值链。在新的价值链中,新的商业模式促进网络运营、应用和服务的改变和融合,合作和协同不可或缺,并得到了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对于家庭网络业的发展来说,技术是基础,内容是源泉,应用是动力,协同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在制造业基础、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交通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商务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为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平台。但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产业规模总体偏小、行业科技水平不高、企业品牌效应不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需从产业集群打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推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密集型服务与资源型产业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资源型产业由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其产业创新的方式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创新,政府要为资源型企业有效利用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建立良好的平台,提高资源型企业利用外部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的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利用外部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并使内外部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更好地结合,发挥研究型的资源型创业企业在资源型产业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