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所指的和谐文化,是当下我们所要建构的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生活深刻变迁的产物,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是它的两个基本规定.对此,只有借助内含辩证法精神的唯物史观才能正确把握.由于文化本身蕴意的丰富性、诠释的多样性、建构的复杂性以及功利主义、文化决定论的广泛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被遮蔽在观念论与形而上学的重重迷雾之中,遭遇着种种误读与曲解.其中,否定和谐文化建设的"文化虚无主义",夸大和谐文化功能的"文化决定论",和谐文化建设的"去意识形态化",和谐文化建设的非理性,和谐文化建设上的线性论倾向,构成了误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思维路向.为此,从理论上反思与解构上述思维误区.还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之科学真貌,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能回避的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准则;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最终理念.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要解决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一是为什么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二是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和谐文化的根本;三是怎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即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文化共生可以分为良性共生与非良性共生,多元文化的良性共生则是文化和谐的基础,非良性共生一般由文化冲突、文化同化等导致.文化和谐指称多元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谐、内容和谐、即时性与历时性的和谐等.和谐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文化,指称人类最高级别的文化形态,是融合世界各种文明,世界各民族文化、各文化形式的高度有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属于和谐世界的范畴;狭义上的和谐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指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作为一种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先进文化,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畴.从文化共生到和谐文化,表征着多元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也彰显出了文化自觉的发展规律和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建设包括和谐文化建设,而和谐校园文化正是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是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和谐思维,培育道德人格;有利于营造和谐环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此,要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指导下,通过培育和谐校园精神,重视校园和谐人际关系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以此来促进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叉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去忽视民主政治建设即.没有切卖建设民主政治"的倾向;另一种是对民主政治要求过急、过快的倾向.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从整体上弄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阶段及其在初级阶段中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索.一、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逐步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客观上要求培育和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也离不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潘玉香 《理论界》2007,(9):29-30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