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与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以及人均GDP、国家和社会在卫生费用方面的人均实际投入金额存在协整关系。少儿抚养系数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有负向影响,但影响较小;老年抚养系数、人均GDP、国家和社会在卫生费用方面的人均实际投入金额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有正向影响,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国外研究表明,储蓄率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率、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设定实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利用中国195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以储蓄率体现的“人口红利”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储蓄率的增长一部分由其本身的滞后效应以及经济高增长来解释,另一部分由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变化来解释,人口抚养系数下降成为中国储蓄率保持高位水平的根本原因之一,并通过投资机制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由此证实了中国确实存在着以储蓄率体现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3.
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在居民部门分配的比例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可支配收入水平),通过影响社会的消费倾向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样的,主要通过影响居民消费规模和GDP(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率。由于居民消费和GDP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会有不同。若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规模表现出正向影响,且劳动收入占比对GDP的影响不显著,则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一定表现出正向的影响。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劳动收入占比上升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劳动收入占比上升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不是因为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推动,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正相关关系显著是由劳动收入占比对GDP表现出负向影响引致的。在推进功能性分配结构优化的同时应有效地发挥劳动收入占比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4.
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通过扩大农村消费来拉动内需的调控政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1993~200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农村少儿抚养比下降与老人抚养比上升都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因此,要解决农村消费市场低迷的问题,必须在统筹安排农民子女就业的同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结合抚养方式的成因,抚养方式分为双亲抚养和非双亲抚养(含五种亚型)两大类型。抚养方式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教育方式对儿童信任感、自主性、性别角色同一、自我意识等诸多人格特征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雷春红 《理论界》2006,(8):86-87
子女成年之前父母抚养义务终止的法定情形;父母离婚或分居后子女抚养费的分担;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子女,父母是否仍需负抚养义务等问题,美国抚养法律规定得较为详尽。借鉴其经验,补充我国立法的不足,以促进我国亲属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于2005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关系江西省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大问题.本文使用CPPS软件,运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江西省有关数据,对江西省2011-2060年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从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口系数、老少比、老年抚养系数、社会抚养系数等方面对江西省未来五十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特征趋于高龄少子化,“双职工”家庭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相关育儿服务滞后,导致隔代抚养情况愈发普遍。但在当前隔代抚养中存在两辈间育儿观念冲突、老年人隔代抚养负面情绪多、老年人隔代抚养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为解决现存问题,本文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隔代抚养观念;开设专业课程,定期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建设课程资源,搭建线上线下知识体系;借助体系优势,构建以点带面覆盖网络;加强政府扶持,健全政策制度经费保障,确保使得隔代抚养培训能服务于当前家庭需要,切实让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现有关注点多聚焦于隔代抚养的负面影响。研究通过对扶风县某空心村儿童隔代抚养的深入访谈,发现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劳动习惯及传统美德的培养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研究对此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始终是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山东省各地区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样本区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趋势明显,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烟台等9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