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惠华 《南方论刊》2007,(11):86-88
潮汕筝是南北古筝流派的南派代表,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的调性、调式概念不同于其它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除了板数和骨干音的一致外,演奏者可以应用"造句"的方式,演奏潮汕筝曲。所以,必须了解潮乐诸调音乐特点,诸调弹奏风格,才能形成潮汕筝曲流畅华丽而旖旎迷人的曲调风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筝音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筝艺术流派纷呈,潮州筝是中国筝的一大流派。本文着重探讨潮州古筝的特色以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3.
古军生 《云梦学刊》2002,23(1):80-82
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 ,筝乐作曲家 ,筝乐理论研究学者———厦门大学焦金海教授 ,多少年来在筝艺上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发展、新的创作、新的理论和新的演奏技巧。在紧跟时代脉搏 ,深刻表达音乐思想内容和主题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我国筝乐界所关注与探讨的重大课题———古筝艺术如何在新的世纪适应新的要求 ,创造新的音响等方面作出了表率和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兰陵王高肃字长恭(公元543—573),是北齐后期最著名的将领。公元564年,北齐被北周军围困在洛阳。高肃率500骑兵冲入敌阵,直抵城下,终获全胜。将士和民众,为歌颂兰陵王的功绩和表达对兰陵王的敬慕之情,集体创作了宏厚雄壮悠美动听的《兰陵王入阵曲》。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有鼓、羯鼓、琵琶、龙笛、笙、筝等。舞蹈者戴凶恶威严的面具。身穿刺绣红袍,腰系透雕金带,手中执鞭,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5.
余华采用音乐的节奏方式去讲述许三观壮美的人生历程。这篇小说以“卖血”为主旋律演奏出许三观的丰富的感性情感世界和高尚的理性情怀。“卖血”恰似许三观整个生命进行曲中的一个个“高音”,反复弹奏。而且“卖血”音值不断升高 ,使许三观的人格特征得以充分体现。所以《许三观卖血记》是一支壮美的人生曲  相似文献   

6.
新印象主义是在印象派基础上把绘画色彩技法发展到了一个极端的画派,其发起人修拉致力于科学理论于绘画实践研究,把一切对艺术有用的因素都融合到他自己的画中去。其严格按照色彩分割理论来做画,创建了“色差消失”原理在油画技法中的运用,并采用“点彩”技法,改调色板上的颜色调和为“视觉调和”,是印象主义画派在色彩和技法上的一个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7.
解淑红 《云梦学刊》2007,28(5):105-106
刘德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他为琵琶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他在琵琶演奏技法、演奏形式及创作思想等方面阐述琵琶艺术中所蕴含的创新理念,为民族乐器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8.
新印象主义是在印象派基础上把绘画色彩技法发展到了一个极端的画派,其发起人修拉致力于科学理论于绘画实践研究,把一切对艺术有用的因素都融合到他自己的画中去。其严格按照色彩分割理论来做画,创建了“色差消失”原理在油画技法中的运用,并采用“点彩”技法,改调色板上的颜色调和为“视觉调和”,是印象主义画派在色彩和技法上的一个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9.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Granados1867—1916)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西班牙钢琴诗人”。他的代表作《戈雅之画》是西班牙钢琴音乐的典范,传承了西班牙本民族的音乐特色。本文简述了作曲家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并结合本人演奏经验阐述了实际弹奏中的触键、乐句、节奏等问题,希望能对今后尤其是弹奏本曲的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器乐演奏音乐表现是每一个演奏者除了追求完美的演奏技巧之外,在舞台演奏中对演奏的效果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无论从事器乐专业演奏者还是教育者在演奏或教学中都必然会涉及到此问题。在具备一定演奏能力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更好的提高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是需要在演奏和教学中值得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音乐表现最为直接的来源——人的“内在”(文学素养、文化底蕴、心理素质等等方面)作以阐释,强调其对音乐作品诠释与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以及对音乐欣赏者音乐欣赏能力与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单簧管”练习和演奏中,“呼吸”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演奏单簧管的命脉,是声音的源泉。要练习、演奏好单簧管,不仅要了解呼吸的基本原理和种类,还应该掌握运用科学、合理的呼吸方法。即:胸式、腹式、胸腹式三种最基本的呼吸方法以及呼吸速度的把握。其中通过几种方法的对比,更该了解掌握胸腹式呼吸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作品中 ,作家有意无意间经常运用一种突出某一细小之物 ,且强化其承启作用、实现其缝合功能、显示其结构价值的创作技法———“草蛇灰线法”。这种技法在创作实践中 ,运用简易而功效奇妙 ;在欣赏中与之邂逅相遇 ,会使人怦然心动 ,继则兴致盎然。对文学创作或欣赏 ,“草蛇灰线法”都是经常运用或频繁出现 ,并具有独特功效、韵律隽永的技法。  相似文献   

