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析河南寻根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SWOT对河南寻根旅游的综合分析表明,河南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且具区位优势,只要加大投入、深挖文化内涵、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就能成为中部乃至全国的寻根旅游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2.
梅山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古梅山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挖掘梅山文化内涵,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价值,对于开发梅山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源泉,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和灵魂.如何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成现实的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绍兴作为旅游文化名城,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名士文化特色和区域文化优势.确立以鲁迅文化为核心的绍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观,潜心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绍兴文化城,是绍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意的视角,提出古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用创意开发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提炼文化核心价值,优化旅游服务体系;用创意创造旅游商品,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浅谈延边地区渤海国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古迹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文物古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旅游业日趋成为延边经济的核心产业,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情况下,有效开发和利用渤海国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既能够带动延边地区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可以大力振兴旅游观光业。  相似文献   

6.
李白在安徽留下的诗篇、遗迹和传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蕴含着较大的旅游价值。安徽"李白文化"资源具有显性旅游价值、隐性旅游价值以及线路旅游价值。其显性旅游价值在于:一是能够有效地提升安徽旅游资源的品位;二是可以促进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其隐性旅游价值在于:一是能够促进旅游宣传活动,二是能够改善旅游环境的整体形象。安徽"李白文化"资源还因为文化特色鲜明、蕴藏丰富以及与自然资源的高度融合而具有独特的线路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7.
杜学霞 《南都学坛》2014,(5):119-120
<正>一、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近几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根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使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发展朝着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绩是突出的。主要表现如下。1.根亲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业的转化在三十年的根亲文化活动中,寻根文化旅游成为根亲文化开发中最早、最成功的项目。人文始祖寻根游、名人寻根游、姓氏寻根游、古国郡城寻根游不断出现,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旅游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下面是近三年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对这一区域的旅游研究上,学者以往的研究目光主要停留在旅游开发比较成熟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问题。与之相反的是,对于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则掉以轻心或者关注不够,对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实行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古都文化是开封市旅游业的核心资源。基于创意视角,开封古都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的思路应为:提炼文化旅游主题形象,深化古都文化内涵;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古都文化吸引力;开发创意旅游产品,增强古都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品层次理论,分析了旅游产品五个层次的特征。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剖析了安庆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结构:核心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扩大产品、潜在产品五层次;然后,提出各类旅游资源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的思路:重点突出核心产品,提升一般产品,丰富期望产品,创新扩大产品,增加潜在产品。  相似文献   

11.
文化底蕴越是丰厚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就越高。正是众多文人贤士游剡访古,使浙东剡溪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剡溪山水文化。文化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要提高山水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必须将山水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本文对剡溪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以下设想:再现“唐诗之路”山水旅游美景,并着重于按唐诗及有关文献、传说等增添新景点,沿江、沿山、于水中进行山水、文化全面开发,形成立体式、全景式的剡中山水文化游道;可开发出文化生态、修学、科考、宗教、节庆等剡溪山水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是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价值主要从地域性差异、文化气质差异和服务个性三个方面体现。重点在于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确定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钓鱼城与重庆旅游文化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合川钓鱼城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旅游资源。钓鱼城具有吸引海内外游人的独特优势,具有巨大的国际国内潜在旅游市场,具有重庆旅游拳头产品的充要条件。以钓鱼城遗址为主要吸引物,整合重庆旅游发展战略,有利于开掘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潜能,带动重庆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是中国旅游的圣地。从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海南本土文化资源的构成及开发价值、发展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的设想三个方面对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源远博大的赣文化具有旅游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科研价值。充分挖掘赣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整合赣文化资源,加大赣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力度,对于推动江西旅游业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明确了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强调了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满足合理的旅游市场运营机制、良好的旅游配套设施、科学的市场定位、完整的功能区分才能真正转化为旅游资源,进而探讨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彝族神话英雄支格阿鲁是彝族人民最崇敬的一位英雄祖先,他的故事及史诗遍布全国彝族地区。收集整理并开发神话英雄支格阿鲁文化资源对于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我国西部彝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支格阿鲁文化资源及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从出版文献书籍、创制旅游文化商品、建设旅游文化景点、制作影视文化及计算机网络开发等多方面去实施。这样就能使这一宝贵的彝族文化走向世界和走向现代化,并将为彝族地区带来很好的民族文化旅游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大同旅游资源丰富,多为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佛教旅游资源。针对当前大同存在城市形象模糊、旅游品牌不鲜明等问题,研究大同佛都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同文化特色在北魏辽金,精华在佛教,重点在古都,因此大同可定位于"魏辽佛教文化旅游之都",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筑平城文化体系,以古都为载体,打造大同佛都旅游胜境。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旅游产品的文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品的文化构建是提高我国旅游产品质量与素质的必然要求,其现状与我国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大国的现实极不相称.我国旅游产业必需突破陈旧的开发模式,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遵循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原则,构建出集大众化、多元化、精品化和绿色化为一体的旅游产品文化,突出中国旅游产品的多元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