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古代流通的主要是铜币 我国的货币,不论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都比西方出现得早。 近年从商墓中有铜贝出土,证明公元前十世纪时,中国已有金属货币。在使用金属货币以前,我国以贝壳充当货币。后来由于真贝的数量不够,人们就用蚌壳、软石或兽骨来仿制,最后用铜来铸造。中国最早的铸造货币,除了用铜铸的贝币以外,还有用铜铸的刀币、布币和环钱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各种刀币、布币和环钱流通,把方孔银的“秦半两”定为全国统一的货币。中国货币形态就固定下来了。 古代的纸币 中国也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产生于十世纪,即北宋的“交子”,每两、三年兑换一次,换发新交。古代的纸币尺寸大。上面印有金属钱币的图样和花纹,好似木刻版画。  相似文献   

2.
16~17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地理大发现带来大量的白银输入,使欧洲各国普遍以白银为主要货币材料,先后铸造银币,以适应日益扩张的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白银的广泛使用,既反映了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又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商品的流通。与此同时,大明帝国的商品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白银在商品市场上日渐成为最主要的交换媒介,大有驱逐铜币而独占货币宝座的趋势。但是,由于当时当权者的观念倒错,  相似文献   

3.
《中文信息》2008,(1):15-15
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坐落于北京东二环中路的德胜门箭楼下,由德胜门箭楼和真武庙两部分组成,是一座以展示钱币为主要目的的专题博物馆,展出“中国历代货币系列”,包括最早的贝币、布币、鬼脸钱、历代的铜币,清代的银票,民国的纸币等,形状有刀形、方形、圆形、质地有金、银、铜、陶、纸。  相似文献   

4.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商品交换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制约着、规定着货币形式的发展。不同的货币形式反映着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先进的货币形式加速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对社会生产起着促进作用;落后的货币形式则成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阻碍。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几千年来,货币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大体说来,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过四种货币形式,即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这四种货币形式又可划分为两大基本形态:物质形态的货币和观念形态的货币。前者包括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属于货币发展的较低阶段;后者包括纸币和信用货币,是货币发展的较高阶段。  相似文献   

5.
币材是决定金属货币购买力的物质基础。金属货币的各种职能,莫不依存于币材。尽管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只是想象的货币,“但是价格完全取决于实在的货币材料”。各种商品的价值,“根据充当价值尺度的是金,银还是铜,就具有完全不同的价格表现。”因此,考察一国的金属货币,不能不分析其币材。本文拟探讨有关楚国金属货币材料的几个问题,其中又着重于构成楚国金属币材特点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6.
北宋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姚兆余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令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依附性及封建政权的同质性,使得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货币制度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网络货币发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的发展形态主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网络货币五种形态,网络货币的产生是货币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对国内外网络货币发展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丝绸生产的高潮期,丝绸产量大、品种多、质量高,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方仅就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作粗略探析。一、充当货币职能绢帛充货币唐以前早已有之,特别是实物货币逐渐取代金属货币而居统治地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绢帛更以其轻便并为统治阶级各阶层所欢迎,而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清人赵翼指出:“六朝则钱帛兼用,而帛之用较多”。[1]不过,这只是事实上如此,并无明确的法令依据。“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林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可视为以诏令规定谷昂为法定货币,然仅…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虽然盛行铜币,但也存在着通货膨胀。据《历史大观园》近期载称,最早的通货膨胀是西汉王莽时期,当时发行的“国宝金匮值万”铜币,一枚竟值当时的一万枚五铢钱或者一斤黄金。以后的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都曾发行过一枚值一百枚五铢钱的铜币,孙权还发行过一枚值一千、二千、五千枚五铢钱的铜币。近代,清朝咸丰年间也发行过一枚值一千制钱的“咸丰元宝”。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拜占延古币研究存在若干误区,首先,我国发现的拜占延金属货币以金币为主,但不能因此说拜占延人不使用银币和铜币,事实上,拜占廷社会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是铜币。其次,拜占廷金币大多为金币,金币正背两面印模方向相对倒置不是铸币工人粗心造成的,而是拜占延金属币印模排列的常例。而拜占廷金币正面图像中舅甥同席,父子并立,甚至祖孙共坐的图像很常见。最后,鉴别拜占廷铸币时,不可就其重量、工艺、质量等方面任意制定鉴定标准,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参照目前世界主要拜占廷铸币收藏目录(或称大全),对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汉末丧乱,董卓破坏钱法,铸造劣质小钱,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三国时期的货币流通秩序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魏、蜀、吴政权面对这次经济危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北方的曹魏政权主要采取不铸钱与赋税改收实物的办法;南方的吴、蜀政权则以铸造大钱的手段予以应对。由于经济破坏严重,货币政策不合时宜,导致了整个三国时期货币制度混乱,通货膨胀持续增长,为此后实物货币兴盛、"中古自然经济"的出现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2.
雍正继位后决定采用大臣的建议降低铜钱中的铜含量 ,变铜五铅五为铜四铅六 ,以此作为货币工具调节市场的铜钱供应量。从这项币制改革中可以看出 ,清朝前期的货币制度属于金属货币制度 ,白银和铜钱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市场价值规律会影响货币流通 ,市场和政府共同维持货币制度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统一货币是发展封建经济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宋王朝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其政治体制上高度统一,但其货币制度却始终呈现封建割据的特点。就金属货币而言,北宋期间,铜、铁钱并行,其中成都、梓州、利州、夔州四路专行铁钱,陕西及河东两路铜、铁钱并用,其余地区通行铜钱。各地区铸造发行的铜、铁钱,其重量、大小、成色、形状也不尽相同,各种不同类型的钱币只能在区域内强制流通。《宋史·钱币》一开头就指出:“钱有铜,铁二等,而折二、折三、当五、折十,则随时立制。行之久者,唯小平钱。夹锡钱最后出,宋之钱法至是而坏”。中国货币史上的创举——宋代纸币,也同样呈现封建割据性,特别在南宋,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东汉实物铭刻文字是指东汉时期在器物上铭刻的文字,即:传世和历代出土的时代考定为东汉的、铸造或者刻写在器物上的文字.出土的东汉实物铭刻文字相当丰富,保留了当时文字最原始的风貌,其内容真实可信,透过其色彩纷呈的文字表面,我们看到的是东汉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的各个侧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铸币和纸币,货币经历了从具有内在价值到无价值符号的变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法定数字货币实现了从诱致性变迁转向强制性变迁的发展过程。法定数字货币在不计息发行阶段,主要发挥交易媒介的作用;如果推出数字货币利率,它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信用创造的作用,并通过背后的数字技术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开放状态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一篮子法定数字货币”有可能成为“超主权”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国需要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加大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规模,共同构建区块链联盟链下具有“共信力”的多方平等、去中心化跨境支付体系和国际结算体系。  相似文献   