13.
年楚河     
年楚河意为“尝味水”。相传莲花生大师所持盛甘露的宝瓶寄放在宁金岗桑雪山处。此后,甘露水就不断从雪山流下,让人们品尝,故名“年楚”,亦称“酿曲”、“娘曲”、“年曲”、“年善”、“年曲河”、“羊曲河”,  相似文献   

14.
在中日友谊吏上,有一首在两国传播演奏一千余年、深受民众喜爱的古老舞曲——《兰陵王入阵曲》。这首创作于中国北齐时代的舞曲,由唐代僧人佛哲传到日本,成为铭记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曲。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帝高野姬天皇诏令当时著名舞蹈表演家尾张滨在宫中御前表演此曲,之后便在日本广为流传。据日本有关专家介绍,日本古代,在5月5日的赛马节会和7月7日的相扑节会以及射箭大赛和庆祝胜利时,都将这支舞曲作为重要节目反复演奏,连皇宫的重大活动和宴会、甚至天皇即位也演奏这支曲子。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5.
二胡教学不单是技法的教学,教师必须在教给学生技法的同时,融情感于二胡教学中,同时还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引趣”、“促乐”,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部曲     
“部曲”一词在唐代以前早已存在。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业已有若干专文讨论。唐代的部曲至今虽未见有专文阐述,但在不少人的论著中常被涉及。从中不难发现,人们对部曲的认识很不一致,就我所知,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意见比较广泛流行,认为唐代是部曲佃客生产制,部曲佃客是典型的农奴;  相似文献   

17.
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男,汉族,1935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画院副院长、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一级美术师.自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历经二十余年,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冰雪山水画.在技法上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和“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南黑北白、南虚北实、南以石画山,北以树画山” 和“墨有韵,白有光”等新的学术观点.作品《塞外曲》于1979年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1983年被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1987年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质“终生荣誉勋章”;《冬  相似文献   

18.
筝及筝乐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彩.筝乐文化在汉魏六朝时期走向成熟、高雅、精致.当时众多文学家创作的<筝赋>不仅描述了筝乐文化的这一发展趋势,也以文学移情的作用,让后人领会到乐音铿锵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9.
胡仲实同志的《桂剧源流考》(见本刊1980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源流》)认为,“桂剧之萌芽,当在嘉靖前后,发韧于弋阳腔之‘错(杂)用乡语’,是距今约四百余年的事。”关于桂剧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的历史,从四十年代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本文对桂剧的源流与形成,也发表一些管见,以就教于胡仲实同志和对桂剧历史有研究的行家们。关于广西有戏之始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地方剧种,但不能说广西自有戏剧活动,就产生了桂剧。《源流》认为戏曲传入广西和桂林有戏之始,“当系明代洪武年间,或稍晚一点,但也不会迟于永乐以后。最早的戏班应是靖江王府内的宫廷乐伎”。其理由是:据《明书》,洪武三年,朱守谦为靖江王,国桂林,“赐冠禄如郡王,官属如亲王”。明代亲王府的官属,有“典乐”一人,负责管理王府乐队。因此,就认为这支乐队“除演奏雅乐,以备礼仪外,还兼演奏俗乐,这俗乐中就包括有戏曲。”他又据李开先《小山乐府序》:“洪武初,亲王之国,  相似文献   

20.
僜人的原始宗教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僜人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二万多人。其中一千余人居住在察隅县境内的贡日呷布曲(曲,藏语河流之意)沿岸。他们聚族而居,不与当地藏族杂处。其余的□人居住在察隅县以南的察隅曲、格都曲和杜菜曲流域。这些地方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至今仍在印度占领之下。 □人自称“代巴麦”,“巴麦”有“族”的含义,故可译作“代族”,“□”是“代”的变音。故汉语称作□人,藏族称他们的为□巴,印度人称他们为米什米(mishmi)。□人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西藏民主改革前,□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清末的汉文文献中,对□人有过这样的描述:“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