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在国统区工作的历史功绩彭承福关键词中共南方局,国统区,党的建设,统一战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K265·l·19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敌人后方开辟、建立了一个广...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是1939年1月至1946年5月中共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区中心重庆的代表机关。它的主要历史使命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同时领导南方国统区和沦陷区党组织的斗争。由于国民党限制中共在国统区的活动,所以南方局的组织是秘密的,其活动是在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等合法机构的掩护下进行的;周恩来、博古、董必武、叶剑英和王若飞等南方局负责人也以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只在共产国际划定的范围内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跳出了以前狭小的活动空间,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工作新局面.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密不可分的.此外,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为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开创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共南方局妇委与战时儿保、儿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南方局妇委与战时儿保、儿教工作林庭芳中共南方局妇委在抗日战争中创建的战时儿保事业,抢救、培育近30000名难童,先后建立53所保育院,动员组织了上千名保教人员从事这一伟大事业。 ̄[1]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妇女解放运动和儿保事业上的...  相似文献   

5.
从五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从"刚性外交"、"实质外交"到"弹性外交"的演变."弹性外交"是一种过渡性、权宜性的政策,无一成不变的模式,企图采取"通权达变的举措"达成目的.它的实质,在于利用台湾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构筑"一国两府"、"双重承认"的格局,图谋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它的现实目标是企图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社会强化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地位,制造台海两岸"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的局面,争取重返国际社会,扩大国际活动的空间."弹性外交"的推行,是与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在国际社会也鲜有其市场.  相似文献   

6.
"首脑外交"在国际危机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成功解决堪称是通过首脑外交处理危机的典范.这种作法对当代国际社会处理重大国际危机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积极开展对美外交活动,并提出了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在内的一系列的对美政策,初步积累了外交工作的经验,对于扩大中共的影响和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对中国和柬埔寨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日内瓦会议上,通过耐心工作,促使柬埔寨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从而奠定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尊重并支持柬埔寨的中立政策,赢得柬埔寨人民的信任;与西哈努克亲王建立深厚友谊,使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反对"左"倾外交,拨正了两国关系发展方向;坚决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入侵柬埔寨.中柬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原则和外交风格.  相似文献   

9.
"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国民政府和中共对"迪克西使团"来访的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迪克西使团"援助中共的合理建议虽然未被美国决策者采纳,但"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中共而言,它架起了中共与美国政府联系的桥梁,积累了初步的外交经验;对国民政府来说,它成为制约国民党当局在抗战结束前不敢发动内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外交理论和主张,如: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干涉内政;倡导睦邻友好,实现亚洲民族大团结;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坚持国际平等,主张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联合被压迫民族结成联合战线,争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等等.反霸维和是孙中山外交思想的核心.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不仅开创了中国争取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和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的理论宝库,而且影响和推动了毛泽东、邓小平在更高层面上提出"两大阵营"、"三个世界"、"东西南北"的外交战略理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时代的局限,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中也存在对于帝国主义软弱和妥协的一面,包含着对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历史经验证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争取中国独立平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战略思想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旨在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指针。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中认真贯彻落实和谐世界理念,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展现出新的风貌和特色,明确主张统筹兼顾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强调各种文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更加注重倡导以人为本,着力谋求大国政党深化机制性交往,特别重视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这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特色将为中国共产党开拓更加广阔的舞台,有力的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推进国际社会民主化。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中共通过与美国开展民间交往活动,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和歪曲宣传,使国内外人民了解中共的抗日真相和政策主张,从而使中共从延安走向世界,这对制止国民党的反共活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对美国制定对华政策也产生一定影响,为中共从局部执政到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中共在处理与美国关系中展现的独特外交风范,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对于今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开创国家外交关系和党际关系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的广泛认同。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党发展的自身逻辑、不同时期的不同身份、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国家总体外交策略等是影响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变量。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在政党外交,特别是在政党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 ,科学地论述了新世纪我国外交战略的宗旨与具体政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留美归国学人在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比重。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形成与中国留美归国学人密切相关。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崛起和扬名天下,则是留美归国外交家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进行外交努力的结果。抗日战争时期,留美归国外交家积极推行国民政府的"抗日外交"和"大国外交",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使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达到其发展史上的顶峰。研讨留美归国学人与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关系,可以深切感受中美文化交流对于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形成及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同志在外交领域工作了近十个春秋,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想.张闻天外交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准备、形成、进一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有:外交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推行和平外交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革命坚决不能输出等.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独立自主原则在新中国外交工作上的第一次伟大实践,是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的结盟,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尽管最后这一政策因多方面的原因而改变,但是对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在国际责任和地区安全合作等方面仍然有着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大背景下审视台湾问题,首先应对我国外交活动中的涉台问题进行分类与细化分析。中国外交因台湾而引发的难题大致有传统意义上的外交代表权之争、台湾拓展与某些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关系而引发的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外交冲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问题和国际经济与文化领域存在的涉台问题等。而这四类难题的出现与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态度密切相关:许多国家不断发展对台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对台策略以“政经分离”为基调,特别是近年出现“以经促政”趋势;部分国家事实上认同了台湾的“政经实体”地位;“维持现状”、“避免用武”日益成为多数国家对台湾问题的首选方案,等等。这些都构成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国际压力。中国一方面需要努力使“和平统一”方针和对台政策得到世界各国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认真考虑世界各国对台湾问题的意愿和诉求,在维护中国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做必要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9.
反对霸权主义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舞台上一贯的原则立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格局的重组、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政府外交思路的调整,中国在联合国舞台上反霸的内涵日益丰富,反霸的方式和策略日益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主要反对超级大国,并承诺中国永不做超级大国;20世纪80年代,谁搞霸权我们就反对谁,同时重申中国“决不当头”;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提出完整的国际新秩序观,并努力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十六大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中国外交价值观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突破某些西方国家国际话语权制约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国外交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国外交价值观的基本脉络是:以"文明多元"为基本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原则,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实践途径,以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目标.中国外交价值观提升了中国的道义感召力,增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促进更为合理的国际话语体系及国际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