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编辑工作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环节和终极实现者,编辑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其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态度和水平。本文主要从政治素质、文化内涵、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出版业转型改制背景下对编辑文化素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编辑工作与先进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同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编辑出版物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传播手段,通过编辑活动,把反映先进文化实质内容的思想、理论、观念、道德和社会现象等以书籍文献的形式记录并传播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的发展,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编辑工作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编辑人员只有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适应时代先进文化的要求和发展方向,编辑工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编辑人员的社会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拥有 ,深厚的学术功底的追求 ,甘为他人作嫁衣的思想境界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 ,是古代至近代编辑的优良传统。现代编辑意识最突出的是策划意识、超前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主动参与意识等。现代编辑意识与编辑传统的关系是互补的 ,而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4.
创新:编辑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新活动 ,创新作为编辑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表征 ,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 ,主要包括选题创新、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市场创新等。编辑对其在当代社会文化传承建构中的角色意识的创新性应有充分地认识 ,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编辑带来全面发展的新机遇,报刊编辑要如何紧紧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编辑工作中融入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思想,更新编辑意识,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融入整个编辑思想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编辑新思想和编辑个人全面发展的新目标,实现个人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担负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科学思想、引领科学理论前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编辑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劳动者,是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编辑活动总是在文化范畴内进行的,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编辑活动离不开文化,文化在编辑的活动中得以发展。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辑通过对文化的选择、组构、传播、积累,实现对社会文化创造性的贡献,从而使人类文化不断深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编辑意识是指在编辑活动中,编辑人员所具有的观念,也就是引导编辑做好选题策划、审稿编稿、出版发行的指导思想,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主导意识。不断增强和优化编辑个体素养与群体意识、社会服务与引领学科发展意识、创新与超前意识、商品与经营意识,对促进刊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验不足,技能生疏;易浮躁,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其根本原因是青年编辑缺少与编辑工作相适应的文化素养.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素养在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素养是首要条件,文化自觉理念更是思想保证.因此,青年编辑所在单位或部门应重视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青年编辑自己也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去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编辑的职业素养——基于出版人俞晓群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信息泛滥的时代,编辑作为出版把关人的职责更加凸显。俞晓群从辽宁出版社到海豚出版社的出版经历表明,信息化时代的编辑应具备精湛的文字写作能力、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等职业素养。此外,在出版社经营中,企业要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定位,以规避随编辑的离职而引发图书品牌流失。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工作的三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文化三个维度的特征,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编辑工作以其实务和行动助人;专业的编辑工作以其专业和技能助人;文化的编辑工作以其理念和价值助人.不过,这种区分只是在编辑工作的历史发展上有意义.现代编辑工作是三种特征编辑工作的有机结合,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文化三个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中国学术出版国际化的国家文化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化时代,出版国际化涉及的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引起公众关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境内出版的学术期刊存在着部分因英语语言错失导致的涉及危害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建立中国学术出版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机制,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发挥关键和核心的作用,负责建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监督平台,协同在本系统内拥有相关学术出版物的部委对出版质量进行制度化实时监控。此外,还应采取层级管理思路,加强第三方质检机构的参与力度,促使学术出版机构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国际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影响和决定我国海外工程项目成败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因素正逐渐成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文化具有不易被改变的“刚性”,这种刚性导致项目东道国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激荡与冲撞,进而引发文化风险与管理失灵.有效地运用约哈里“窗口理论”,在两种异质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塑造独特的“第三”文化,对于克服路径依赖,改进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下,国家文化创新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新战略,它包括三个特征,一是对传统文化转化与发展并举;二是对外来文化吸收与扬弃同存;三是对革命文化继承与辨析兼重。国家文化创新与国家语言安全具有密切联系。首先,推动国家文化创新必须注重维护国家语言安全,国家语言安全的保证是国家文化创新得以推动的基础;其次,国家文化创新必须与维护国家语言安全并举,两者必须同步进行。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将增强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创新有机结合,从而防止在操作与认识上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与语言霸权主义这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交际是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进行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文化差异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 ,存在着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 ,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国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文化逆差是当今跨文化交往中众多劣势文化所遭遇的境况。文章撇开经济因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剖析这种失衡的文化交往。文化逆差的产生源于深刻的文化心理,是未能解开‘体用说’的羁绊,也是追求文化资本的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逆差造成了文化语境的断裂和文化传承的中断,弱势文化的逆差也直接关系到其文化话语的获得和文化身份在全球化语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文化研究应以中国问题为核心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不过,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解构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却没有成功地构建起中国现代文化体系。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其核心则是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重宗法人伦 ,西方文化重个体自由 ,这是中西文化根本差异所在。在向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过渡与发展的过程中 ,中国必须革新重宗法人伦而轻个体自由的传统文化 ,而重个体自由的西方文化及其西方文学为这种革新正可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证明了这种借鉴的必要性与巨大意义。 2 1世纪的中国仍要反封建 ,仍要继续文化革新 ,仍可从西方文学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代码和语言代码共同传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非语言代码与文化关系密切,英汉非语言代码的文化差异是文化误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证译文忠于原作并避免误译,译者还要关注不同非语言代码间的文化差异,克服认识、行为、心理、知识和观念等五个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安全形势不断得到改善。但由于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消极腐败行为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双刃剑"效应的影响,我国文化安全始终面临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应尽快制定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积极构建具有中国因素的国际认同文化,坚持在包容的基础上敢于进行文化斗争,切实掌握互联网舆论主导权,积极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相关、高度统一,文化体制改革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体系,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紧扣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指出:在社会转型期内我国的文化体制还有诸多方面没有理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思想保障和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实现文化体制建设的全面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理论创新,培育市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