16.
爰釿两考     
爰、釿、两都是我国古代重量名称,多用它们作为金属货币——包括黄金的称量单位。今天。除了两的重量已明白外,爰、(金斤)及三者相互的关系,还不清楚。本文就个人贫乏见闻,结合实物与文献对爰、(金斤)、两试分别作如下考证:  相似文献   

17.
唐"开元通宝"钱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由于有的"开元通宝"钱背铸有一仰月纹,历史上不少学者对其来历进行了探究,大多以为是铸造"开元通宝"前,向皇帝呈送蜡样审定时,由某一皇后所掐指甲痕造成的.但是,经对文献记载和铸币工艺程序梳理、分析,"开元通宝"的仰月纹与指甲痕无关.根据唐以前钱币背文和"开元通宝"钱背仰月纹的特点比较分析,"开元通宝"的仰月纹当是一种兼具装饰和炉别的记号.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田租口赋和繇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统治政權虽然拥有大量的“官奴婢”和“公田”,但剥削的主要对象则是小农农村的农民,而对农民的剥削主要便是田租口赋和?役。本文即企图整理出汉代统治政權对农民的这几种主要剥削的情况。但是汉代的剥削制度,不管在田租口赋和?役方面,也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汉代田租徵收的数量、标准,是实物还是货币或布帛的问题。算赋口钱的用途,?赋、军赋是否是算赋口钱以外的赋收问题,户赋在汉代是否存在的问题。在?役方面的更卒、践更、过更、更赋的问题,正卒是骑士材官楼船,或是卫士,或是包括在郡国的骑士材官楼般和在京师的卫士边境的戍卒的问题,以及徵收算赋口钱的年龄,更卒正卒服役的年龄和期限等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沉重打击,日本国内的经济恐慌和社会矛盾十分严重,日本亟须拓展国外市场以解决国内困境。1934年夏世界银价被大幅度抬升,我国白银出现巨量外流,中国由此爆发严重的白银货币危机,中国经济陷入巨大困境。为了扩大日本对华经济侵夺并削弱国民政府调整货币与金融的能力,日本利用治外法权从中国走私巨量白银并运往国际市场售卖。日本的运银行为加剧了中国白银货币严重流失的困境,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推行废除白银本位的货币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永远根植于信用货币无限扩张的可能性的实现,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大幅度的公开物价上涨也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信用扩张,准确地讲,由于信用扩张失当而造成的货币发行过量是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一货币发行过多的实证分析抽象地把握货币供给过量的涵义,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是否符合流通货币的需要量。如果一定时期的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货币的需要量,则可以判定该时期内,经济中货币供给量的确是过剩了。在金属货币本位条件下,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平衡可以(?)属货币本身价值职能与交换职能双重性的存在而自动完成。但在现代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