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城市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徐立毅说,交通问题解决好了,温州没有理由不发展。要以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按照"直通高铁、加密高速、提升机场、优化港口、发展城轨、完善城网、建设枢纽"的要求,坚决打好交通建设翻身仗,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以交通圈扩展经济圈。温州交通的"短板"不容回避。从基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枢纽项目的成功进行定义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其整体建设需求,采用QFD法将枢纽整体功能需求进一步转化,建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设计策划质量屋。成果在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实际工程中应用,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运营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验证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及QFD法在枢纽设计策划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构建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市场全球化日益加深 ,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升级 ,企业的成长状况愈来愈受到相关各方的密切关注。本文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提出了由基础层、核心层、外围层构成的三位一体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基础层为安全性评价指标 ,核心层为前瞻性评价指标 ,外围层为相关者利益评价指标 ,以期为指导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综合运网规划相互反馈的互动机制,提出以城市集散节点为主导的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优化思路,并以综合运输集散、衔接综合广义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枢纽布局选址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从大型综合枢纽建设与综合运输体系构建的关系出发,引入了提高枢纽衔接效率和实现运输一体化的分析思路。分析认为:提出的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优化模型构建、求解简单清晰,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且能够反映枢纽和对外运网适应性密切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运输联系等相关理论,围绕城际物流联系生成、分布等问题,同时关注省内各区域之间物流联系以及与省外区域的联系,利用高速公路货车通行OD数据,通过分布熵、洛伦兹曲线、物流联系强度、物流联系紧密度、物流联系分区等指标、方法分析研究城际物流联系的方向、强弱程度及其特征,可以为城际物流网络系统建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以辽宁省高速公路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对于加强辽宁省交通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施葵 《江海纵横》2009,(5):9-11
正江苏省南通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靠江靠海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南通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公、铁、水、空主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能力大幅提升,交通经济全面加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南通交通建设理应先行一步,以率先发展的姿态为南通经济腾飞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实施以站城融合为内涵的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是推动铁路建设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涉及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铁路主体、社会企业多主体利益。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合作开发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合作共赢局面,是在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市场化实践过程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基于多主体博弈视角,在分析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功能定位、站区选址区位特点基础上,将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分成三类:城市综合体高铁枢纽,一般开发型站区和单一交通功能为主的站区。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应坚持“分类管理,一站一策”开发策略,根据不同开发类型因地制宜地建立开发模式。城市综合体高铁枢纽型站区宜采用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开发模式;一般开发型站区宜采用地方政府与其他主体平等协商,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开发模式;单一交通功能型站区宜采用地方政府给予大量政策支持,吸引其他主体参与的开发模式。沿江高铁汉阳站站区的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实践探索,初步验证了城市综合体高铁枢纽型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视角,分析了国家对北京新机场的要求和目前国内机场与国际枢纽的差距,提出北京新机场要从打造"航班波",完善航权及通关政策,提高中转服务水平,提升国内航空公司服务等方面着力提高国际枢纽竞争力;从国家视角,提出北京新机场要兼顾国内其他枢纽机场的平衡;从京津冀协同视角,提出北京新机场要在优化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京津冀机场群,构建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后提出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最重要的安全系统之一,综合监控系统是综合交通枢纽正常运营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基于公共安全优先理念,结合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对其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并进一步从综合决策层、监控数据共享层、监控数据接入层三个结构层面进行枢纽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实现枢纽综合监控系统中央级系统、二级节点系统以及现场级系统之间集成。研究成果为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优化和完善,制定以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国土资源优化开发为目标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策,运用区域经济学、运输流等理论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互动机理,并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其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提出了宏观管理对策和基于运输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结构布局和运输需求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